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逆向测试
- 10
-
信息隐藏
- 11
-
类
- 12
-
主管信息系统(EIS)
- 13
-
系统
- A.ERP系统是理论与技术结合而成的实际管理工具
- B.ERP是一种企业管理的理念、原理和方法
- C.ERP系统的目标是帮助企业达到平衡运作
- D.ERP系统可以高效利用资源,但不能优化业务流程
- A.完善性维护
- B.纠错性维护
- C.适应性维护
- D.预防性维护
- A.16位
- B.32位
- C.64位
- D.128位
- A.自主保护
- B.系统审计
- C.安全标记
- D.访问验证
- A.可靠性
- B.可用性
- C.容错性
- D.安全性
- A.直接切换
- B.并行切换
- C.逐步切换
- D.试点过渡
- A.静态测试
- B.动态测试
- C.黑盒测试
- D.白盒测试
- A.需求分析阶段
- B.概要设计阶段
- C.详细设计阶段
- D.编码阶段
- A.功能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 B.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 C.功能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 D.功能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 A.业务流程图
- B.数据流程图
- C.IPO图
- D.控制结构图
- A.每个模块实现一个明确的功能,模块间联系紧密
- B.模块对其他模块依赖程度低,模块间联系要松散
- C.模块间仅能存在逻辑凝聚
- D.模块间存在内部联系
- A.1000
- B.800
- C.500
- D.0
- A.应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 B.应事先确定调查方法、对象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
- C.应深入沟通交流,避免先入为主
- D.应保守用户的商业机密
- A.背景图
- B.顶层数据流程图
- C.一层数据流程图
- D.低层数据流程图
- A.系统测试
- B.系统分析
- C.系统设计
- D.系统实施
- A.面向对象方法
- B.基于构件的开发
- C.快速应用开发
- D.生命周期法
- A.战略集合转移法
- B.关键成功要素法
- C.企业系统规划法
- D.情景法
- A.可行性分析通常是从技术、经济、管理和法理等角度进行分析
- B.可行性分析过程包括确定可选方案、可行性研究和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 C.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必须给出分析结论
- D.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文档必须按国家标准撰写
- A.成熟
- B.集成
- C.控制
- D.扩散
- A.职工关系的“职工姓名”
- B.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 C.设备关系的“职工号”
- D.设备关系的“设备号”
- A.层次模型
- B.网状模型
- C.关系模型
- D.面向对象模型
- A.EXIT
- B.DROP
- C.REMOVE
- D.DELETE
- A.概念模式
- B.子模式
- C.内模式
- D.外模式
- A.域完整性规则
- B.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 C.实体完整性规则
- D.参照完整性规则
- 39
-
SCM系统是指( )
- A.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 B.供应链管理系统
- 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D.决策支持系统
- A.数据集市
- B.离散数据
- C.并行数据
- D.元数据
- A.业务处理系统
- B.管理信息系统
- C.专家系统
- D.决策支持系统
- A.B2B
- B.B2C
- C.C2C
- D.C2D
- A.数据是逻辑的,是对信息的解释
- B.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
- C.数据可以有多种形式
- D.数据是信息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