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项目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 B.开工日期不可能太早,建设周期会较长
 - C.不利于投资控制
 - D.与平行发包模式相比,组织协调工作量大
 - E.业主选择承包方范围小
 
- A.检查项目
 - B.检查目标
 - C.检查内容
 - D.检查等级
 - E.检查结果
 
- A.采用该计价方式不利于业主方的投资控制
 - B.采用该计价方式不利于业主方的进度控制
 - C.该计价方式不宜用于项目管理合同
 - D.该计价方式不宜用于施工总承包管理合同
 - E.适用于抢险救灾工程
 
- A.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 B.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 C.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 D.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
 - E.监督工程质量验收
 
- A.绩效测量和监视
 - B.应急准备和响应
 - C.文件和资料控制
 - D.协商和沟通
 - E.管理评审
 
- A.调整项目组织结构
 - B.调整项目管理人员班子
 - C.调整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 D.优化施工方法
 - E.采取价值工程的方法
 
- A.指标控制
 - B.采购控制
 - C.定额控制
 - D.分包控制
 - E.计划管理
 
- A.招标公告
 - B.来往信件
 - C.各种会谈纪要
 - D.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施工进度记录
 - E.施工现场的工程文件
 
- A.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 B.钢筋焊接作业
 - C.卫生洁具安装作业
 - D.起重机械操作作业
 - E.建筑外墙抹灰作业
 
- A.计算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
 - B.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比较分析
 - C.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 D.确定合同工期
 - E.绘制网络图和计划横道图
 
- A.调整关键路线的长度
 - B.调整非关键工作时差
 - C.调整组织结构
 - D.增减工作项目
 - E.调整资源的收入
 
- A.垂直运输方案的深化分析论证
 - B.焊接工程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
 - C.高空作业的风险分析论证
 - D.项目钢结构关键技术的深化分析论证
 - E.项目质量目标的确定
 
- A.DAB的委员必须是工程施工、法律和合同方面具有经验的专家
 - B.DAB的委员与发包人之间不得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
 - C.DAB的委员在过去三年内未被承包人聘用过
 - D.可及时解决纠纷,但费用较高
 - E.支付给DAB成员的费用包括聘请费和酬金两部分
 
- 14
 - 
									
某建设工程项目中,甲公司作为工程发包人与乙公司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乙公司又与劳务分包人丙公司签订了该工程的劳务分包合同,则在劳务分包合同中,关于丙公司应承担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1】
 
- A.丙公司须服从乙公司转发的发包人及工程师的指令
 - B.丙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对工期和质量向发包人负责
 - C.丙公司应自觉接受乙公司及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 D.丙公司未经乙公司授权或允许,不得擅自与甲公司及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
 - E.丙公司应按时提交报表、有关的技术经济资料,配合乙公司办理交工验收
 
- A.自然灾害
 - B.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C.气象条件
 - D.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 E.工程施工方案
 
- A.合同中规定的规范
 - B.图纸中的规定
 - C.设计依据
 - D.国际标准
 - E.工程师的要求
 
-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项目经理的权限包括( )。【2010】A.签订承包合同
 - B.自助选择分包单位
 - C.参与选择物资供应单位
 - D.主持项目经理部的工作
 - E.制定内部计酬办法
 
- A.承包人有权拒绝工程师重新检验的要求
 - B.工程师应判定质量合格
 - C.承包人损失的工期和费用均不予补偿
 - D.应补偿承包人费用,但工期不顺延
 - E.承包人应自费对该部分工程进行修复
 
- A.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B.发布招标公告
 - C.资格预审
 - D.发布招标文件
 - E.组织投标人进行现场考察
 
- A.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 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两端节点为关键节点
 - C.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相差最小
 - D.最早完成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相差最小
 - E.与紧后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工作
 
- A.支付施工现场附近的古树保护费
 - B.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 C.看管未交工工程
 - D.办理施工许可证
 - E.办理施工现场爆破作业申请
 
- A.项目设计文件
 - B.项目合同文件
 - C.组织的管理制度
 - D.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 E.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 A.矩阵组织适用于大型组织系统
 - B.矩阵组织系统中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指令源
 - C.职能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源
 - D.大型线性组织系统中的指令路径太长
 - E.线性组织结构中可以跨部门下达指令
 
- A.分析合同漏洞,解释有争议的内容
 - B.分析签订合同依据的法律基础,了解法律情况
 - C.分析合同风险,制定风险对策
 - D.分析合同文件组成及结构,有利于合同查阅
 - E.分析和落实合同任务,便于实施和检查
 
