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求得的标准宗地的平均水平价格已是正常价格
- B.该价格所对应的日期与欲求取的其他土地价格的日期一致,一致是估价时点时的价格
- C.该价格还要加价或减价修正
- D.路线价法还需要有妥善合理的深度价格修正率表和其他价格修正率表
- A.致函对象:这是指委托人的全称
- B.致函正文:说明估价对象、估价目的、估价时点、估价报告的有效期
- C.致函落款:为估价机构的全称,加盖估价机构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估价师签名盖章
- D.致函日期:是指致函时的年月日
- A.计算开发区全部土地的平均价格
- B.计算开发区可转让土地的平均价格
- C.计算开发区某宗土地的价格
- D.计算开发完成后的利润率
- A.买卖
- B.抵押贷款
- C.拆迁补偿
- D.保险
- A.空地、有建筑物的合成体、地上建筑物
- B.土地与建筑物的合成体、在建工程
- C.未来状况下的房地产、已经消失的房地产和现在状况下的房地产与过去状况下的房地产的差异部分
- D.房地产的局部、包含有其他资产的房地产和作为企业整体的一部分的房地产
- E.物业管理
- A.市场比较法
- B.基准地价修正法
- C.假设开发法
- D.成本法
- A.土地使用管理制
- B.容积率
- C.土地权利设置
- D.相邻关系
- A.理论上适用的估价方法,都必须选用
- B.在适用的估价方法中,选用两种即可
- C.理论上适用的估价方法因客观原因不能用的,可以不用
- D.必须选用两种以上的估价方法,不能只选用一种估价方法
- E.仅有一种估价方法适用的,可只选用一种估价方法
- A.人口高密度区,一般而言对房地产的求多于供,供给相对缺乏,因而价格趋高
- B.人口密度过高会导致生活环境恶化,从而有可能降低房地产价格
- C.人口密度不高的地区,房子求多于供,因而降低房地产价格
- D.人口密度不大,但环境优雅,可能增加了房地产价格
- A.2648元/m<SUP>2</SUP>
- B.2688元/m<SUP>2</SUP>
- C.2708元/m<SUP>2</SUP>
- D.2734元/m<SUP>2</SUP>
- A.43万元
- B.112.5万元
- C.123.3万元
- D.150万元
- A.收益递增递减原理
- B.均衡原理
- C.适合原理
- D.供求原理
- A.市场法
- B.成本法
- C.收益法
- D.假设开发法
- A.收益递增递减原理
- B.均衡原理
- C.适合原理
- D.替代原理
- A.现金流量折现法
- B.传统方法
- C.现金流量折现法及传统方法
- D.现金流量折现法或传统方法
- A.4000
- B.5000
- C.6000
- D.9000
- A.土地经济评价
- B.土地课税
- C.土地收益测算
- D.土地定级
- A.使用权
- B.租赁权
- C.抵押权
- D.地役权
- A.社会因素
- B.环境因素
- C.人口因素
- D.行政因素
- A.比较法
- B.成本法
- C.收益法
- D.概率法
- A.替代品
- B.互补品
- C.附属品
- D.配套品
- A.土地使用权为出让且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0%的某房屋建设工程
- B.其他共有人已书面同意抵押的共有房地产
- C.已抵押的房地产再次抵押的
- D.拖欠有建设工程款的房地产
- A.生产收入
- B.额外收入
- C.管理收入
- D.产品销售收入
- A.延付资金
- B.不付资金
- C.拖欠资金
- D.充分利用的资金
- A.800万元
- B.1000万元
- C.1800万元
- D.800~1000万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