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其中毒机制
- A.细菌活菌
- B.细菌内毒素
- C.细菌肠毒素
- D.细菌活菌+内毒素
- E.细菌活菌+肠毒素
- A.10克
- B.15克
- C.25克
- D.30克
- E.40克
- A.脂肪
- B.铁
- C.蛋白质
- D.维生素B<SUB>1 </SUB>E.维生素B<SUB>2 </SUB>
- A.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 B.沙门菌食物中毒
- 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 D.毒蕈中毒
- E.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 A.4小时内
- B.6小时内
- C.8小时内
- D.12小时内
- E.24小时内
- 6
-
其中毒机制
- A.升高血压
- B.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 C.扩张支气管
- D.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 E.溶血
- A.3mg
- B.4mg
- C.5mg
- D.8mg
- E.10mg
- A.保持蔬菜新鲜
- B.勿大量食用刚腌的菜
- C.勿食用长时间存放的剩菜
- D.苦井水勿用于煮粥
- E.腌菜时不要超过15天
- A.卡介苗
- B.脊髓灰质炎疫苗
- C.白百破混合制剂
- D.麻疹疫苗
- E.卡介苗第一次加强 出生免疫接种
- A.维生素B6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A
- E.维生素D 牛奶中含量较多的维生素是
- 11
-
含钙丰富的理想食物是
- 正确
- 错误
- A.蔬菜
- B.牛奶
- C.花生
- D.动物血
- E.粮食 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是
- A.多发性神经炎
- B.毛囊角化症
- C.湿疹样皮炎
- D.脂溢性皮炎
- E.干瘦病 核黄素缺乏的主要症状是
- A.使用图示<IMG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c/defc5561afc2a25377a6701047d23c.gif" border=0>表达自己的意见
- B.轻微前倾坐姿,关注对方讲话,不轻易打断
- C.使对方能听懂和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 D.通过察言观色,发现对方的真实意图
- E.让对方很清楚地理解所提问题的核心,以获取较多的信息 在人际传播技巧中,为说话技巧的是
- 正确
- 错误
- 16
-
国务院有关部门
- 正确
- 错误
- A.以病人作为受试对象的试验
- B.以人作为受试对象的试验
- C.人体实验时必须要做到真正的知情同意
- D.选择受试者的时候需遵循的
- E.保障受试者身心安全 人体实验是
- A.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 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 C.反感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
-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 E.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上表述属于最高层次效果的是
- 19
-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正确
- 错误
- A.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 B.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 C.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 D.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则,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 E.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A.抗胰蛋白酶
- B.抗生物素
- C.胆固醇
- D.卵黄高磷蛋白
- E.磷脂
- A.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 B.致病物质有SPA
- C.不耐低温
- D.人是其唯一宿主
- E.可形成双层溶血环
- A.二价铁多
- B.三价铁多
- C.卟啉铁
- D.有机酸太高
- E.蛋白质不足
- 24
-
乳畜患乳房炎,其奶应予
- A.巴氏消毒后食用
- B.高温消毒后食用
- C.超高温消毒后食用
- D.放弃
- E.消毒放弃
- A.限制尽快出售
- B.加热处理后出售
- C.冷冻处理后出售
- D.加碱处理后出售
- E.禁止出售
- A.分解脂肪、产生脂肪酸
- B.分解糖类、产生二氧化碳
- C.不分解氨基酸、不产生胺类
- D.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
- E.不分解脂肪酸、不产生过氧化物
- A.脂肪
- B.热能
- C.纤维素
- D.无机盐
- E.维生素
- A.二级新鲜度
- B.即将腐败,应限期出售
- C.受到肠道致病菌的严重污染
- D.受到粪便的近期污染
- E.食品清洁状态不良
- A.各种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 B.钙和铁的主要来源
