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策划
- B.出让
- C.招标
- D.转让
- E.拍卖
- A.中线点设计坐标
- B.控制点点之记
- C.线性工程占地宽度表
- D.控制点坐标成果
- E.各类曲线元素
- A.土地权属界线
- B.位置
- C.界址点坐标
- D.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
- E.面积
- A.地籍档案管理
- B.土地统计
- C.地籍测量
- D.地籍信息管理
- E.土地登记
- A.空间定位数据
- B.坐标属性数据
- C.空间特征数据
- D.时间属性数据
- E.专题属性数据
- A.50Cm×50Cm
- B.45Cm×45Cm
- C.40Cm×40Cm
- D.50Cm×40Cm
- E.60Cm×50Cm
- A.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着质的区别
- B.权属调查工作主要是定性的
- C.权属调查是技术性工作
- D.地籍测量是行政性工作
- E.地籍测量工作主要是定量的
- A.作业队专检
- B.作业人员自检
- C.作业组互检
- D.市级验收
- E.省级验收
- A.界址点线
- B.宗地位置
- C.宗地形状
- D.行政界线
- E.相邻宗地关系
- A.界址点点位检测
- B.控制点精度检测
- C.地籍图图面精度检测
- D.界址点问距检测
- E.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检测
- A.精确地测量界址点的坐标
- B.检测界址点的精度
- C.检测原控制点的精度
- D.精确地测算宗地面积
- E.精确地测量控制点的点位
- A.实丈边长
- B.解析反算边长
- C.折中求算边长
- D.预测边长
- E.估算边长
- A.DB2
- B.ORACLE
- C.XBASE
- D.INFOMIX
- E.SQL SERVER
- A.20-1
- B.20-3
- C.23
- D.21
- E.22
- A.截距法放样数据
- B.长度交会法放样数据
- C.极坐标法放样数据
- D.直角坐标法放样数据
- E.侧边交会法放样数据
- A.调查确定研究区域内每一块土地的权属
- B.调查确定研究区域内每一块土地的用途
- C.调查确定研究区域内每一块土地的质量
- D.调查确定研究区域内每一栋房屋的建筑占地面积和楼层数
- E.调查确定研究区域内每一栋房屋的使用年期
- A.进行空间数据的制图输出
- B.提供各种方式的检索与查询功能
- C.进行数据导入导出
- D.进行投影与坐标变换
- E.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 A.地籍图
- B.土地权属界线图
- C.地形图
-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 E.土地利用现状图
- A.《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 B.《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 C.《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 D.《工程测量规范》
- E.《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 A.原宗地草图
- B.工程竣工图
- C.勘测定界图
- D.建筑施工规划图
- E.土地利用规划图
- A.权属及地类调查
- B.放样测量
- C.面积量算、汇总
- D.平面控制测量
- A.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 B.地籍界址测量
- C.地籍面积测量
- D.土壤质量测量
- A.先简单后困难
- B.远看近判
- C.实事求是
- D.先国有后集体
- A.数据
- B.叠加
- C.结构
- D.层次
- A.四到
- B.询问
- C.边走边调绘
- D.远看近判
- A.集体土地使用权
- B.承包经营权
- C.集体土地所有权
- D.土地流转的权利
- A.乡(镇)
- B.县
- C.市
- D.省
- A.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抵押文件
- B.董事会同意抵押证明
- C.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证明
- D.《房屋所有权证》
- A.0.5
- B.0.8
- C.1.0
- D.1.2
- A.±3
- B.±4
- C.±5
- D.±6
- A.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
- B.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
- C.变更调查和地类调查
- D.初始调查和权属调查
- A.调查成果检查验收
- B.充足的准备工作
- C.对权属调查数据进行多人核查
- D.外业和内业处理工作到位
- A.综合性
- B.滞后性
- C.法律性
- D.精确性
- A.变更土地登记
- B.初始土地登记
- C.土地注销登记
- D.房改房土地登记
- A.0.8mm
- B.1.0mm
- C.1.5mm
- D.1.8mm
- A.1/4
- B.1/3
- C.1/2
- D.3/4
- A.继承性原则
- B.科学性原则
- C.实用性原则
- D.开放性原则
- A.1:1000或1:2000
- B.1:500或1:1000
