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物理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实验题:

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

0

2

4

6

温度计示数/℃

0

O

0

9

现象

有较多的冰

少量的水

有少量的冰

较多的水

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全部是水

第一类错误答案:冰熔化咸水需要一个过程;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变化越明显;冰水混合物以任何一种比例混合.温度总保持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冰水质量的多少无关;冰越多,观察时间就越长: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二类错误答案: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且处于三种状态;冰熔化成水要经过固、液、气三态共存的过程: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比热有关;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达到熔.占、,继续吸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第三类错误答案:冰在受热后,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在冰水混合物中,当杯中完全是水时.它的温度升高;只有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再对它继续加热,温度才会升高;只要水中还有一点冰.温度计示数都为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此实验题的设计意图,指出这三种错误产生的原因。(10分)

(2)结合以上错误,请你就物理实验教学给出自己的建议。(10分)

8

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9

如图所示,C1=6μF,C2=3μF,R1=3Ω,R2=6Ω,电源电动势E=18 V,

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 A
  •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11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 A.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
  • B.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
  • 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 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14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gt;3μmg 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img " "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1/9863fc8c74358d574c42243fcaa0f8.png" >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