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教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1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Y021.43%
问题:
如果要否定“‘论资排辈’评价教师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这一结论,请简要阐述所使用的论据和推理结果。
- A.终身学习
- B.教研结合
- C.协调合作
- D.反思经验
- A.黄宗羲
- B.范仲淹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A.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
- B.政治表现、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和工作绩效
- C.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
- D.思想作风、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育人业绩
- A.云南
- B.广西
- C.海南
- D.台湾
- A.《高山流水》
- B.《阳春映雪》
- C.《梅花三弄》
- D.《汉宫秋月》
- A.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 B.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 C.能够尊重信任同行
- D.鼓励同事自我提升
- A.荷马
- B.亚里士多德
- C.阿基米德
- D.柏拉图
- A.汉武帝时期
- B.隋炀帝时期
- C.唐太宗时期
- D.武则天时期
- A.美国
- B.法国
- C.英国
- D.德国
- A.普陀山
- B.衡山
- C.峨眉山
- D.九华山
- 16
-
美育即( )。
- A.艺术教育
- B.音乐教育
- C.美术教育
- D.审美教育
- A.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 B.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 C.印度河、恒河流域
- D.长江、黄河流域
- A.张乐平
- B.许地山
- C.沈石溪
- D.孙幼军
- A.20岁、30岁
- B.30岁、40岁
- C.40岁、50岁
- D.50岁、60岁
- A.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里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 B.布莱克的《经济之歌》和《天真之歌》
- C.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
- D.布莱克的《经济之歌》
- A.现实性
- B.潜在性
- C.可塑性
- D.普遍性
- A.理靠感染,感染要悦心
- B.理的第一要义是真
- C.只有真的理,才能让人真信
- D.要讲艺术,使讲出的理让人容易接受
- A.东汉
- B.战国
- C.唐代
- D.宋代
- 24
-
唐宋八大家不包括( )。
- A.柳宗元
- B.杜牧
- C.苏轼
- D.王安石
-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A.秀才、举人、进士
- B.状元、榜眼、探花
- C.解元、会元、状元
- D.乡试、会试、殿试
- A.值得肯定,师德修养重在内在品质,与仪表修饰无关
- B.有待改善,师德修养是内在品质与仪表修饰的相结合
- C.无可非议,穿衣打扮是个人的自由与个性的表现
- D.无关紧要,能够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才最重要
- A.《宪法》和《立法法》
- B.《宪法》和《教育法》
- C.《教育法》和《立法法》
- D.《教育法》和教育(行政)规章
- A.当地人民政府
- B.县级人民政府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D.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A.今人需理性对待孔子及儒家学说
- B.目前国人对待孔子的两种态度
- C.评价孔子及儒家学说须结合实际
- D.不应站在今人的立场苛求古人
- A.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
- B.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的能力
- C.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 D.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 A.公正廉洁
- B.爱岗敬业
- C.为人师表
- D.教书育人
- A.不能诚恳待人
- B.不能尊重同事
- C.不能团结协作
- D.不能平等待生
- A.说明文
- B.议论文
- C.记叙文
- D.应用文
- A.官渡之战
- B.赤壁之战
- C.夷陵之战
- D.江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