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模拟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单独提出赔偿请求通常适用于(   )。

  • A.争议双方对行使职权行为的合法性有争议,但对行政赔偿问题已达成协议
  • B.行使职权的行为已经被复议机关确认为违法或已经被撤销、变更,但复议机关并未对行政赔偿问题作出裁决,或受害人对复议机关的赔偿裁决不服的
  • C.行使职权的行为已被法院判决确认为违法,或已被法院判决撤销,判决生效后,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的
  • D.行使职权的行为为终局裁决机关所为,该行为的合法性已不得争议,受害人对于赔偿仍有异议的
  • E.受害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事实行为提出赔偿请求,而无意对该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的
2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有(   )。

  • A.权责一致原则
  • B.公正、公开原则
  • C.强制原则
  • D.参与原则
  • E.效率原则
3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等。

  • A.通报批评
  • B.履行职务
  • C.纠正不当
  • D.行政赔偿
  • E.罢免
4

对人身的强制执行方式有(   )。

  • A.强制拘留
  • B.强制传唤
  • C.强制履行
  • D.遣送出境
  • E.强制处罚
5

一般来说,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   )。

  • A.听证合法
  • B.主体合法
  • C.内容合法
  • D.变更合法
  • E.程序合法
7

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的特征有(   )。

  • A.损害赔偿责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 B.损害赔偿是一种违约责任
  • C.损害赔偿责任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 
  • D.损害赔偿责任具有强制性
  • E.损害赔偿的范围原则上以当事人的实际损失为限
8

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有(   )。

  • A.行政法没有完整、统一的法典
  • B.行政法在局部领域内形成了统一的法典
  • C.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 D.行政法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内容非常丰富
  • E.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相交织并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9

全面履行是指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全面、适当地履行。其具体要求有(   )。

  • A.履行主体适当
  • B.履行标的适当
  • C.履行内容适当
  • D.履行期限适当
  • E.履行地点和方式适当
10

一般而言,合同内容的变更可以在下列(  )方面进行。

  • A.合同标的变更
  • B.标的物数量的增减
  • C.标的物品质的改变
  • D.价款或酬金的增减
  • E.合同双方主体的变更
11

担保物权的特征有(   )。

  • A.具有强制性
  • B.具有价值权性
  • C.具有从属性
  • D.具有不可分性
  • E.具有物上代位性
12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应当负缔约过失责任。

  •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 B.提前单方解除合同
  • C.违反保密义务 
  • D.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
  • E.故意隐瞒与缔约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13

宅基地使用权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主要体现在(   )。

  • A.为建造住宅而对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享有长期占有权
  • B.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宅基地
  • C.有权在宅基地空闲处建造其他建筑物和设施,从事种植并收取其利益
  • D.依法转让房屋所有权时一并转让宅基地使用权
  • E.因国家或集体的规划致宅基地变更而使宅基地使用人遭受损失的,宅基地使用人有权获得赔偿
14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大体上有(   )等模式。

  • A.物权形式主义
  • B.意思主义
  • C.债权形式主义
  • D.要式主义
  • E.行政主义
15

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

  • A.人格权与身份权
  • B.依法律规定不得适用时效取得的权利
  • C.变更权与诉讼权
  • D.基于身份关系而发生的专属财产权
  • E.以主权利为前提的从权利
16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是指一般法律行为所共同具备的生效要件,它包括(  )。

  • A.主体合格
  • B.内容合法
  • C.意思表示真实
  • D.程序合法
  • E.变更合法
17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应当具备的构成要件有(   )。

  • A.有一定的法定抗辩事由
  • B.必须是从事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作业
  • C.必须要有损害后果,即人身或者财产上的损害
  • D.高度危险作业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 E.没有法定抗辩事由
18

法人终止的原因主要有(   )。

  • A.依法被撤销 
  • B.解散
  • C.依法宣告破产
  • D.宣告失踪
  • E.国家社会经济发生重大调整
19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有(   )等特征。

  • A.与主体不可分割
  • B.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
  • C.当事人主体平等
  • D.等价有偿
  • E.以特定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具有财产性质
20

按照权利形成的特点,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

  • A.支配权
  • B.原权
  • C.请求权
  • D.救济权
  • E.形成权
28

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   )而产生的。

  • A.代理权
  • B.担保权
  • C.监护权
  • D.用益物权
32

行政复议是以(   )为处理对象的行为。

  • A.行政赔偿
  • B.行政争议
  • C.行政行为
  • D.行政责任
34

(   )适用于抽象行政行为领域。

  • A.情报公开制度
  • B.行政过程和行政决定公开制度
  • C.听证制度
  • D.职能分离制度
35

下列不属于听证制度形式的是(   )。

  • A.公听
  • B.陈述
  • C.听讯
  • D.旁听
38

行政处罚的(   )是一般程序中的特别程序。

  • A.复议程序
  • B.简易程序
  • C.行政程序
  • D.听证程序
40

抽象行政行为最普通的生效方式是(   )。

  • A.公布生效
  • B.附期限生效
  • C.附条件生效
  • D.即时生效
42

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实施的,带有(   )。

  • A.客观性
  • B.裁量性
  • C.单方意志性
  • D.强制性
44

(   )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 A.行政主体  
  • B.行政机关
  • C.行政组织
  • D.行政单位
45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 A.民事关系
  • B.行政关系
  • C.政治关系 
  • D.法律关系
47

(   )是指当事人一方在违反合同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违约金。

  • A.赔偿性违约金
  • B.违约性赔偿金
  • C.违约性罚款
  • D.惩罚性违约金
48

(   )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期限届满前的违约行为。

  • A.预期违约
  • B.实际违约
  • C.法定违约
  • D.期间违约
52

(   )是一方当事人违反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的责任。

  • A.违约责任
  • B.过失责任
  • C.缔约过失责任
  • D.赔偿责任
54

(   )是指合同主体的变更。

  • A.合同转让
  • B.合同解除
  • C.合同撤销
  • D.合同终止
59

抵押权因(   )消灭而消灭。

  • A.典权
  • B.物权
  • C.所有权
  • D.债权
62

根据(   ),可以将定限物权划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A.物权有无从属性 
  • B.标的物种类的不同
  • C.标的物的支配范围
  • D.对标的物进行支配的内容的不同
67

无权代理的本质特征是(   )。

  • A.行为人以他人的名义独立对第三人为意思表示
  • B.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 C.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
  • D.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是不确定的,并非绝对不能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
72

(   )是指只有当事人一方负有义务,而他方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的法律行为。

  • A.单务法律行为
  • B.双务法律行为
  • C.诺成法律行为
  • D.实践法律行为
78

(   )是保障市场体制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 A.民法
  • B.合同法
  • C.行政法
  • D.担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