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查思想
- B.查隐患
- C.查操作
- D.查设施
- E.查整改
- A.工作开展程序不同
- B.对发包单位的付款
- C.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认可
- D.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和服务
- E.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合同价格
- A.合同总价不是一次确定,某一部分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再进行该部分施工招标,确定该部分合同价,因此整个建设项目的合同总额的确定较有依据
- B.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分包合同价对施工单位是透明的
- C.所有分包都通过招标获得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对业主方节约投资有利
- D.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分包合同价对业主是透明的
- E.合同总价是一次确定再进行施工招标,因此整个建设项目的合同总额的确定较有依据
- A.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
- B.业主委托的工程咨询单位
- C.业主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
- D.设计单位
- E.施工单位
- A.施工方
- B.业主
- C.监理单位
- D.设计单位
- E.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 A.设计师和监理工程师的能力
- B.信息安全控制计划
- C.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历和能力
- D.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的能力
- E.工程施工方案
- A.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
- B.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当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胸卡
- C.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定期清理建筑垃圾
- D.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设置各项临时设施
- E.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
- A.各方人员的资质证书
- B.检查结果的记录保存
- C.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文件及审批
- D.检查项目参与各方的质保体系
- E.工程实体施工质量
- A.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后制定
- B.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 C.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 D.应急预案
- E.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A.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 B.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 C.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 D.安全技术交底的签字记录
- E.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 A.预算
- B.比较
- C.分析
- D.纠偏
- E.验收
- A.临时设施费
- B.管理人员工资
- C.办公费
- D.通讯费
- E.交通费
- A.制定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 B.辨识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 C.评审组织现有的管理制度,并与标准进行对比
- D.评审过去的事故,进行分析评价
- E.明确适用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A.索赔的程序
- B.争执的解决方式和程序
- C.仲裁条款,包括仲裁所依据的法律、仲裁地点、方式和程序、仲裁结果的约束力等
- D.争执后,承包人最终要听从发包人的意见
- E.索赔争执的解决方法
- A.组织
- B.经济
- C.管理
- D.技术
- E.法律
- A.控制性进度计划
- B.指导性进度计划
- C.实施性进度计划
- D.比较性进度计划
- E.设计性进度计划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安全管理要点
- C.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验证
- D.修改安全技术措施
- E.安全教育与培训
- A.职业卫生措施
- B.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 C.安全技术措施
- D.辅助用房及设施
- E.安全技术革新措施
- A.全面质量控制
- B.全过程质量控制
- C.全员参与控制
- D.全方位质量控制
- E.全社会质量控制
- A.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
- B.工程项目的管理环境
- C.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法律环境
- D.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
- E.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
- A.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 B.确定事故责任者
- 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 D.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 E.追究事故责任人
- A.企事业单位对于一些职业病,按规定可以越级向上级单位报告
- B.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进行医疗或疗养
- C.职工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自确认之日起的半年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
- D.职工到新单位后,新发生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
- E.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将情况报告所在地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备案
- A.同时招标
- B.同时设计
- C.同时验收
-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E.同时施工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施工机械使用费
- D.运杂费
- E.措施费
- A.施工方的质量目标
- B.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目标
- C.项目的总投资目标
- D.工程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
- E.工程总承包的进度目标
- A.工程机械
- B.工程施工方案
- C.工程物资
- D.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E.事故防范措施计划
- A.工程承包合同
- B.施工成本计划
- C.工程进度报告
- D.工程变更
- E.工程质量水平
- A.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相邻工作之间时间间隔全部为零
- 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 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
- E.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相邻工作之间时距之和最大
- A.7
- B.14
- C.21
- D.15
- A.采取保函方式对承包人有风险
- B.采取保函方式对承包人没有风险
- C.与保留金相比,维修保函对承包人有利
- D.保函对双方都比较公平
- E.保函是有时效的,期满将自动作废
- A.国家批准的出图印章
- B.审图部门的印章
- C.造价工程师的执业印章
- D.建筑师的执业印章
- E.结构工程师的执业印章
- A.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
- B.人身安全控制计划
- C.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 D.工程施工方案
- A.585
- B.600
- C.591
- D.525
- A.单项工程
- B.单位工程
- C.分部工程
- D.分项工程
- A.7
- B.14
- C.15
- D.30
- A.工作E的TF为2
- B.工作F的FF为3