- C.能量的主要来源
- D.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 E.锌和硒的主要来源
- A.白陶土吸附
- B.紫外线照射
- C.加盐
- D.碱炼
- E.兑入优质花生油
- A.维生素B<SUB>1 </SUB>B.维生素B<SUB>2 </SUB>C.维生素C
- D.维生素A
- E.以上都不是
- A.清洁状态尚可
- B.清洁状态合格
- C.即将腐败变质
- D.受到粪便近期污染
- E.受到粪便远期污染
- A.苋菜红
- B.胭脂红
- C.赤鲜红
- D.新红
- E.甜菜红
- A.低温工艺
- B.高温工艺
- C.脱水工艺
- D.阳光照射
- E.辐照处理
- A.查账法+称重法
- B.称重法+化学分析法
- C.24小时回顾询问法+查账法
- D.化学分析法+称重法
- E.食物频度法+回顾询问法
- A.维生素B<SUB>1 </SUB>B.维生素B<SUB>2 </SUB>C.维生素A
- D.烟酸
- E.维生素B<SUB>1 </SUB>
- A.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 B.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可能性
- C.卫生服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D.小鼠的耐受性差
- E.电刺激实验的可靠性
- A.精神分析疗法
- B.生物反馈疗法
- C.系统脱敏疗法
- D.理性情绪疗法
- E.询者中心疗法
- A.系统脱敏疗法
- B.厌恶疗法
- C.标记奖励法
- D.生物反馈疗法
- E.放松训练
- 40
-
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关键是
- A.高精尖的医疗设备
- B.现代化的医学设备
- C.高能特效药物
- D.适宜的卫生技术
- E.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 41
-
开放式问卷法的优点是
- A.答案标准化,便于资料的整理分析
- B.适用于答案较多、较复杂的问题
- C.可以节约答卷时间
- D.有助于提高答卷的回收率
- E.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调查者
- A.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病情和防治方案
- B.医生为报纸、电视台开辟心血管保健专题栏目,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活动
- C.医护人员脱产进修
- D.结合街道里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开展健康咨询、保健系列讲座
- E.以上都不是
- A.一年内儿童照料者备餐前洗手率提高25%
- B.一年内使目标社区五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率降低
- C.半年内儿童照料者关于肠道感染性疾病对儿童健康威胁严重性的认识正确率提高30%
- D.半年内儿童照料者关于儿童肠道感染性疾病易感性的认识正确率提高 30%
- E.以上都不是
- A.在各村头宣传栏里介绍新法接生
- B.给各村孕产妇的丈夫们办一个“女人如何生孩子”的学习班
- C.在广播站里宣传“女人生孩子,最好去医院”
- D.散发“住院分娩好”的宣传单
- E.以上都不是
- A.静脉补钙
- B.口服补钙
- C.分次给予维生素D<SUB>3</SUB>制剂30万U
- D.分次给予维生素D<SUB>3</SUB>制剂60万U
- E.分次给予维生素D<SUB>3</SUB>制剂120万U
- A.健康目标
- B.态度目标
- C.价值观目标
- D.行为目标
- E.教育目标
- A.胎盘娩出不全
- B.宫缩乏力
- C.软产道裂伤
- D.凝血功能障碍
- E.胎盘粘连
- A.正常
- B.升高
- C.降低
- D.严重时可升至38℃以上
- E.以上都不是
- A.1989年8月28日
- B.1995年12月1日
- C.2003年10月1日
- D.2004年8月28日
- E.2004年12月1日
- A.胎盘娩出不全
- B.宫缩乏力
- C.软产道裂伤
- D.凝血功能障碍
- E.胎盘粘连
- A.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 B.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 C.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 D.恪守职业道德
- E.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 A.鼠疫、霍乱
- B.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C.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E.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
- 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B.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C.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半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E.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A.10g
- B.12g
- C.16g
- D.6g
- E.14g
- A.7日内
- B.10日内
- C.15日内
