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1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43)

  • A.rate
  • B.velocity
  • C.bandwidth
  • D.period
2

(142)

  • A.bits
  • B.frequencies
  • C.packets
  • D.messages
3

(141)

  • A.splitting
  • B.combining
  • C.packing
  • D.compacting
4

(140)

  • A.direct-sequence
  • B.discrete-sequence
  • C.duplicate-sequence
  • D.dedicate-sequence
5

(138)

  • A.HTTP
  • B.URL
  • C.HTML
  • D.TAG
7

(137)

  • A.ISDN
  • B.X.25
  • C.Frame. Relay
  • D.ATM
8

(136)

  • A.OSPF
  • B.RIP
  • C.RARP
  • D.BGP
9

(135)

  • A.4B/SB
  • B.CRC
  • C.Manchester Code
  • D.Huffman Code
11

(133)

  • A.引用
  • B.数据成员
  • C.成员函数
  • D.继承
12

(132)

  • A.类型
  • B.抽象
  • C.类
  • D.数组
13

(131)

  • A.模块
  • B.对象
  • C.结构
  • D.类
14

(130)

  • A.通信速度的差别
  • B.机器间的耦合程度的差别
  • C.机器数量的差别
  • D.运行速度的差别
16

(127)

  • A.1
  • B.2
  • C.3
  • D.4
17

(128)

  • A.五连接
  • B.虚拟
  • C.临时
  • D.永久
18

(126)

  • A.5
  • B.3
  • C.2
  • D.1
19

(125)

  • A.ADSL
  • B.HDSL
  • C.VDSL
  • D.RADSL
21

(122)

  • A.route
  • B.routed
  • C.rip
  • D.gate
22

(123)

  • A./dev/routed.conf
  • B./dev/gated.conf
  • C./etc/routed.conf
  • D./etc/gated.conf
23

(121)

  • A./etc/autoexec
  • B./dev/autoexec
  • C./etc/rc.d/rcinet1和/etc/rc.d/rc.inet2
  • D./ete/rc.inet1和/etc/rc.inet2
25

(120)

  • A./etc/networks
  • B./dev/network
  • C./etc/gateways
  • D./etc/hosts
26

(117)

  • A.用户
  • B.加密
  • C.认证
  • D.加密和认证信息
27

(118)

  • A.3层
  • B.3~7层
  • C.4层
  • D.7层
28

(116)

  • A.数据
  • B.用户
  • C.口令
  • D.团体
29

(115)

  • A.集中式
  • B.上下级
  • C.分布式
  • D.松散式
31

(112)

  • A.选择性访问控制
  • B.强制性访问控制
  • C.入侵检测
  • D.隐蔽服务
32

(113)

  • A.黄色
  • B.蓝色
  • C.橙色
  • D.紫色
33

(111)

  • A.数据加密
  • B.构筑防火墙
  • C.补丁程序
  • D.系统审计
34

(110)

  • A.A
  • B.B1
  • C.B2
  • D.B3
36

(107)

  • A.FTAM
  • B.TFTP
  • C.Telent
  • D.NVT
37

(108)

  • A.速度快
  • B.安全
  • C.代码占用内存小
  • D.不占内存
38

(106)

  • A.0
  • B.1
  • C.2
  • D.3
39

(105)

  • A.8080
  • B.80
  • C.25
  • D.21
41

(103)

  • A.转发
  • B.路由
  • C.线路交换
  • D.直通
42

(102)

  • A.MAC
  • B.IP
  • C.VLAN ID
  • D.端口
43

(101)

  • A.VLAN ID
  • B.端口
  • C.虚电路
  • D.信元
44

(100)

  • A.三层交换
  • B.通信交换
  • C.信元交换
  • D.线路交换
46

(98)

  • A.封装
  • B.转换
  • C.适配
  • D.局网仿真
47

(97)

  • A.虚拟连接
  • B.电路
  • C.无连接
  • D.存储转发
48

(96)

  • A.全0
  • B.全1
  • C.OAM
  • D.SONET
49

(95)