- C.1:1500或1:2500
- D.1:1000或1:2005
- A.混凝土或石灰界址标桩
- B.带铝帽的钢钉界址标桩
- C.带塑料套的钢筋混凝土界址标桩
- D.喷漆界址标志
- A.调查区概况
- B.经验教训的总结
- C.宗地密度
- D.地籍测量队伍情况
- A.地类代码
- B.界址线
- C.地块界线
- D.现状地物标记
- A.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
- B.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
- C.依勘丈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 D.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 A.基础图件
- B.技术方案
- C.主要图件
- D.主要依据
- A.元数据
- B.数据元
- C.数据单位
- D.数据元素
- A.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服务
- B.遵循土地构成要素的自然规律
- C.为开展土地条件调查和适宜性调查服务
- D.最佳、最有效地挖掘土地生产力
- A.省级
- B.市级
- C.地区
- D.乡级
- 47
-
界标种类不包括( )。
- A.带铝帽的钢混界址标桩
- B.混凝土界址标桩
- C.石灰界址标桩
- D.喷漆界址标志
- A.1956年黄海高程系
- B.1980年国家高程系
- C.1985年黄海高程系
- D.1985年国家高程系
- A.最小
- B.显红
- C.最大
- D.呈块状
- A.现实性
- B.延续性
- C.完整性
- D.可靠性
- A.改革性
- B.灵活性
- C.通用性
- D.适用性
- A.GPS网
- B.导线网
- C.边角网
- D.三角网
- A.法人身份证明
- B.企业营业执照
- C.指界委托书
- D.继承证明文书
- A.科学性
- B.现势性
- C.空间性
- D.时序性
- A.土地产权调查
- B.变更土地登记
- C.变更地籍测量
- D.变更利用现状调查
- A.改动
- B.调整
- C.传递
- D.复印
- A.全民
- B.政府
- C.国务院
- D.全国人大
- A.75%~85%
- B.70%~80%
- C.60%~75%
- D.50%~70%
- A.注记过密的部位可移位放大绘出
- B.应选用质量好、能长期保存的图纸绘制宗地草图
- C.数字、注记、字头一律向北书写,斜线字头垂直斜线书写
- D.宗地草图以概略比例尺,用2~4H的铅笔绘制
- A.计划
- B.执行
- C.行政
- D.反馈
- A.宗地
- B.地籍街坊
- C.图幅
- D.地籍街道
- A.归属;测量
- B.权属;测量
- C.归属;实际利用率
- D.权属;划分
- A.边长测距
- B.坐标测量
- C.数据归位
- D.边长改化
- A.C
- B.X
- C.E
- D.Z
- A.混凝土界址桩
- B.带帽钢钉界址桩
- C.木制界址桩
- D.喷漆界址桩
- A.0.05~0.1
- B.0.05~0.7
- C.0.07~0.1
- D.0.07~0.7
- A.空间调查
- B.结构调查
- C.权属调查
- D.数据调查
- A.图解法
- B.坐标法
- C.宗地法
- D.解析法
- 69
-
村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具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特征,主要考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已确定的界线内的土地有无法定的土地所有权,农林牧渔等用地承担经营的( ),以及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时的独立受偿权等。
- A.抵押权
- B.发包权
- C.地役权
- D.租赁权
- A.准确度
- B.精度
- C.偏差度
- D.坐标
- A.1<SUP>o</SUP>
- B.2<SUP>o</SUP>
- C.3<SUP>o</SUP>
- D.5<SUP>o</SUP>
- A.4.5km和30mm
- B.1km和25mm
- C.2km和20mm
- D.9km和36mm
- A.蓝晒图
- B.电子图件
- C.二底图
- D.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国土资源部
- C.国际经贸管理部门
- D.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 A.权属调查
- B.综合调绘
- C.地类调查
- D.野外调绘
- A.使用该宗土地的企业名称变更
- B.土地面积发生变化
- C.土地权利人住址变更
- D.土地权利人姓名变更
- A.符合国有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 B.符合创新的原则
- C.符合对用地审批的法律原则
- D.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具备的综合性原则
- A.环
- B.节
- C.点
- D.闭合路线
- A.O.5mm
- B.1mm
- C.1.5mm
- D.2mm
- A.城市规划部门
-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户籍部门
- D.工商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