- C.工作G的LS为8
- D.工作H的EF为16
- A.对工业建筑项目生产能力的一系列特性指标
- B.对建设工程使用功能需求的一系列特性指标
- C.对建设工程项目工艺流程的一系列特性指标
- D.对建设工程项目通行能力的一系列特性指标
- A.设计,实施
- B.信息流,物质流
- C.物质流,信息流
- D.计划,实施
- A.项目结构分析
- B.编制各层进度计划
- C.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 D.协助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
- A.调解
- B.诉讼
- C.仲裁
- D.协商
- A.承包商
- B.工程师
- C.业主
- D.项目经理
- A.双代号网络图
- B.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 C.单代号网络图
- D.单代号搭接网络图
- A.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通常可由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扩充而得
- B.可以把按子项目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与按时间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计划结合起来
- C.由网络图扩展来的成本计划,既要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又要同时确定完成工作核实的成本支出计划
- D.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包括,按施工成本、子项目成本和工程进度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
- A.固定单价合同
- B.固定总价合同
- C.变动总价合同
- D.变动单价合同
- A.单位工程
- B.单项工程
- C.单体工程
- D.分项工程
- A.排列图法
- B.分层法
- C.因果分析图法
- D.直方图法
- A.拖延A
- B.拖延A+B
- C.拖延A-B
- D.拖延B-A
- A.功能
- B.可靠
- C.艺术文化
- D.建筑环境
- A.计件工作
- B.计日工作
- C.单件工作
- D.总价工作
- A.6
- B.12
- C.24
- D.36
- A.结构调整
- B.收集数据
- C.偏差分析
- D.目标分解
- A.人员培训
- B.领导决策
- C.体系文件的编写
- D.管理评审
- A.可靠性质量控制
- B.观感性质量控制
- C.功能性质量控制
- D.经济性质量控制
- A.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
- B.质量目标的定义过程
- C.质量计划的制定过程
- D.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
- A.信息管理的任务
- B.信息管理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
- C.信息的编码体系和编码
- D.信息管理的目的
- A.是永恒平衡的
- B.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
- C.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动态调整
- D.在项目经理更换后进行动态调整
- A.间接套用
- B.协商单价和价格
- C.从工程量清单上直接拿来使用
- D.依据工程量清单,通过换算后采用
- A.索赔的程序
- B.争执的解决方式和程序
- C.仲裁条款
- D.违约责任
- A.按项目管理工作的对象
- B.第二维
- C.按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
- D.按信息内容的属性
- A.定性的数据比较
- B.定序的数据比较
- C.定量的数据比较
- D.定比的数据比较
- A.专家管理的过程
- B.成本管理的过程
- C.安全管理的过程
- D.知识管理的过程
- A.(3)——(1)——(2)
- B.(1)——(3)——(2)
- C.(2)——(1)——(3)
- D.(3)——(2)——(1)
- A.运输费、仓储费及合理的损耗费
- B.包装费、运输费及仓储费
- C.运输费、仓储费及二次搬运费
- D.运输费、仓储费及人工费
- A.直接费的额外费用
- B.直接费的额外费用+应得的利润
- C.直接费的额外费用+应得的间接费
- D.直接费的额外费用十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
- A.价格风险和工作量风险
- B.价格风险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风险
- C.承包人履约水平风险和工作量风险
- D.承包人履约水平风险和价格风险
- A.双方承担
- B.不予考虑
- C.承包商无法索赔
- D.承包人索赔
- A.认证撤销
- B.复评申请
- C.认证注销
- D.重新换证
- A.项目经理
- B.监理工程师
- C.施工单位
- D.设备监理师
- A.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 B.设计、施工、材料和没备采购
- C.资金筹措、勘察、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采购
- D.资金筹措、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 A.施工效果
- B.核算效果
- C.经济效果
- D.合同效果
- A.工作A和工作B
- B.工作C和工作D
- C.工作B和工作D
- D.工作C和工作E
- A.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
- B.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 C.制订项目经理部工资计酬办法
- D.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
- A.交(提)货期限
- B.分包
- C.外购
- D.履约保证金
- A.质量
- B.目标
- C.组织
- D.进度
- A.2010年5月10日
- B.2010年7月10日
- C.2010年7月20日
- D.2010年7月30日
- A.气体状态
- B.颗粒状态
- C.粉尘
- D.阴霾
- A.招标投标
- B.投标
- C.招标
- D.协议
- A.计算方式
- B.结算方式
- C.价款的支付期限
- D.价款支付日期
- A.排列图法
- B.表格法
- C.横道图法
- D.曲线法
- A.县级以上行业建设主管部门
- B.省级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 C.县级以上行业建设主管部门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 D.省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 A.紧后工作
- B.持续时间
- C.紧前工作
- D.总工期
- A.全面性和协调性
- B.复杂性和特殊性
- C.多样性和经济性
- D.多样性和单一性
- A.调整进度管理方法
- B.调整工作流程组织
- C.改变施工方法
- D.及时解决工程款支付
- A.对进度控制的任务分工进行调整
- B.对进度控制的方法进行调整
- C.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
- D.改变施工机械加快工程进度
- A.作业指导书
- B.管理规定
- C.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 D.程序文件
- A.铁路和公路
- B.房屋建筑
- C.石油化工
- D.大型基础设施
- A.单一延误是可索赔延误
- B.共同延误是不可索赔延误
- C.交叉延误可能是可索赔延误
- D.非关键线路延误是不可索赔延误
- A.28
- B.30
- C.56
- D.60
- A.劳务作业
- B.专业工程
- C.设备安装
- D.装饰装修
- A.设计变更发生后,承包人应在28天内向发包人提交索赔通知
- B.索赔事件在持续进行,承包人应在事件终了后立即提交索赔报告
- C.索赔意向通知发出后14天内,承包人应向工程师提交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 D.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的有关资料后28天内未予答复或未对承包人进一步要求,视为该索赔已被认可
- A.晚8:00至次日早8:00
- B.晚9:00至次日早7:00
- C.晚10:00至次日早7:00
- D.晚10:00至次日早6:00
- A.比较法
- B.因素分析法
- C.差额计算法
- D.比率法
- A.301
- B.294
- C.329
- D.336
- A.发包人向承包人合同管理人员
- B.监理人向承包人合同管理人员
- C.承包人合同管理人员向其内部项目管理人员
- D.承包人项目经理向现场操作人员
- A.比较法
- B.因素分析法
- C.差额计算法
- D.比率法
- A.宾馆可以开业
- B.项目竣工结算完成
- C.宾馆开始盈利
- D.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 102
-
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是( )。
- A.项目目标的策划
- B.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 C.项目管理的目标
- D.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 A.14
- B.28
- C.7
- D.21
- A.公开招标
- B.邀请招标
- C.功能招标
- D.构造招标
- A.动用前准备阶段
- B.实施阶段
- C.施工阶段
- D.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