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0.8~1.0g
- B.1.0~1.2g
- C.1.2~1.4g
- D.1.4~1.6g
- E.1.6~1.8g
- A.使正常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 B.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
- C.与氰离子结合形成硫氰酸盐
- D.阻断氰离子与氧化酶结合
- E.与氢氰酸结合
- 3
-
该食物中毒属
- A.氰苷中毒
- B.真菌毒素中毒
- C.细菌性食物中毒
- D.有毒动物中毒
- E.细菌毒素食物中毒
- A.基础代谢降低
- B.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 C.合成代谢增高
- D.内分泌改变
- E.免疫功能下降
- A.4小时内
- B.6小时内
- C.8小时以内
- D.12小时内
- E.24小时以内
- A.生物学价值
- B.净利用率
- C.功效比值
- D.氨基酸评分
- E.消化率
- A.3mg
- B.4mg
- C.5mg
- D.8mg
- E.10mg
- A.含氮量
- B.消化率
- C.氨基酸构成
- D.纤维素含量
- E.非蛋白氮的测定
- A.粪氮
- B.食物氮
- C.食物摄取量
- D.粪代谢氮
- E.尿内源氮
- A.根据胎龄分类
- B.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 C.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 D.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 E.根据出生后情况分类
- A.根据胎龄分类
- B.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 C.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 D.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 E.根据出生后情况分类
- A.维生素B6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A
- E.维生素D
- 13
-
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症状是
- A.失明
- B.角膜斑
- C.皮肤黄染
- D.口角炎
- E.暗适应下降
- 14
-
维生素A严重缺乏可能导致
- A.失明
- B.角膜斑
- C.皮肤黄染
- D.口角炎
- E.暗适应下降
- 15
-
牛奶中含量较多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B6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A
- E.维生素D
- 16
-
高温灭菌的温度范围为
- A.60~95℃
- B.100℃
- C.100~120℃
- D.120~150℃
- E.>150℃
- 17
-
常用消毒杀菌温度为
- A.60~95℃
- B.100℃
- C.100~120℃
- D.120~150℃
- E.>150℃
- A.社会经济
- B.社会文化
- C.健康状况
- D.人群生活质量
- E.卫生服务状况
- 19
-
社会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经济
- B.社会文化
- C.健康状况
- D.人群生活质量
- E.卫生服务状况
- A.形成评价
- B.过程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总结评价
- A.形成评价
- B.过程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总结评价
- A.形成评价
- B.过程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总结评价
- 23
-
《纽伦堡法典》是
- A.规范器官移植的国际文献
- B.体现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医德思想的医德文献
- C.体现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医德思想的医德文献
- D.作为国际上进行基因疗法行为规范的文件
- E.规范人体实验行为的国际文件
- 24
-
《大医精诚》是
- A.规范器官移植的国际文献
- B.体现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医德思想的医德文献
- C.体现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医德思想的医德文献
- D.作为国际上进行基因疗法行为规范的文件
- E.规范人体实验行为的国际文件
- 25
-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
- A.规范器官移植的国际文献
- B.体现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医德思想的医德文献
- C.体现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医德思想的医德文献
- D.作为国际上进行基因疗法行为规范的文件
- E.规范人体实验行为的国际文件
- A.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 B.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C.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
- D.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 E.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 A.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 B.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C.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
- D.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 E.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 A.维生素B1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A
- D.烟酸
- E.维生素B12