- D.30日内
- E.60日内
- A.苯甲酸钠
- B.山梨酸钾
- C.丙酸钙
- D.双乙酸钠
- E.二丁基羟甲苯
- A.褚曲霉
- B.烟曲霉
- C.寄生曲霉
- D.青霉
- E.杂色曲霉
- A.防止腐败变质
- B.食用前充分加热
- C.烹调中加酒
- D.烹调前冷冻处理
- E.烹调前用水浸泡
- 59
-
AD工的确定是依照
- A.动物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 B.在人体实际测得
- C.最小有毒作用剂量
- D.最小致死量
- E.引起肿瘤的最小剂量
- A.10~14℃
- B.15~19℃
- C.20~24℃
- D.25~30℃
- E.31~35℃
- A.黄豆及制品
- B.乳与乳制品
- C.海带
- D.猪肝
- E.虾皮
- 62
-
黄曲霉毒素B1对动物是
- A.化学致癌物
- B.诱癌因素
- C.抑癌因素
- D.促癌因素
- E.无关因素
- A.蛋白质的消化率
- B.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 C.蛋白质的生物价
- D.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 E.相对蛋白质价值
- A.蛋类
- B.奶类
- C.豆类
- D.肉类
- E.谷类
- A.AFB<SUB>1 </SUB>B.AFG<SUB>1 </SUB>C.AFH<SUB>1 </SUB>D.AFM<SUB>1 </SUB>E.AFQ<SUB>1 </SUB>
- A.2~5倍
- B.10倍
- C.50倍
- D.100倍
- E.1000倍
- A.纤维素
- B.半纤维素
- C.果胶
- D.藻胶
- E.紫胶
- 68
-
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除了
- A.乳糖
- B.1,25-(OH)<SUB>2</SUB>VD<SUB>3 </SUB>C.酸性条件
- D.脂肪酸
- E.氨基酸
- 69
-
引起组胺中毒的细菌是
- A.摩根变形杆菌
- B.沙门菌
- C.大肠杆菌
- D.葡萄球菌
- E.肉毒梭菌
- A.钙
- B.锰
- C.铜
- D.镁
- E.硒
- A.溶血
- B.神经精神异常
- C.肝肾功能异常
- D.胃肠功能异常
- E.心肺功能异常
- 72
-
苯甲酸的抑菌机制是
- A.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系统的活性
- B.抑制微生物脂肪代谢
- C.使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变性
- D.抑制微生物的糖代谢
- E.干扰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
- A.胺类
- B.氮氧化物
- C.亚硝基化剂
- D.胺类与亚硝基化合物
- E.胺类与硝酸盐
- 74
-
符合食品强化范畴的是
- A.面粉添加赖氨酸
- B.大豆补充赖氨酸
- C.小麦粉添加蛋氨酸
- D.玉米与大豆混合食用
- E.以上都不是
- A.维生素C
- B.维生素B<SUB>12 </SUB>C.叶酸
- D.核黄素
- E.烟酸
- 76
-
膳食钙吸收率变化趋势是
- A.年龄与吸收率无关
- B.年龄越小吸收率越低
- C.吸收率随年龄而增加
- D.中年人与老年人吸收率大致相同
- E.年龄越大吸收率越低
- 77
-
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
- A.维生素
- B.脂肪
- C.蛋白质
- D.糖
- E.碳水化合物
- A.≥20%
- B.≥30%
- C.≥40%
- D.≥50%
- E.≥60%
- A.大米和小麦
- B.玉米和花生
- C.鱼肉类
- D.果蔬类
- E.调味品类
- A.溶血
- B.神经精神异常
- C.肝肾损伤
- D.胃肠损伤
- E.心肺损伤
- A.剩饭、米糕
- B.奶及奶制品
- C.家庭自制豆制品
- D.肉类及其制品
- E.罐头食品
- 82
-
菌落总数是食品的什么标志
- A.生物性污染
- B.变质腐败
- C.食品酸败
- D.清洁状态
- E.食品质量
- 83
-
亚硝基化速度较快的胺是
- A.伯胺
- B.仲胺
- C.叔胺
- D.季胺
- E.酰胺
- A.镁
- B.碘
- C.硫
- D.钙
- E.钾
- 85
-
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 A.降低血中甘油三酯
- B.吸收后提供人体微量元素
- C.提供人体维生素
- D.防止便秘,降低血胆固醇
- E.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 A.罐头食品
- B.剩米饭、凉糕
- C.奶及奶制品
- D.家庭自制豆制品
- E.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 A.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 B.正确认识各种生活事件
- C.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 D.长期投入地工作
- E.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
- A.归属与爱
- B.自我实现
- C.尊重
- D.安全
- E.生理
- 89
-
下列不适于心理治疗的是
- A.神经症
- B.行为障碍
- C.心身疾病
- D.重症精神障碍的急性期
- E.某些慢性病患者的恢复期
- A.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 B.观察法的观察是指对被观察者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以及记录
- C.实验法的数据资料收集需要观察获得
