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继续履行合同
- B.仅限对直接损失的赔偿
- C.采取补救措施实现合同目的
- D.赔礼道歉
- E.对损失的赔偿有时可高于最高损失的限度
- A.国有土地出让决定书
- B.建设用地批准书
-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D.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全部缴纳完毕的凭证
- E.有关税费的交纳凭证及其他证明文件
- A.登记要件主义
- B.登记的公示主义
- C.登记的对抗主义
- D.登记的对抗要件主义
- E.登记的生效要件主义
- A.保障广大权利人的所有财产权利
- B.维护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C.维护了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 D.维护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
- E.有效地保护了耕地
- A. 建立健全的出让用地公示制度
- B. 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协议出让行为
- C.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 D.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 E.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
- A.《不动产登记法》
- B.《土地登记法》
- C.《不动产登记法施行令》
- D.《地产管理法》
- E.《土地法》
- A.土地登记机关颁发的权利证书
- B.政府批地文件
- C.土地交换协议书
- D.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权属证明
- E.名称变更证明文件
- A.美国
- B.英国
- C.中国香港
- D.德国
- E.新加坡
- A.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 B.保护土地权利人使用权的前提和基础
- C.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是土地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土地登记资料的公开查询,依照《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的规定执行
- E.《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详细规定了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的范围、类型、程序、方式
- A.了解土地权属纠纷情况,代写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申请书
- B.向土地登记部门提交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申请书
- C.协助土地管理部门的承办人员调查取证
- D.参与调整,起草纠纷双方达成的书面协议
- A.明确查证目标、内容
- B.收集所需资料
- C.整理和分析资料、向委托人提交分析结果
- D.以上三项都有
- A.2
- B.5
- C.15
- D.10
- A. 委托方
- B. 代理方
- C. 权属方
- D. 登记方
- A.公开土地登记结果
- B.公开土地登记依据
- C.公开土地登记程序
- D.土地登记资料可公开查询
- A. 国家土地所有权
- B. 集体土地所有权
- C. 土地使用权
- D. 土地抵押权
- 20
-
根据《土地登记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让与改组后的新设企业,该企业应当在签订作价出资(入股)合同之日起( )日内申请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 A.10
- B.20
- C.30
- D.60
- A.7
- B.10
- C.15
- D.30
- A.20
- B.30
- C.50
- D.70
- A.市、县
- B.辖区
- C.街坊
- D.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