- A.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 B.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C.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
- D.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 E.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 A.二级新鲜度
- B.即将腐败,应限期出售
- C.受到肠道致病菌的严重污染
- D.受到粪便的近期污染
- E.食品清洁状态不良
- A.促进铁的还原
- B.促进铁的氧化
- C.防止离子铁沉淀
- D.与铁形成小分子物
- E.促进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
- A.维生素B1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D
- E.维生素E
- A.维生素B1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C
- D.蛋白质
- E.维生素A
- A.组胺中毒
- B.河豚中毒
- C.麻痹性贝类中毒
- D.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 E.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 A.二甲基亚硝胺
- B.苯并(a)芘
- C.亚硝酸盐
- D.胺类物质
- E.氨基甲酸酯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 B.二巯基丙磺酸钠
- C.阿托品
- D.碳酸氢钠
- E.硫代硫酸钠
- A.鸡蛋黄
- B.肝泥
- C.青菜泥
- D.苹果泥
- E.糕干粉
- A.蛋氨酸
- B.赖氨酸
- C.苏氨酸
- D.色氨酸
- E.以上都不是
- A.给予亚硝酸钠
- B.给予硫代硫酸钠
- C.给予大剂量美蓝
- D.1%美蓝小剂量口服
- E.给予抗生素
- 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 B.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 C.鲜黄花菜中毒
- D.毒蕈中毒
- E.发芽马铃薯中毒
- A.补充碳水化物
- B.补充优质蛋白质
- C.补充铁制剂
- D.补充铁与维生素C
- E.补充高热能食物
- A.3.2克
- B.32克
- C.20克
- D.16克
- E.51.2克
- A.B(a)P
- B.N-亚硝基化合物
- C.萘胺
- D.偶氮化合物
- E.砷
- A.抗疲劳
- B.增进食欲
- C.抗氧化损伤
- D.改善睡眠
- E.防止便秘
- A.言语沟通
- B.非言语沟通
- C.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 D.目光沟通
- E.以上都不是
- A.医疗康复
- B.教育康复
- C.职业康复
- D.社会康复
- E.道德康复
- A.A型行为
- B.B型行为
- C.C型行为
- D.D型行为
- E.E型行为
- 48
-
封闭式问卷的优点是
- A.答案标准化,有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 B.不容易发生笔误
- C.容易发现回答者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的理解
- D.适用于答案较多的情况
- E.有利于误差检验
- A.节约经费和时间
- B.具有更好的隐匿性
- C.几乎不存在调查员个人素质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 D.可以控制答卷环境
- E.调查范围广泛
- A.在病房宣传栏里介绍消化道传染病的一般知识
- B.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组织一个“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病人学习小组
- C.在医院里广播宣传“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知识
- D.组织小病人排演活报剧“冬冬为什么拉肚子?”然后讨论“如何预防病从口入”
- E.散发“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宣传单
- A.制定禁止在医院内吸烟的政策,张贴禁烟标志,不吸收吸烟者作为医院员工
- B.通过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吸烟的危险
- C.建立医院控烟领导小组
- D.实施奖惩制度
- E.宣传火灾所致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 A.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病情和防治方案
- B.医生为报纸、电视台开辟心血管保健专题栏目,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活动
- C.医护人员脱产进修
- D.结合街道里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开展健康咨询、保健系列讲座
- E.以上都不是
- A.复温
- B.补充热能和液体
- C.控制感染
- D.纠正酸中毒
- E.给予镇静剂
- A.高脂、高热量饮食
- B.她的父母也患有高血压病
- C.由于不能方便地得到社区卫生服务,所以多年未测量过血压
- D.居住环境中噪声很大
- E.缺乏体育锻炼
- A.轻度
- B.中度
- C.重度
- D.极重度
- E.以上都不是
- A.正常儿
- B.脑发育异常儿
- C.弱视儿
- D.弱听儿
- E.低出生体重儿
- A.婆媳不和
- B.不喜欢女孩
- C.神经症
- D.性格孤僻
- E.产后抑郁
- 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 B.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 C.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
- D.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教育
- E.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 A.各级人民政府
- B.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C.国家计划生育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E.国家妇女联合会