- A.组织分工
 - B.组织结构模式
 - C.组织结构图
 - D.工作流程组织
 - E.任务分工
 
- A.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抽样检查
 - B.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
 - C.工程外观质量的检查
 - D.工序质量的检查
 - E.单位工程质量的检查
 
- A.组织和协调
 - B.事前预控
 - C.事中控制
 - D.事后纠偏控制
 - E.评价与改进
 
- A.由于发包人未能按约支付工程款,承包人暂停施工
 - B.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工程师指令承包人暂停施工
 - C.由于施工机械发生故障,承包人暂停施工
 - D.由于工程师未能及时发布指令,承包人暂停施工
 - E.承包人提出复工申请,因工程师不及时作出答复,导致承包人无法复工
 
- A.工程造价
 - B.施工组织设计
 - C.工程承包合同
 - D.进度报告
 - E.工程变更
 
- A.承包方
 - B.业主方
 - C.设计方
 - D.供货商
 - E.质检站
 
- A.劳务分包人
 - B.工程承包人
 - C.发包人
 - D.安全监督机构
 
- A.工艺关系
 - B.依次关系
 - C. 组织关系
 - D.平行关系
 
- A.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 B.前者更为重要
 - C.两者同等重要
 - D.分具体项目而言
 
- A.系统有效性的原则
 - B.质量责任制的原则
 - C.总目标分解的原则
 - D.多方案比较的原则
 
- A.拟派项目经理
 - B.分管投标的副总经理
 - C.技术负责人
 - D.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
 
- A.6
 - B.9
 - C.12
 - D.15
 
- A.追究法律责任
 - B.吊销其建造师资格证书
 - C.追究社会责任
 - D.追究经济责任
 
- A.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B.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C.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O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D.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 B.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 C.废水、废气、废渣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 D.周边大气、阳光和水分的总称
 
- A.参与起草合同条款
 - B.参与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
 - C.研究分析合同条款中的不妥之处
 - D.学习合同的主要内容和合同分析结果
 
-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设计单位
 - C.业主委托的工程顾问公司
 - D.施工单位
 
- A.协议书
 - B.合同附件
 - C.通用条款
 - D.专用条款
 
- A.终止承包人合同
 - B.承包人撤换有关人员
 - C.业主撤换有关人员
 - D.暂停施工
 
- A.单位工程
 - B.单体工程
 - C.单个工程
 - D.单元工程
 
- A.与竣工验收资料分开,“单独”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 B.作为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 C.作为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提交工程监理单位
 - D.与竣工验收资料分开,单独提交工程监理单位
 
- A.70
 - B.75
 - C.80
 - D.85
 
- A.复杂性
 - B.不符合性
 - C.不协调性
 - D.市场性
 
- A.主要用于项目的人、财、物的管理
 - B.主要用于企业的产、供、销的管理
 - C.是项目进展的跟踪和控制系统
 - D.是项目信息门户(PP)的一种方式
 
- A.外观检查
 - B.见证取样
 - C.曝露检验
 - D.抽样检测
 
- A.指导责任事故
 - B.操作责任事故
 - C.技术责任事故
 - D.自然灾害事故
 
- A.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 B.成本加固定比例费用合同
 - C.成本加奖金合同
 - D.最大成本加费用合同
 
- A.合同设计
 - B.合同交底
 - C.合同评价
 - D.合同比较
 
- A.28
 - B.24
 - C.14
 - D.7
 
- A.实施阶段策划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和深度与项目的特点无关
 - B.经济策划的内容之一是编制资金需求量计划
 - C.实施期组织总体方案的确定是实施阶段策划的内容之一
 - D.实施阶段与决策阶段项目技术策划的内容相同
 
- A.指导性
 - B.实施性
 - C.作业性
 - D.竞争性
 
- A.单项工程
 - B.单位工程
 - C.分部工程
 - D.建设项目
 
- A.-100000
 - B.-190000
 - C.-90000
 - D.-200000
 
- A.工序施工效果的控制属于事前质量控制
 - B.在施工阶段,施工承包方和监理方都是质量自控主体
 - C.工序质量控制包括作业者的自我控制和作业者外部的检查、监督
 - D.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效果控制和纠正质量偏差
 
- A.技术更新
 - B.档案管理
 - C.信息管理
 - D.建设增值
 
- A.施工总承包方
 - B.建设项目总承包方
 - C.施工总承包管理方
 - D.施工分包方
 
- A.确定各类进度计划的审批程序
 - B.优选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方案
 - C.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
 - D.选择工程承发包模式
 