- D.实验法区别于观察法的最主要特征是控制条件
- E.以上均正确
- 91
-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 A.脑与行为的关系
- B.心身关系
- C.心理障碍
- D.医患关系
- E.以上都是
- 92
-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
- A.保持时间在0.25~1秒
- B.大脑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
- C.记忆容量为7±2个记忆单位
- D.主要以词为媒介进行编码
- E.有鲜明的形象性
- A.应激源是心理社会因素
- B.对工作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
- C.可产生心理反应
- D.可危及个人的健康
- E.可产生生理反应
- A.弗洛伊德
- B.卡特尔
- C.马斯洛
- D.罗杰斯
- E.巴甫洛夫
- 95
-
社会诊断评估的是
- A.需求与健康
- B.健康相关行为
- C.卫生服务
- D.社会环境
- E.以上都不是
- A.躯体感受起作用
- B.人际感受起作用
- C.社会感受起作用
- D.教育感受起作用
- E.心理感受起作用
- A.效度
- B.信度
- C.可行性
- D.真实性
- E.是否有逻辑错误
- A.基本医疗服务
- B.预防保健服务
- C.病后康复服务
- D.专科服务
- E.上述A、B、C三项
- 99
-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
- A.保护生活环境与劳动环境
- B.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 C.保护老年人健康长寿
- D.保护妇女、儿童健康
- E.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 A.生物学因素
- B.环境因素
- C.生态因素
- D.行为生活方式
- E.卫生服务
- A.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B.现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 C.伦理文化和道德文化
- D.规范文化和智能文化
- E.思想文化和科技文化
- A.近亲结婚
- B.车祸
- C.糖尿病
- D.吸烟
- E.空气污染
- A.如果信度不好,就无法获得好的效度
- B.如果信度好,效度就必定好
- C.尽管信度好,但有时效度不见得好
- D.一份好的问卷首先必须具备好的信度,才有可能获得好的效度
- E.有时效度与信度的关系是不对等的
- 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 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 C.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E.生物医学模式
- 105
-
ASHA指标是
- A.评价人口健康的生理学指标
- B.评价人口健康的心理学指标
- C.评价人口健康的生存健康指标
- D.评价人口健康的生命长度指标
- E.评价人口健康的综合指标
- 106
-
老年负担系数是
- A.60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
- B.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
- C.65岁及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数×100%
- D.60岁及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数×100%
- E.65岁及以上人口/14岁及以下人口数×100%
- 107
-
社区构成的要素有
- A.有聚居的一群人和一定的地域
- B.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 C.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
- D.为谋求规章制度具体落实,产生各种社会群体和机构
- E.以上要素都必须具备
- A.医疗义务
- B.医疗审慎
- C.医疗情感
- D.医疗良心
- E.医疗保密
- A.第2条
- B.第3条
- C.第4条
- D.第5条
- E.第6条
- 110
-
关于不伤害原则,正确的是
- A.此原则是绝对的,最基本的
- B.临床中存在的很多对病人造成伤害的情况,有些是可以避免的
- C.对病人的不伤害,只是指生理上的不伤害
- D.对病人的不伤害,是指对病人心理的不伤害
- E.如果不伤害原则与其他原则冲突,应该以满足不伤害原则为最终选择
- A.自主性
- B.竞争性
- C.求利性
- D.开放性
- E.平等性
- A.医师的权利
- B.患者的权利
- C.护士的权利
- D.病人家属的权利
- E.医院的权利
- A.尊重胚胎的原则
- B.禁止一切形式的商业活动的原则
- C.不论是否用于科研,对胚胎的所有者予以保密的原则
- D.安全有效的原则
- E.知情同意的原则
- A.知识
- B.态度
- C.行为
- D.价值观
- E.信念
- A.对活体捐献,除尽量避免并发症,还要保证捐献的利他动机
- B.不能参与任何商业形式的器官移植活动
- C.对尸体捐赠,保证死者生前知情同意,不用考虑家属的意见
- D.对尸体捐赠,需要亲属的知情同意
- E.对器官分配,使用医学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
- A.社会诊断
- B.流行病学诊断
- C.行为与教育诊断
- D.执行系统诊断
- E.管理与政策诊断
- A.控制吸烟、控制酗酒、控制伤害、控制性传播疾病、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B.领导重视、部门协调、行为干预、技术训练、发展传统医学