- A.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单采血浆站
- B.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 C.由血站自主决定
- D.必须用于临床
- E.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况确定
- A.2002年11月16日
- B.2003年4月25日
- C.2003年5月7日
- D.2003年10月7日
- E.2004年5月10日
- A.蛋白质类
- B.油脂类
- C.碳水化合物类
- D.肉类
- E.水果和蔬菜类
- A.谷类
- B.肉类
- C.蛋类
- D.蔬菜
- E.以上都不是
- A.鼠疫、艾滋病
- B.鼠疫、霍乱
- C.鼠疫、霍乱、艾滋病
- D.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 E.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 A.乳清蛋白含量高
- B.铁含量高
- C.酪蛋白含量高
- D.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 E.脂肪含量高
- A.埃希菌属
- B.柠檬酸杆菌属
- C.肠杆菌属
- D.克雷伯菌属
- E.黄杆菌属
- 67
-
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
- A.酪蛋白
- B.乳白蛋白
- C.乳清蛋白
- D.胶原蛋白
- E.间质蛋白
- A.蛋白质互补
- B.强化食品
- C.氨基酸平衡
- D.生物工程
- E.食品强化
- 69
-
谷类中富含的维生素是
- A.核黄素
- B.硫胺素
- C.叶酸
- D.维生素E
- E.维生素B6
- A.体温
- B.熔点
- C.脂肪来源
- D.碳链长度
- E.脂肪饱和度
- 71
-
膳食钙吸收率变化趋势是
- A.年龄与吸收率无关
- B.年龄越小吸收率越低
- C.吸收率随年龄而增加
- D.中年人与老年人吸收率大致相同
- E.年龄越大吸收率越低
- 72
-
RDA指的是
- A.人体对营养素的最低需要量
- B.人体对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
- C.食物的适宜摄入量
- D.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 E.营养素每日容许摄入量
- A.发病者的临床症状
- B.潜伏期最短者
- C.病人在潜伏期特有的中毒症状
- D.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未发生病者未进食的食物
- E.发病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
- A.钙不超过600mg
- B.铁少于青壮年
- C.蛋白质达每公斤体重0.5g
- D.脂肪量占总热能的20%
- E.碳水化合物应多提供蔗糖
- A.基础代谢降低
- B.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代谢降低
- C.合成代谢增高
- D.内分泌改变
- E.免疫功能降低
- A.血清铁
- B.铁结合力
- C.游离原卟啉浓度
- D.转铁蛋白饱和度
- E.血清铁蛋白
- A.平衡
- B.缺乏
- C.正常
- D.充裕
- E.过量
- A.色氨酸
- B.赖氨酸
- C.维生素A
- D.维生素D
- E.维生素B2
- A.钙
- B.锌
- C.铁
- D.铜
- E.硒
- A.了解居民营养状况动态变化情况
- B.推测营养与疾病间关系
- C.掌握某一时间断面居民营养状况
- D.反映社会营养措施的效果
- E.获得生理需要量资料
- A.对光敏感
- B.耐酸
- C.不耐碱
- D.水溶性
- E.适合于负荷实验
- A.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资料
- B.食品卫生管理措施
- C.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 D.食品卫生指标
- E.食品卫生标准
- A.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 B.季节性病
- C.家庭散发性多
- D.多为误食引起
- E.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地区
- A.不可以
- B.可以
- C.视情况而定
- D.上级部门决定
- E.没有明确说法
- A.摄入和排出已达到平衡
- B.摄入大于排出
- C.排出大于摄入
- D.摄入增加,排出增加
- E.摄入等于排出
- A.食品购买力增长%/收入增长%
- B.人均收入增长率
- C.(用于食品的开支/家庭总收人)×100
- D.食品深加工增长度
- E.收入弹性
- A.改善品质
- B.增强筋性
- C.增进色、香、味
- D.延长保质期
- E.弥补营养缺陷
- A.致病菌
- B.病毒
- C.细菌总数
- D.大肠菌群
- E.霉菌
- A.二酮古洛糖酸还原
- B.辅酶工还原
- C.赖氨酸羟化
- D.辅氨酸羟化
- E.二硫键还原
- A.加热
- B.加水浸泡
- C.稀醋酸
- D.盐腌
- E.4%NaOH
- A.负荷试验4小时尿维生素B2排出量>800μg
- B.24小时尿维生素B2排出量>200μg
- C.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
- D.红细胞维生素B2含量升高
- E.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升高
- A.维生素E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B1
- D.维生素B2
- E.叶酸
- A.亮氨酸
- B.异亮氨酸
- C.色氨酸
- D.赖氨酸
- E.苏氨酸
- 94
-
下列不适于心理治疗的是
- A.神经症
- B.行为障碍
- C.心身疾病
- D.重症精神障碍的急性期
- E.某些慢性病患者的恢复期
- A.脂肪的消化率
- B.脂肪的状态
- C.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 D.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 E.脂肪的熔点
- 96
-
心理健康标准不包括
- A.人格健全
- B.身体健康
- C.情绪乐观稳定
- D.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
- E.智力正常
- A.系统脱敏
- B.厌恶疗法
- C.生物反馈疗法
- D.自由联想
- E.催眠疗法
- 98
-
心身疾病是
- A.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 B.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
