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模拟试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某企业有一在建工程,于2005年10月1日带抵押债务转让。已知该在建工程占地面积 10000m2,土地使用权年限为2003年10月1日~2043年9月30日,规划容积率为5。1~4层规划为商业,建筑面积为2万m2;5~20层规划为写字楼,建筑面积为3万m2。项目总开发成本为 3000元/m2,管理费用为开发成本的5%,项目建成后,商业用于经营,写字楼全部出售。经调查,有关数据如下:

(1) 项目2004年6月动工,2005年10月1日已完成了30%的工程量,实际资金投入为总开发成本及管理费用的30%,预计再经过24个月即可完成全部工程。假定费用均匀投入。

(2) 该项目所在区域同类型、同档次写字楼的售价为8000元/m2,销售税费为售价的6%。写字楼在建成后1年末时售出。

(3) 商业主体建成后,还需投入2000元/m2的装修费,装修期为一年,装修费均匀投入,预计年经营收入为3亿元,包括税、经营成本等在内的支出占营业收入的75%,合理商业利润为年经营收入的10%。

(4) 2004年10月1日该企业办理了在建工程抵押贷款手续,获得了5000万元、年利率为6%、每半年还款一次、5年内等额还款的贷款。在建工程转让时要求受让方承担2005年10月1日以后的剩余债务。

(5) 项目折现率为10%,商业物业报酬率为12%。

(6) 转让在建工程时,受让方需按受让价格的3%缴纳有关税费。

试计算该在建工程于2005年10月1日带抵押债务转让的合理交易价格。

17

一个估价项目完成后,应保存的档案资料包括(     )。

  • A.委托估价合同
  • B.实地查勘记录
  • C.估价人员的作息时间
  • D.向委托人出具的估价报告
  • E.估价项目来源和接洽情况
20

假设开发法中,按传统方法需要计算利息的项目有(     )。

  • A.待开发房地产的价值
  • B.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
  • C.销售税费
  • D.投资者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
  • E.开发利润
21

用市场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时,需要进行(     )。

  • A.交易过程控制
  • B.交易情况修正
  • C.交易日期调整
  • D.交易价格变更
  • E.房地产状况调整
22

成本法中的“开发利润”是指(     )。

  • A.开发商所期望获得的利润
  • B.开发商所能获得的最终利润
  • C.开发商所能获得的平均利润 
  • D.开发商所能获得的税后利润
  • E.开发商所能获得的税前利润
23

收益性房地产包括(     )。

  • A.餐馆
  • B.旅馆
  • C.加油站
  • D.农地
  • E.未开发的土地
24

房地产的供求状况可以分为(     )。

  • A.全国房地产总供求情况
  • B.本地区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 C.全国本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 D.本地区本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 E.邻近地区本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25

房地产的最高最佳使用具体包括(     )。

  • A.最佳区位
  • B.最佳规模
  • C.最佳用途
  • D.最佳集约度
  • E.最佳收益
26

路线价法用于宗地估价,其结果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     )的准确与否。

  • A.路线价
  • B.深度百分率
  • C.宗地形状 
  • D.临街状态
  • E.土地形状
27

以下关于家庭人口规模变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家庭人口规模变小,房地产价格有下降的趋势
  • B.家庭人口规模变小,房地产价格有上升的趋势
  • C.家庭人口规模变大,房地产价格有下降的趋势
  • D.家庭人口规模变大,房地产价格有上升的趋势
  • E.家庭人口规模变大变小,只要人口数量不变,对房地产价格变化没有影响
28

(     )等经济学原理有助于把握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 A.收益递增递减原理  
  • B.惯性原理
  • C.特殊原理
  • D.均衡原理
  • E.适合原理
29

潜在毛收入乘数考虑的因素包括房地产的(     )。

  • A.租金
  • B.租金以外的收入
  • C.空置率的差异
  • D.运营费用的差异
  • E.转让收益
30

求取报酬率的方法有(     )。

  • A.累加法
  • B.市场提取法
  • C.投资报酬率排序插入法
  • D.实际观察法
  • E.分解法
31

下列属于“五通一平”的是(     )。

  • A.道路设施齐全
  • B.供水设施齐全
  • C.通信设施齐全
  • D.排水设施齐全
  • E.场地杂乱
33

商业用地房地产位置的优劣主要取决于(     )。

  • A.周围环境状况、安宁程度
  • B.位置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 C.交通是否便捷及离市中心的远近
  • D.繁华程度、临街状况
34

在可能导致不同估价方法测算出的结果可能产生差异的原因中,从低级错误到高级错误的排序是(     )。

  • A.基础数据是否准确、测算过程是否有误、公式选用是否恰当、是否符合估价原则、参数选取是否合理、所选用的估价方法是否切合估价对象和估价目的
  • B.测算过程是否有误、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参数选取是否合理、公式选用是否恰当、所选用的估价方法是否切合估价对象和估价目的、是否符合估价原则
  • C.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公式选用是否恰当、所选用的估价方法是否切合估价对象和估价目的、参数选取是否合理、测算过程是否有误、是否符合估价原则
  • D.公式选用是否恰当、测算过程是否有误、所选用的估价方法是否切合估价对象和估价目的、是否符合估价原则、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参数选取是否合理
35

在以下的居民收入的增加中,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影响相对较大的是(     )的收入增加。

  • A.低收入者
  • B.中等收入者
  • C.高收入者
  • D.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
41

  • A.3700
  • B.3785
  • C.3729
  • D.3156
48

收益法适用的条件是房地产的(     )。

  • A.收益能够量化
  • B.风险能够量化
  • C.收益或风险其一可以量化
  • D.收益和风险均能量化
51

在采用假设开发法中的传统方法进行房地产估价时,一般不计息的项目是(     )。

  • A.未知、需要求取的待开发房地产的价值
  • B.投资者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
  • C.销售费用和销售税费
  • D.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
56

在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应注意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是(     )的房地产状况。

  • A.估价时点
  • B.搜集该可比实例时
  • C.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
  • D.成交价格所反映
57

按直接比较判定某可比实例价格的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为0.98,则其依据为(     )。

  • A.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优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 B.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劣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 C.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劣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 D.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优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64

在统一采用单价方面,通常为(     )上的价格。

  • A.估计面积
  • B.局域面积
  • C.总体面积
  • D.单位面积
65

对于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的每一种使用方式,还要进行(     )检验。

  • A.经济可行性
  • B.边际可行性
  • C.地方政策的支持 
  • D.人员质量
66

如果没有(     )的约束,人们的需要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 A.支付能力
  • B.国家政策
  • C.经济法律
  • D.市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