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第 19 题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的推测称为(  )。

  • A.判断
  • B.诊断
  • C.预期     
  • D.期望
28

第 17 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做出结论,这一教学策略是(  )。

  • A.发现学习     
  • B.情境教学
  • C.合作学习
  • D.指导教学
29

第 18 题 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

  • A.下位学习
  • B.上位学习
  • C.并列结合学习
  • D.相关类属学习
30

第 15 题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 A.词汇学习
  • B.符号学习
  • C.概念学习     
  • D.命题学习
33

第 12 题 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

  • A.11、12岁~14、15岁
  • B.6、7岁~11、12岁
  • C.7、8岁~11、12岁
  • D.8、9岁~14、15岁
34

第 14 题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

  • A.廖世承
  • B.房东岳
  • C.潘菽     
  • D.陆志伟
35

第 11 题 动机压抑说这一理论最早由(  )提出的。

  • A.弗洛伊德
  • B.布鲁纳
  • C.苛勒
  • D.埃里克森
36

第 10 题 “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 A.强化说
  • B.认知失调论
  • C.从众说
  • D.观察学习理论
37

第 7 题 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

  • A.学生成绩
  • B.智力测验
  • C.期末评比
  • D.教学目标
38

第 9 题 “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了(  )作用。

  • A.社会惰化
  • B.社会干扰
  • C.去个体化
  • D.从众
39

第 8 题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个别化教学
  • D.掌握学习
40

第 6 题 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  )。

  • A.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 B.与自我生存有关的问题
  • C.与学生发展有关的问题
  • D.与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
41

第 5 题 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

  • A.言语信息
  • B.智慧技能
  • C.认知策略
  • D.动作技能
43

第 4 题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迁移可以分为(  )。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