- C.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症
- D.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
- E.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器官系统功能性反应
- 99
-
以下不属于心身疾病的为
- A.冠心病
- B.胃溃疡
- C.癌症
- D.糖尿病
- E.精神分裂症
- A.真诚原则
- B.耐心原则
- C.保密原则
- D.中立原则
- E.回避原则
- A.高血压
- B.支气管炎
- C.冠心病
- D.恶性肿瘤
- E.偏头痛
- 102
-
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人是
- A.华生
- B.弗洛伊德
- C.冯特
- D.巴甫洛夫
- E.坎农
- 103
-
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
- A.资料的可靠性较低
- B.没有时间弹性
- C.费用较高
- D.难获得“有说服力”的统计量,以致观察研究的结果不能外推
- E.代表性好
- 104
-
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 A.发病率
- B.时点患病率
- C.期间患病率
- D.残疾率
- E.病死率
- 105
-
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
- A.躯体感受起作用
- B.人际感受起作用
- C.社会感受起作用
- D.教育感受起作用
- E.心理感受起作用
- 106
-
社会诊断评估的是
- A.需求与健康
- B.健康相关行为
- C.卫生服务
- D.社会环境
- E.以上都不是
- 107
-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是
- A.健康状态
- B.主观满意度
- C.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
- D.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状态
- E.自我健康评价
- 108
-
社区是
- A.一群人
- B.一个地域
- C.一群人住在一个地域内
- D.许多机构的集合体
- E.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 A.教育与就业
- B.婚姻与家庭
- C.社会环境
- D.经济
- E.立法
- 110
-
健康危险因素是指
- A.导致死亡的外部原因
- B.导致疾病的外部因素
- C.导致疾病和死亡的内部因素
- D.导致疾病和死亡的外部因素
- E.以上都不是
- 111
-
社会医学是
- A.医学的分支学科
- B.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 C.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 D.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
- E.基础医学的分支学科
- 112
-
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哪项是对的
- A.解决社区卫生问题、满足基本保健
- B.解决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
- C.建立家庭病床,方便居民
- D.送医送药上门,全心全意服务
- E.做好双向转诊,对病人负责到底
- A.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
- B.人口发生了自然或机械性的构成变化
- C.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重新培训
- D.必须进行流行病学研究
- E.必须重新评价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资料的质量
- 114
-
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引起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的一系列转变,促进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口向,表现为
- A.准确了解某一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水平,能够进行国际比较
- 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
- C.让政府制定出有效的政策
- D.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
- E.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
- A.患者的思想太封建了
- B.医生没有任何可指责之处
- C.应有女护士在旁陪伴
- D.医院应该在X线检查室门口出示须知
- E.医生没有完全尽到让患者知情同意的义务
- 116
-
健康型个体的特征是
- A.评价年龄等于实际年龄
- B.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 C.评价年龄大于危险年龄
- D.实际年龄等于危险年龄
- E.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 A.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 B.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 C.可以缩短病人的痛苦的生命时限
- D.客观上可以节约卫生资源
- E.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 A.四个基本原则中不伤害原则是最重要的
- B.在实际应用中,这四个原则.只有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才有效
- C.四个基本原则中有利原则是最重要的
- D.这四个原则中公正原则是最不重要的
- E.这四个原则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 A.知情同意的原则
- B.控制商品化的原则
- C.互盲和保密的原则
- D.维护供受双方利益的原则
- E.维护后代利益的原则
- 120
-
关于医患关系的性质,错误的是
- A.医患关系是建立在信赖基础上的特殊人际关系
- B.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
- C.医患关系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