- 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
- D.卫生防疫、医疗服务、妇幼保健、残疾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 E.面向农村、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依靠科技进步、为人民健康服务
- 118
-
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
- A.二级预防
- B.三级预防
- C.一、二级预防
- D.二、三级预防
- E.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 119
-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
- A.个人行为改变
- B.集体行为改变
- C.政府行为改变
- D.个人及政府行为改变
- E.某个特殊人群的行为改变
- A.有利于传播双方的信息沟通
- B.有利于修正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 C.有助于总体评估传播效果
- D.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 E.可提高传播技巧
- A.生物学因素
- B.环境因素
- C.生态因素
- D.生活方式
- E.卫生服务
- 122
-
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 A.人员培训
- B.建立多部门健康促进网络
- C.社会动员
- D.建立协调机制
- E.加强管理
- 123
-
卫生宣传通常指的是卫生知识的
- A.组织传播
- B.双向传播
- C.人际传播
- D.单向传播
- E.大众传播
- A.设计、管理、评价
- B.设计、实施、评价
- C.评估、设计、实施
- D.评估、实施、管理
- E.以上都不是
- 125
-
WHO规定的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
- A.10~20岁
- B.9~15岁
- C.12~18岁
- D.13~20岁
- E.12~15岁
- 126
-
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对身高的影响是
- A.遗传因素决定了一切
- B.遗传赋予了生长的潜力,环境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 C.基因决定了最终身高
- D.营养决定了最终身高
- E.体育锻炼决定最终身高
- 127
-
关于婴儿期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极为迅速
- B.对蛋白质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
- C.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健全
- D.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
- E.对传染病的免疫力较新生儿期增强
- A.曲线图法
- B.相关回归法
- C.体型图法
- D.等级评价法
- E.年增加百分率
- A.在大数量调查基础上计算各指标的百分位数
- B.可用百分位数划分发育等级
- C.可制成某指标的百分位数图
- D.在百分位数图上能观察出儿童发育的变动
- E.能看出身体发育的匀称程度
- A.心血管系统
- B.淋巴系统
- C.神经系统
- D.消化系统
- E.生殖系统
- A.身高
- B.体重
- C.身高体重指数
- D.身高胸围指数
- E.身高标准体重
- A.合理烹调,减少营养素损失
- B.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儿童达到膳食平衡
- C.合理搭配各种食品,以刺激儿童食欲
- D.早餐和午餐应安排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
- E.儿童每餐进餐时间应为20~30分钟
- 133
-
生长轨迹现象主要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遗传因素
- B.内分泌
- C.营养
- D.气候
- E.疾病
- 134
-
关于孕期保健,以下哪项正确
- A.第一次产前检查时间应在妊娠12~16周之间
- B.初诊应行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 C.应每个月进行一次产前检查
- D.产前检查应包括绒毛活检、B超、羊水穿刺等
- E.B超是了解胎儿宫内安危的主要方法
- 135
-
碘缺乏病对妊娠的危害哪项是错误的
- A.脑发育障碍
- B.先天心脏畸形
- C.流产
- D.早产
- E.死胎
- 136
-
孕妇学校的授课对象应包括
- A.孕妇
- B.孕妇及其同事
- C.孕妇及其家属
- D.家属
- E.家属及其同事
- A.20周后
- B.24周后
- C.28周后
- D.38周后
- E.26周后
- A.左侧卧位
- B.严格限制盐的摄入
- C.给予降压药
- D.预防低钙
- E.预防和纠正贫血
- 139
-
孕早期是指
- A.孕8周以前
- B.孕12周以前
- C.孕12周以后
- D.孕16周以内
- E.孕20周以内
- A.1周
- B.2周
- C.3周
- D.1月
- E.3月
- A.孕前至少1个月
- B.孕后1个月
- C.孕后2个月
- D.孕后3个月
- E.分娩前1个月
- A.胎儿性别
- B.胎儿孕龄
- C.孕母血压
- D.孕母并发症
- E.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