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哪些?(  )

  • A.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 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C.个别辅导
  • D.团体辅导
2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有哪些?(  )

  • A.学会调适
  • B.寻求发展
  • C.心理问题自我治疗
  • D.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
4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杨蒙的考试焦虑?(  )

  • A.代币奖励法
  • B.系统脱敏法
  • C.肌肉放松法
  • D.惩罚法
5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定理
6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

  • A.头脑风暴法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逆推法训练
7

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  )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行动研究
  • D.实际锻炼
27

指导教学模式由(  )环节构成。

  • A.激发
  • B.讲演
  • C.练习
  • D.反馈
  • E.迁移
28

知识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

  • A.材料的逻辑意义
  • B.动机
  • C.编码策略
  • D.已有的知识结构
  • E.外在环境
29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 A.清晰性
  • B.稳定性
  • C.包容性
  • D.概括性
  •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30

下列哪些强化程式是延缓式强化(  )。

  • A.定时距式
  • B.变时距式
  • C.定比率式
  • D.变比率式
  • E.每次都给学生强化
31

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 A.课前指导
  • B.课堂教学过程
  • C.课后评价
  • D.课时计划
  • E.学年计划
32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  )。

  • A.认知策略
  • B.元认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教学设计策略
  • E.学校领导策略
33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

  • A.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 B.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 C.学习是获得习惯的过程
  • D.学习是引起外部行为的变化过程
  • E.学习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34

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思维特征有(  )。

  • A.能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
  • B.能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
  • C.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 D.思维具有可逆与补偿性
  • E.思维缺乏灵活性
35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评价原则
  • E.强化原则
36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 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7

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

  • A.感性知识
  • B.陈述性知识
  • C.理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 E.概念知识
38

根据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内涵包括(  )。

  • A.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 C.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D.学习是身心成熟的结果
  • E.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39

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  )方面进行。

  •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 B.性格的理智特征
  • C.性格的情绪特征
  • D.性格的社会特征
  • E.性格的意志特征
40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规范
  • D.道德原则
  • E.道德行为
41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 A.符号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 E.概念学习
42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 B.闭合性操作技能
  • C.连续型操作技能
  • D.开放性操作技能
  • E.徒手型操作技能
43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

  • A.学习兴趣
  • B.学习需要
  • C.学习态度
  • D.学习期待
  • E.学习自觉性
45

学生的学习特点是(  )。

  • A.以间接经验为主
  • B.有他人的指导
  • C.有计划、有组织
  • D.以语言为中介
  • E.以班级为单位
46

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 A.导向功能
  • B.激活功能
  • C.强化功能
  • D.调节与维持功能
47

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

  • A.感性知识
  • B.理性知识
  • C.陈述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48

创造性的培养,常用方法有(  )。

  • A.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 B.头脑风暴训练
  • C.自我设计训练
  • D.发散思维训练
  • E.推测与假设训练
49

“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 A.用途扩散
  • B.结构扩散
  • C.方法扩散
  • D.形态扩散
50

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 A.无关系
  • B.有负相关
  • C.有利有弊
  • D.有显著的相关
51

197B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有关身心健康的(  )。

  • A.《巴黎宣言》
  • B.《北京宣言》
  • C.《开罗宣言》
  • D.《阿拉木图宣言》
52

根据概念的获得方式,概念可以分为(  )。

  • A.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关系概念
  • B.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 D.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
5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

  • A.自我期待感
  • B.自我效能感
  • C.自我预期感
  • D.自我归因感
59

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时期是(  )。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 B.20世纪20至50年代
  • C.20世纪60至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60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 A.行为参照
  • B.服从
  • C.强迫
  • D.认同
62

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

  • A.晕轮效应
  • B.首因效应
  • C.罗森塔尔效应
  • D.名人效应
63

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  )。

  • A.0.25~2秒
  • B.0.2~0.5秒
  • C.2秒到l分钟
  • D.5秒到2分钟
66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皮亚杰
  • B.柯尔伯格
  • C.埃里克森
  • D.华生
67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创立的。

  • A.巴甫洛夫
  • B.列昂节夫
  • C.维果斯基
  • D.鲁宾斯坦
69

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

  • A.群体凝聚力
  • B.群体压力
  • C.群体规范
  • D.群体舆论
72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应有的责任感
  • B.积极的社会功能
  • C.应有的义务感
  • D.应有的道德面貌
73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