- D.医患关系双方因为医生处于主动一方,患者处于被动一方而成为不平等的人际关系
- E.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信托关系
- 121
-
下列哪项不是病人的权利
- A.在任何时候退出人体实验
- B.拒绝疾病的治疗
- C.监督医疗过程
- D.获悉病情
- E.保护自己所有的隐私
- A.对非在婚妇女是否可以实施
- B.谁是孩子的父亲
- C.剩余的胚胎是否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 D.精子可否商品化
- E.保密问题
- 123
-
下列哪项不是危害健康的行为
- A.致病性行为
- B.不良生活习惯
- C.高危险行为
- D.不良疾病行为
- E.预警行为
- A.近亲结婚
- B.车祸
- C.糖尿病
- D.吸烟
- E.空气污染
- A.医疗措施
- B.药物治疗措施
- C.保健措施
- D.优先项目
- E.社会性突破
- A.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 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 C.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
-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 E.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 127
-
关于人际传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同伴教育
- B.公众传播
- C.小组讨论
- D.亲身传播
- E.看小折页
- A.医疗技术
- B.诊断技术
- C.知识、技术与服务
- D.生化检测技术
- E.救护技术
- A.雅加达宣言
- B.曼谷宣言
- C.宋斯瓦尔宣言
- D.渥太华宣言
- E.阿特莱德宣言
- 130
-
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正确的是
- A.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 B.健康是指身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社会适应方面正常
- C.健康是指身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心理处于完好状态
- D.健康是指人的生命活动正常
- E.健康是宿主对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具有抵抗的状态
- 131
-
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涉及
- A.残疾人
- B.孕产妇
- C.青少年
- D.中老年
- E.整个人群
- A.可读性试验
- B.重点人群调查
- C.把关人调查
- D.问卷调查
- E.以上都不是
- A.在大数量调查基础上计算各指标的百分位数
- B.可用百分位数划分发育等级
- C.可制成某指标的百分位数图
- D.在百分位数图上能观察出儿童发育的变动
- E.能看出身体发育的匀称程度
- A.曲线图法
- B.相关回归法
- C.体型图法
- D.等级评价法
- E.年增力百分率
- A.心血管系统
- B.淋巴系统
- C.神经系统
- D.消化系统
- E.生殖系统
- A.身高
- B.体重
- C.身高体重指数
- D.身高胸围指数
- E.身高标准体重
- A.10~20岁
- B.9~15岁
- C.12~18岁
- D.13~20岁
- E.12~15岁
- 138
-
关于婴儿期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极为迅速
- B.对蛋白质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
- C.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健全
- D.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
- E.对传染病的免疫力较新生儿期增强
- 139
-
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对身高的影响是
- A.遗传因素决定了一切
- B.遗传赋予了生长的潜力,环境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 C.基因决定了最终身高
- D.营养决定了最终身高
- E.体育锻炼决定最终身高
- A.合理烹调、减少营养素损失
- B.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儿童达到膳食平衡
- C.合理搭配各类食品,以刺激儿童食欲
- D.早餐和午餐应安排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
- E.儿童每餐进餐时间应为20~30分钟
- A.8~10岁
- B.10~12岁
- C.11~13岁
- D.13~15岁
- E.15~17岁
- 142
-
下述哪项不属于异位妊娠
- A.输卵管妊娠
- B.卵巢妊娠
- C.腹腔妊娠
- D.宫颈妊娠
- E.子宫残角妊娠
- 143
-
临产的重要标志是
- A.见红、尿频
- B.见红、破膜
- C.见红、腹痛
- D.见红、规律宫缩
- E.规律宫缩、伴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
- 144
-
孕妇学校的授课对象应包括
- A.孕妇
- B.孕妇及其同事
- C.孕妇及其家属
- D.家属
- E.家属及其同事
- A.1周
- B.2周
- C.3周
- D.1月
- E.3月
- A.孕前至少1个月
- B.孕后1个月
- C.孕后2个月
- D.孕后3个月
- E.分娩前1个月
- A.IUD
- B.安全期
- C.避孕套
- D.阴道隔膜
- E.口服避孕药
- A.既往分娩智力低下或畸形儿者
- B.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者
- C.年龄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
- D.既往有流产病史者
- E.孕期接受放射线照射者
- 149
-
碘缺乏病对妊娠的危害哪项是错误的
- A.脑发育障碍
- B.先天心脏畸形
- C.流产
- D.早产
- E.死胎
- A.血浆白蛋白增加
- B.每分钟肺通气量减少
- C.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 D.心脏移位、搏出量减少
- E.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活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