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申请
- B.经济收入证明
- C.抵押房地产权属证明
- D.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无违法记录证明
- A.6.00%
- B.6.17%
- C.6.60%
- D.6.80%
- A.石膏板
- B.矿棉板
- C.PVC板
- D.铝合金板
- A.18.60
- B.23.60
- C.132.48
- D.137.68
- A.全部计入
- B.计入一半
- C.计人四分之一
- D.全部不计人
- A.房产分幅图
- B.房产分丘图
- C.房产分户图
- D.宗地图
- A.完好房屋
- B.基本完好房屋
- C.一般损坏房屋
- D.严重损坏房屋
- A.1
- B.2
- C.3
- D.4
- A.砖木结构
- B.砖混结构
- C.钢筋混凝土结构
- D.钢结构
- A.不计入
- B.按50%计入
- C.按80%计入
- D.按l00%计入
- A.144
- B.276
- C.324
- D.1244
- A.结构安全耐久
- B.平面布置合理
- C.交通联系方便
- D.有利于使用
- A.平开窗
- B.横式立旋窗
- C.推拉窗
- D.固定窗
- A.直接供水方式
- B.设置水箱的供水方式
- C.设置水泵、水池供水方式
- D.分区、分压供水方式
- A.土地使用权因土地灭失而终止
- B.因土地使用者的转让而终止
- C.因土地使用者的抛弃而终止
- D.因土地使用者的出租而终止
- E.因土地使用者的抵押而终止
-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 D.新闻、媒体曝光批评
-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A.张某转让其房屋后应办理的登记
- B.房屋灭失后,原所有权人应办理的登记
- C.他项权利终止应办理的登记
- D.土地使用届满,房屋所有权由国家收回应办理的登记
- E.设定抵押权应办理的登记
- A.土地承包经营权
- B.地役权
- C.建设用地使用权
- D.抵押权
- E.宅基地使用权
- A.墙体保温隔热
- B.楼板不漏水
- C.不会倒塌
- D.没有严重污染
- E.建筑高度符合规划要求
- A.部分房屋拆除
- B.法人名称改变
- C.交换房屋
- D.继承房屋
- E.赠与房屋
- A.登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护交易安全
- B.办理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
- C.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包括统一登记时间、范围、机构和办法
- D.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碍的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发生效力
- E.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 A.面层
- B.找平层
- C.垫层
- D.防潮层
- E.基层
- A.权属有争议的
- B.共有房地产,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 C.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 D.司法机关依法查封限制转移的
- E.未依法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书的
- A.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 B.私立学校所有的办公楼
- C.已出租的房地产
- D.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
- E.被依法查封的房地产
- A.住宅用地
- B.居住区道路用地
- C.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D.代征城市道路用地
- E.代征城市绿地
- A.依法办理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业务,防范风险
- B.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明细账,记载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等情况
- C.将住房公积金余额用于购买国债,增加收入
- D.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
- E.编制住房公积金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费用年度预决算
- A.无权属证明
- B.产权人暂时未归
- C.产权人下落不明
- D.因产权关系正在诉讼
- E.暂时无法确定产权的合法所有人
- A.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B.城市、镇的发展布局
- C.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
- D.水源地和水系
- E.综合交通体系
- A.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B.国务院发布的房地产方面的行政法规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
- D.行政规章
- E.地方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A.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 B.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 C.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 D.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 E.房屋买卖合同自登记之日生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 A.查验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
- B.审查申请人提供的评估报告
- C.就登记有关事项询问当事人
- D.必要时对被登记房屋进行实地查看
- E.及时登记有关事项
- A.登记的目的之一是保证交易安全
- B.办理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
- C.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包括统一登记时间、范围、机构和办法
- D.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发生效力
- E.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 A.规范和法制
- B.公平和公正
- C.安全和便捷
- D.顺利和流畅
- A.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B.在中国,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C.16周岁以上不满l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D.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A.房地产咨询
- B.房地产估价
- C.房地产经纪
- D.房地产管理
- E.物业管理
- A.社会经济规划
- B.道路交通规划
- C.绿化景观规划
- D.环境卫生规划
- A.公平原则
- B.平等原则
- C.自愿原则
- D.诚信原则
- A.1.90
- B.2.00
- C.2.15
- D.2.20
- A.宗地图中应画出与该宗地相邻的道路及街巷,并注明道路和街巷的名称
- B.宗地图是用来作为该宗土地产权证书和地籍档案的正图
- C.宗地图中还应标出指北针方向,注明所选比例
- D.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关系、相邻宗地编号的分宗地籍图
- A.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指标选择、方案研究与比较、成果制作
- B.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居住对象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指标选择、方案研究与比较、成果制作
- C.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居住对象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案研究与比较、成果制作
- D.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居住对象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案研究与选择
- A.安全
- B.适用
- C.经济
- D.耐久
- A.基本完好房屋
- B.危险房屋
- C.严重损坏房屋
- D.一般损坏房屋
- A.市、县人民政府
- B.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 C.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
- D.市、县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
- A.纪念性建筑
- B.普通建筑
- C.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 D.临时性建筑
- A.1956~1965
- B.1966~1978
- C.1978~1991
- A.属地管理原则
- B.权利主权分离原则
- C.预告登记原则
- D.公平、公开原则
- A.12m
- B.24m
- C.36m
- D.48m
- A.保证国家建设用地
- B.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
- C.有偿使用土地
- D.依法征地
- A.低层住宅
- B.多层住宅
- C.中高层住宅
- D.高层住宅
-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个人所有
- 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i上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 D.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 A.有偿合同
- B.双务合同
- C.劳务合同
- D.要式合同
- A.总登记
- B.初始登记
- C.转移登记
- D.变更登记
- A.在建工程抵押可转让
- B.已经登记在建工程抵押权转让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 C.已经登记在建工程抵押权消灭的,应当申请注销登记
- D.在建工程竣工并经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后,应当申请将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转为房屋抵押权登记
- A.10元
- B.40元
- C.80元
- D.550元
- A.《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B.《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 C.《房屋登记办法》
- D.《城市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
- A.1
- B.7
- C.10
- D.30
- A.土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
- B.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 C.国有土地范围内
- D.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
- A.房屋勘察设计
- B.房地产开发经营
- C.物业管理
- D.房地产中介服务
-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C.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D.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61
-
房地产业可分为( )。
- A.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和房地产服务业
- B.房地产经纪业和房地产服务业
- C.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
- D.房地产经纪业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
- A.《物权法》
- B.《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 C.《房屋登记办法》
- D.《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
- A.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同属于第二产业
- B.现阶段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
- C.房地产业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乙方
- D.房地产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不需要很多的从业人员
- A.行政法规
- B.地方性法规
- C.行政规章
- D.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