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以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 B.以等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 C.以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
- D.单独建立账户体系进行核算
- E.不单独建立账户体系进行核算
- A.取消了损益类账户
- B.资产类账户按现时销售价格记账
- C.以报告期末全部净资产变现价值较前期变现价值的净增加额作为本期损益
- D.废止了传统财务会计账簿体系
- E.报表编制采用了与传统财务会计完全不同的方法
- A.会计政策变更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 B.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 C.未决诉讼
- D.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
- E.关联方交易未结算项目的金额
- A.收到的出口退税款
- B.收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
-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
- D.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E.为其他单位提供代销服务收到的款项
- A.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的费用,一般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B.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 C.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
- D.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相对于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
- E.合并方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利润表时,应包含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
- A.甲公司(W公司拥有其60%的股权)
- B.乙公司(甲公司拥有其55%的股权)
- C.丙公司(W公司拥有其30%的股权,甲公司拥有其40%的股权)
- D.丁公司(W公司拥有其20%的股权,乙公司拥有其40%的股权)
- E.戊公司(W公司拥有其50%的股权)
- A.甲公司的母公司
- B.甲公司的子公司
- C.甲公司联营企业
- D.持有甲公司2%表决权资本的刘某控股的乙公司
- E.给甲公司提供大量贷款的银行
- A.所处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相似性
- B.在不同地区的经营之间的关系
- C.与在某一特定地区经营相关的特定风险
- D.外汇管理的规定
- E.外汇风险
- A.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B.本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 C.本期发生净亏损,税法允许在未来5年内税前补亏
- D.实际发生产品售后保修费用,冲减已计提的预计负债
- E.根据预计的未来将发生的产品售后保修费用,确认预计负债
-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 B.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C.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 D.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E.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
- A.期末名义货币
- B.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
- C.期初名义货币
- D.以期初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
- A.1000万元
- B.960万元
- C.850万元
- D.750万元
- A.“管理费用—购置成本”
- B.“无形资产—商誉”
- C.“营业外收入”
- D.“营业外支出”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固定资产所收到的现金
- B.出售固定资产所收到的现金
-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
-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
- A.上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
- B.上期少计提的折旧费用
- C.本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
- D.下期少计提的折旧费用
- A.子公司依法减资支付给少数股东的现金
- B.子公司购买少数股东的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 C.子公司向少数股东出售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
- D.子公司购买少数股东发行的债券支付的现金
- A.上年度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B.本年度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C.上年度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D.本年度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A.7200元
- B.6000元
- C.4000元
- D.1200元
- A.购买日的历史成本
- B.购买日支付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
- C.购买日支付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
- D.每一购买日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 A.上市公告书
- B.招股说明书
- C.年度报告
- D.公司管理办法
- A.抵销分录有时也用于编制个别会计报表
- B.抵销分录可以记入账簿
- C.编制抵销分录是为了将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汇总
- D.编制抵销分录是用来抵销集团内部经济业务对个别报表的影响
-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组成一个单一的企业,其中一个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其他企业因合并而注销其法人资格
- 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协议合并组成一个新企业
- C.控股合并后母子公司均继续存在并经营,且相互组成一个集团
- D.通常情况下,新设合并后原有企业的股东不再是新企业的股东
- A.合并成本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资本公积
- A.25万元
- B.27万元
- C.32万元
- D.34万元
- A.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 B.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
- C.出租人出租资产的无风险利率
- D.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
- A.中期财务报告的附注应当以本中期期间为基础编制
- B.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期末为基础进行
- C.中期财务报告的附注需重复披露上年度财务报告中已经披露的信息
- D.中期财务报告的附注应披露分部的所有信息
- A.分部报告通常作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予以披露
- B.主要分部报告可以采用业务分部报告或地区分部报告的形式
- C.分部信息与企业财务报表总额不需要衔接
- D.分部负债信息不包括与企业整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 A.5000万元
- B.3000万元
- C.1000万元
- D.500万元
- A.800万元
- B.720万元
- C.640万元
- D.560万元
- A.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
- B.企业为关联方提供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000万元
- C.企业当期确认应支付职工薪酬1000万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该企业可以于当期税前扣除的部分为800万元
- D.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与会计准则一致,会计上确认预收账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