- A.业主
 - B.监理单位
 - C.施工承包企业
 - D.设计单位
 
- A.工程采购
 - B.工程顾问
 - C.工程监督
 - D.工程技术
 
- A.①—②—③—④
 - B.①一②一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③—①—②—④
 
- A.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
 - B.项目立项(立项批准)是项目实施的标志
 - C.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 D.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 A.线性组织结构
 - B.混合组织机构
 - C.矩阵组织机构
 - D.职能组织机构
 
- A.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
 - B.目标调整
 - C.将项目的目标分解
 - D.目标的动态控制
 
- A.目标规划
 - B.目标比选
 - C.目标论证
 - D.目标控制
 
- A.有多个起点节点
 - B.有多个终点节点
 - C.有双向箭头连线
 - D.有循环回路
 
- A.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建筑业企业的质量管理
 - B.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目标就是某一建筑业企业的质量管理的目标
 - C.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仅服务于某一个承包企业或组织机构
 - D.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一次性的质量工作系统
 
- A.企业管理费
 - B.措施费
 - C.规费
 - D.直接工程费
 
- A.项目结构图
 - B.工作任务分工表
 - C.合同结构图
 - D.工作流程图
 
- A.一种干扰事件
 - B.多种干扰事件共同
 - C.各种干扰事件和多种干扰事件共同
 - D.一种干扰事件和另一种干扰事件共同
 
- A.投标报价最低
 - B.技术方案不合格,但报价最低
 - C.技术方案合格,报价低于成本
 - D.报价虽不是最低,但综合评分得分最高
 
- A.项目施工单位
 - B.业主代表
 - C.质量监督机构
 - D.设计主管部门
 
- A.重伤事故
 - B.轻伤事故
 - C.一般事故
 - D.重大伤亡事故
 
- A.SV为负值,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快于计划进度
 - B.CPI小于1,表示节支,即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费用
 - C.SPI小于1,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
 - D.CV为负值,即表示项目运行节支,实际费用没有超出预算费用
 
- A.增加设备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
 - B.消除危险源,限制危险物质
 - C.进行故障一安全设计
 - D.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 A.发包人
 - B.承包人
 - C.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
 - D.监理工程师
 
- A.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 B.变动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最大成本加费用合同
 - C.固定单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固定金额酬金合同
 - D.成本补偿合同、单价合同、总价合同
 
- A.5
 - B.7
 - C.9
 - D.11
 
- A.施工进度计划
 - B.施工技术指标
 - C.施工经济指标
 - D.人力安排计划
 
- A.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 B.改善作业环境
 - C.制定应急救援体系
 - D.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
 
- A.20,15
 - B.14,20
 - C.20,25
 - D.50,75
 
- A.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
 - B.制定进度控制措施
 - C.论证进度目标实现的经济性
 - D.确定调整进度目标的方法
 
- A.5
 - B.15
 - C.-5
 - D.-15
 
- A.执行
 - B.制定
 - C.修订
 - D.变更
 
- A.定额控制
 - B.包干控制
 - C.指标控制
 - D.计量控制
 
- A.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B.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
 - C.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 D.应急安全技术措施
 
- A.组织结构图
 - B.任务分工表
 - C.工作流程图
 - D.工作一览表
 
- A.不同的计划层
 - B.不同的计划编制者
 - C.不同的计划方法
 - D.不同的计划难易程度
 
- A.心理学和管理学
 - B.心理学和行为学
 - C.组织行为学
 - D.社会学和管理学
 
- A.项目技术负责人
 - B.企业生产负责人
 - C.企业技术负责人
 - D.项目经理
 
- A.综合考虑投资方、承包商要求进行编码
 - B.综合考虑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工程支付等因素建立编码
 - C.根据概算定额确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编码
 - D.根据预算定额确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编码
 
- A.将质量目标值通过投入产出活动转化为实际值
 - B.对质量检查中的问题或不合格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 C.确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
 - D.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检查
 
- A.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的成本降低水平
 - B.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
 - C.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竣工成本降低水平
 - D.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
 
- A.报批责任
 - B.监督责任
 - C.合作责任
 - D.主旨责任
 
- A.人工费、材料费、措施费、现场管理费和间接费
 - B.人工费、材料费、措施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间接费
 - C.人工费、材料费、措施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分包费用
 - D.人工费、材料费、措施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现场管理费
 
- A.加速施工措施
 - B.雨期施工措施
 - C.文明施工措施
 - D.安全保护措施
 
- 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60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 B.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
 - C.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    2700元
 - D.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 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 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