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以下不属于行政行为空间表现形式的是(  )。

  • A.行为的方式
  • B.行为的步骤
  • C.行为的时限
  • D.行为的顺序
  • E.行为的方法
2

以下不能由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处罚是(  )。

  • A.限制人身自由
  •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 C.暂扣营业执照
  • D.吊销许可证
  • E.责令停产停业
3

承诺是可以撤回的,但是承诺的撤回也是有条件的,即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  )到达要约人。

  • A.与承诺通知同时
  • B.受要约人知道承诺内容之前
  • C.承诺生效之前 
  • D.要约人撤销要约之前
  • E.承诺到达受要约人之前
4

被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组织相比较,其区别是(  )。

  • A.组织的性质
  • B.承担责任的客体
  • C.行使权力的名义
  • 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范围
  • E.权力来源
5

以下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条件的是(  )。

  • A.缔约当事人有过错
  • B.缔约一方有损失
  • C.合同尚未成立
  • D.缔约当事人的过错行为与该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 E.合同已经成立
6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有效的承诺应满足(  )等条件。

  • A.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向要约人做出
  • B.对要约内容需保密
  • C.必须经过公证 
  • D.对要约内容表示完全同意
  • E.须经过行政审批
7

下列(  )可以成为法定解除的条件。

  • A.不可抗力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 B.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
  • C.在特定物买卖合同里,卖方在履行期到来之前将该特定物卖给他人
  • D.对方有违约行为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 E.债务人迟延履行,债权人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8

我国法律规定,(  )不可以做保证人。

  • A.学校
  • B.医院
  • C.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 D.国有企业、银行
  • E.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
9

(  )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 A.价款或者报酬
  • B.履行地点和方式
  • C.合同标的
  • D.承诺的形式
  • E.承诺时间
10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

  • 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各自或共同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 B.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的收益
  • C.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转费
  • D.虽属婚前财产,但在共同生活中由双方共同长期使用、经营、管理的财产
  • E.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11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适用范围包括(  )。

  • A.国家机关用地
  • B.军事用地
  • C.农业用地
  • D.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城市公益事业用地
  • E.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水利、交通等项目用地
12

根据有关担保法的规定,用以下(  )财产设立抵押时,必须办理登记。

  • A.电脑 
  • B.林木
  • C.企业的设备
  • D.船舶
  • E.电视
13

以下内容中属于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的是(  )。

  • A.起诉 
  • B.其他障碍
  • C.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 D.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 E.不可抗力
14

以下物权中,属于应经登记的物权的是(  )。

  • A.房屋抵押权
  • B.土地所有权
  • C.法定抵押权
  • D.航空器
  • E.法定地上权
15

在以下行为中,适用于代理的是(  )。

  • A.代理订货
  • B.代理专利申请
  • C.代人保管物品
  • D.代理税款缴纳
  • E.代人照看房屋
16

判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从事的行为是否与其智力、年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不能依据 (  )进行。

  • A.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
  • B.本人的智力或精神状况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其行为后果
  • C.行为涉及的财产数额
  • D.行为的方式
  • E.行为的目的
17

在《民法通则》中对民事法律行为特殊书面形式的规定包括( )。

  • A.公开形式
  • B.公告形式
  • C.鉴证形式
  • D.审核登记形式
  • E.签订形式
18

以下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是(  )。

  • A.行为
  • B.事件
  • C.内容
  • D.形式
  • E.客体
19

以下内容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

  • A.禁止权利滥用
  • B.公序良俗
  • C.公平
  • D.公正
  • E.等价有偿
20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人身自由予以赔偿时,每日的赔偿金按照(  )计算。

  • A.上年度职工的日平均工资
  • B.上季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 C.上月日平均工资
  • D.受害者所在单位职工日平均工资
21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  )的权利。

  • A.占有
  • B.处分
  • C.收益
  • D.转移
  • E.使用
23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复议机构,应当设在(  )。

  • A.政府监察机构内
  • B.政府行政机关内
  • C.政府司法机构内
  • D.政府法制工作机关内
24

在我国《国家赔偿法》中,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  )。

  • A.赔礼道歉
  • B.恢复原状
  • C.返还财产
  • D.金钱赔偿
25

行政复议参加人中不包括(  )。

  • A.申请人
  • B.执法人员
  • C.被申请人
  • D.第三人
26

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对某类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没有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当事人(  )。

  • A.可直接上诉
  • B.不能提起诉讼
  • C.可以选择复议或者诉讼,如果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还可以提起诉讼
  • D.先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可以起诉
28

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举证时间是在(  )。

  • A.第一审庭审结束后
  • B.第二审庭审结束之后
  • C.第一审庭审结束前
  • D.第二审庭审结束之前
29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这两种处理行政争议的途径在(  )方面是相同的。

  • A.审查范围
  • B.审查对象
  • C.审查目的
  • D.审查结果
30

行政复议行为的性质是(  )。

  • A.行政行为
  • B.行政裁决行为
  • C.行政司法行为
  • D.诉讼行为
31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  )。

  • A.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 B.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 C.该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D.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3

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不服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但(  )情况除外。

  • A.司法行为
  • B.合同履行权
  • C.行政机关对土地、水流、山岭等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
  • D.居间行为
34