  • A.丢掉错误的信元
  • B.通知发送方
  • C.对丢掉后来的信元
  • D.丢掉CLP为1的信元
51

(93)

  • A.收发双方对信道进行预约
  • B.不对信道进行预约
  • C.接收数据的站对信道进行预约
  • D.发送数据的站对信道进行预约
52

(92)

  • A.PIFS
  • B.DIFS
  • C.CIFS
  • D.SIFS
53

(91)

  • A.集中控制
  • B.分散控制
  • C.争用服务
  • D.随机服务
54

(90)

  • A.各站发送前先监听信道忙
  • B.信道从忙转为空闲时,各站要执行退避算法
  • C.发生冲突时执行退避算法
  • D.发生冲突时发出加强信号
55

(88)

  • A.开始速度慢
  • B.窗口大小增加的慢
  • C.窗口线性增加
  • D.超时时,发送窗口为1
57

(87)

  • A.初始设置时间
  • B.协商的时间
  • C.历史延迟和最新获得的延迟
  • D.随机产生
58

(85)

  • A.IP层不可靠
  • B.IP层的传输延迟不定
  • C.TCP协议是可靠协议
  • D.TCP要提供可靠服务
59

(86)

  • A.固定时间
  • B.协商时间
  • C.动态调整
  • D.定期变化
61

(83)

  • A.提供多个功能
  • B.传输固定信号
  • C.提供某个特定功能
  • D.任意设定功能
62

(82)

  • A.RS-449
  • B.RS-423
  • C.X.75
  • D.X.21bis
63

(81)

  • A.Modem和计算机
  • B.Modem和电话线
  • C.计算机和数字化端接设备
  • D.计算机和电话线
64

(80)

  • A.冗余可靠
  • B.抗干扰能力增强
  • C.传输速率高
  • D.可并行传输信号
66

(78)

  • A.IP
  • B.TCP
  • C.SNMP
  • D.SMTP
67

(77)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高层
68

(76)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高层
69

(75)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高层
71

(73)

  • A.直接访问
  • B.不能访问
  • C.需要经过网关进行地址转换
  • D.需要路由器允许
72

(72)

  • A.ip route 0.0.0.0 255.255.255.255 192.168.3.1
  • B.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2.2
  • C.ip route 0.0.0.0 255.255.255.255 192.168.2.2
  • D.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3.1
74

(70)

  • A.0000:0000:0000:0000:0000:FFFF:1234:1180
  • B.0000:0000:0000:1111:1111:FFFF:1234:1180
  • C.0000:0000:FFFF:FFFF:FFFF:FFFF:1234:1180
  • D.FFFF:FFFF:FFFF:FFFF:FFFF:FFFF:1234:1180
76

(68)

  • A.62
  • B.64
  • C.124
  • D.128
78

(66)

  • A.组织单元
  • B.站点
  • C.操作主机
  • D.多主域复制
80

(64)

  • A.ATM适配层
  • B.ATM层
  • C.AAL层
  • D.物理层
81

(62)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f/db0983e027e0ac91c7143aa47a6760.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8e/f74bc4992ab2cce8d3341f7d64ccb0.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d/12a9c2d5518fae12a8479af8f193de.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d/25112dd14f95027d519ebca5ba52f5.jpg">
84

(60)

  • A.类T的对象可以访问F1、F2和F3
  • B.类T的对象可以访问F2和F3,但不能访问F1
  • C.类T的成员可以访问F2和F3,但不能访问F1
  • D.类T的成员不能访问F1、F2和F3
87

(58)