根据不同的行政职能标准,行政程序可分为(  )。

  • A.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司法程序
  • B.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
  • C.抽象行政行为程序和具体行政行为程序
  • D.意定行政程序和法定行政程序
37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 A.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 B.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 C.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 D.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38

在行政处罚种类中的警告仅仅是(  )。

  • A.剥夺权利的处罚
  • B.限制权利的处罚
  • C.科以义务的处罚
  • D.影响声誉的处罚
41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特征的是(  )。

  • A.从属法律性
  • B.单方意志性
  • C.双方意志性
  • D.效力先定性
42

《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  )自己的义务。

  • A.全面履行
  • B.协作履行
  • C.认真履行
  • D.诚实履行
43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当事人是(  )。

  • A.事业组织
  • B.行政主体
  • C.中央政府
  • D.行政组织
44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可认为是(  )。

  • A.既是该社会组织的行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 B.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 C.该社会组织的行为
  • D.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45

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是(  )的产生。

  • A.行政国家
  • B.宪法
  • C.行政机构
  • D.法治国家
46

在《合同法》的规定中,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而不能正常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  )。

  • A.不可减轻其全部或部分责任
  • B.不可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
  • C.可以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
  • D.可以减轻其全部或部分责任
47

在我国《合同法》中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可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  )。

  • A.赔偿金 
  • B.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 C.折价赔偿
  • D.请有关部门判定
48

合同的实际履行是指按照合同规定的(  )来履行。

  • A.招标方案
  • B.定金
  • C.价款
  • D.标的
49

合同一方当事人分立为两个独立法人,原法人签订的合同将(  )。

  • A.无效停止 
  • B.自然终止
  • C.继续有效,由分立法人继承权利和义务
  • D.单方无效
50

我国《合同法》规定,凡发生下列(  )情况的,允许解除合同。

  • A.法定代表人死亡
  • B.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C.合同双方发生矛盾
  • D.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公民死亡或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法人终止
53

要约人如果认为发出的要约内容对自己的利益不利,希望使发出的要约不生效,《合同法》规定构成要约撤回的条件是撤回通知( )。

  • A.应在受要约人做出承诺以前到达对方 
  • B.应在不迟于对方收到要约的时间到达对方
  • C.应在对方承诺到达要约人以前到达对方
  • D.发出和到达时间不受限制
54

以下不属于《合同法》调整范围的是(  )。

  • A.委托合同
  • B.技术合同
  • C.买卖合同
  • D.监护合同
55

下列关于要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要约是相约会面
  • B.要约与要约邀请是同一含义
  • C.要约的内容不须具体确定
  • D.要约应表明相对人承诺即受其拘束
56

在以下选项中,绝对不能作为合同当事人的是(  )。

  • A.某合伙公司
  • B.某县人民政府
  • C.某高校法律系
  • D.某12岁儿童
57

以下关于留置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留置权具有从属性
  • B.留置权是约定担保物权
  • C.留置权是自物权 
  • D.留置权是土地担保物权
58

在下列物权中,属于担保物权的是(  )。

  • A.典权
  • B.留置权
  • C.土地使用权
  • D.土地承包权
59

在以下财产中,属于典权客体的是(  )。

  • A.家具
  • B.房子
  • C.电视机
  • D.汽车
60

在以下财产所有权取得方法中,属于继受取得的是(  )。

  • A.添附
  • B.继承
  • C.创造
  • D.拾得遗失物
61

根据我国有关土地法律规定,下列关于土地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宅基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 C.城市市区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 D.自留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62

以下内容不属于收益行为的是(  )。

  • A.挤取牛奶 
  • B.采摘枣树上的枣
  • C.政府机关的工资奖金
  • D.股民通过买卖股票获取股息
63

相邻关系是指(  )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A.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连的不动产
  • B.动产
  • C.两个以上相互毗邻动产 
  • D.一个不动产
64

根据物权有无从属性,可将物权分为(  )。

  • A.自物权和他物权 
  • B.主物权和从物权
  •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 D.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65

依据《民法通则》规定,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将在法律上引起(  )。

  • A.诉讼时效的中止
  • B.诉讼时效的延长
  • C.诉讼时效的中断 
  • D.诉讼时效的改变
67

以下行为中不能代理的是(  )。

  • A.行使追偿权
  • B.签订买卖合同
  • C.工作
  • D.起诉
69

在以下形式中,(  )一般适用于即时结清、小额交易的行为。

  • A.书面形式
  • B.沉默形式
  • C.口头形式
  • D.推定形式
71

以下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行为
  • B.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的行为
  • C.通过当事人追认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 D.通过享有权利的第三人追认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74

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  )称为民事法律事实构成。

  • A.发生的民事法律事实
  • B.变更的民事法律事实
  • C.消灭的民事法律事实
  • D.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几个民事法律事实的总和
75

以下关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被政府剥夺
  • B.公民个人可以放弃
  • C.随着公民的死亡而终止
  • D.可因精神疾病而丧失
76

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误的是(  )。

  •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资格或能力
77

下列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  )。

  • A.天上的星球
  • B.阳光
  • C.雨露
  • D.电力
79

现代民法的基础是(  )。

  • A.万民法
  • B.市民法
  • C.罗马法
  • D.瑞土法
80

(  )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的原则。

  • A.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
  • B.甲拒绝接受乙遗赠给其一台电视的行为
  • C.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举办舞会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
  • D.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