  • A.2
  • B.4
  • C.8
  • D.16
88

用路由器可把一个网络分成一个个网段,这样做的好处是(65)。

  • A.网络中不再有广播帧通信
  • B.路由器可以对分组进行过滤
  • C.路由器可以减少传输延迟
  • D.路由器比交换机更有效率
91

Windows 2003操作系统中,域用户信息存储于(62)中。

  • A.本地数据库
  • B.活动目录
  • C.SAM数据库
  • D.域控制器
95

在静态路由配置中,对于关键字reject和blackhole叙述正确的是(58)。

  • A.当到某一目的地的静态路由为“reject”属性时,任何去往该目的地的IP报文都被丢弃,并通知源主机目的地为不可达
  • B.当到某一目的地的静态路由为“blackhole”属性时,任何去往该目的地的IP报文都将被丢弃,通知源主机目的地为不可达
  • C.发往blackhole路由的报文被丢弃,发往reject路由的报文不被丢弃
  • D.发往reject路由的报文被丢弃,发往blackhole路由的报文不被丢弃
96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list 109 deny ip 10.1.10.10 0.0.255.255 any eq 80的含义是(56)。

  • A.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到10.1.10.10主机的telnet访问
  • B.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到10.1.0.0/16网段的WWW访问
  • C.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从10.1.0.0/16网段来的WWW访问
  • D.规则序列号是109,禁止从10.1.10.10主机来的rlogin访问
97

以下配置默认路由的命令正确的是(57)。

  • A.ip route 0.0.0.0 0.0.0.0 172.16.10.1
  • B.ip router 0.0.0.0 0.0.0.0 172.16.10.1
  • C.ip router 0.0.0.0 0.0.0.0 172.16.10.1
  • D.ip route 0.0.0.0 255.255.255.255 172.16.10.1
98

当某路由接口运行在RIPv2广播方式时,它可接收的报文有(55)。

  • A.RIPv1广播报文和RIPv1组播报文
  • B.RIPv1组播报文和RIPv2组播报文
  • C.RIPv1广播报文和RIPv2广播报文
  • D.RIPv1广播报文和RIPv2组播报文
99

下面关于VLAN说法错误的是(53)。

  • A.可以隔离广播域
  • B.相互间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
  • C.可以限制网上的计算机互相访问的权限
  • D.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主机进行逻辑分组
100

以下哪条路由项必须手动配置?(54)。

  • A.RIP路由
  • B.直接路由
  • C.默认路由
  • D.动态路由
101

在路由器上使用(51)命令查看路由表。

  • A.display ip routing-table
  • B.show routing-table
  • C.show ip route
  • D.route print
104

从逻辑角度看,大型网络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48)。

  • A.核心层负责数据包的复杂计算
  • B.汇聚层完成MAC层过滤和网段微分
  • C.接入层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
  • D.核心交换机之间可进行Port Trunking
109

以下不属于SNMPv3引擎提供的服务是(44)。

  • A.发送和接收报文
  • B.认证和加密报文
  • C.设置和修改报文
  • D.控制对管理对象的访问
114

下列关于PGP(Pretty Good Privacy)的说法,错误的是(37)。

  • A.PGP可用于电子邮件,也可以用于文件存储
  • B.PGP不可使用IDEA对称加密算法
  • C.PGP采用了ZIP数据压缩算法
  • D.POP可选用MD5和SHA两种Hash算法
115

某公司局域网防火墙由包过滤路由器R和应用网关F组成,如图3-3所示,下面描述错误的是(34)。

  • A.计算机C能够与计算机X直接地建立端口23的TCP连接
  • B.可以限制计算机B只能访问Internet上在TCP端口80上开放的服务
  • C.可以使计算机B无法使用FTP协议从Internet上下载数据
  • D.可以限制计算机A仅能访问以“202”为前缀的IP地址
126

以下不能在Linux系统核心态下执行的指令是(22)。

  • A.设置时钟日期
  • B.屏蔽所有中断
  • C.改变存储映像图
  • D.存取某地址单元的内容
132

UDP数据报格式中,以下哪个域是可选的?(15)

  • A.源端口号
  • B.目的端口号
  • C.总长度
  • D.校验和
133

流量控制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信源、信宿双方收发速度一致的一项基本机制,实现这种机制所采取的措施有(14)。

  • A.增大接收方接收速度
  • B.减小发送方发送速度
  • C.接收方向发送方反馈信息
  • D.增加双方的缓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