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茶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旗枪属于( )类绿茶。

  • A.长炒青;
  • B.圆炒青;
  • C.扁炒青;
  • D.蒸青。
5

平水珠茶属于( )类绿茶。

  • A.圆炒青;
  • B.长炒青;
  • C.扁炒青;
  • D.晒青。
6

龙井茶属于( )类绿茶。

  • A.长炒青;
  • B.圆炒青;
  • C.扁炒青;
  • D.蒸青。
7

洞庭碧螺春属于( )类绿茶。

  • A.长炒青;
  • B.圆炒青;
  • C.扁炒青;
  • D.蒸青。
8

( )名茶品质优异,号称“吓煞人香”。

  • A.武夷肉桂;
  • B.黄金桂;
  • C.东方美人;
  • D.洞庭碧螺春。
9

( )名茶具有“三绿透三黄”之特色。

  • A.黄山毛峰;
  • B.都匀毛尖;
  • C.望府银毫;
  • D.临海蟠毫。
10

( )名茶被誉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

  • A.铁观音;
  • B.太平猴魁;
  • C.涌溪火青;
  • D.顾渚紫笋。
11

( )茶素有“色绿、香韵、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誉。

  • A.西湖龙井;
  • B.铁观音;
  • C.黄金桂;
  • D.太平猴魁。
12

( )名茶具有“一早二奇”和“透天香”之美誉。

  • A.铁观音;
  • B.黄金桂;
  • C.肉桂;
  • D.白牡丹。
16

茶叶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为开发新产品,打开销路可采用( )策略。

  • A.同一产品多能化;
  • B.产品系列化;
  • C.名优产品多样化;
  • D.产品特殊化。
18

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名、特,优新产品的需求,应采用( )策略。

  • A.名优产品多样化;
  • B.产品系列化;
  • C.同一产品多能化;
  • D.产品组分策略。
19

汤色审评,主要从( )三方面评比。

  • A.正常色、劣变色、陈变色;
  • B.色度、亮度、混浊度;
  • C.明亮、晦暗、混浊;
  • D.金黄、橙黄、清黄。
21

香气审评,茶类香应注意区别( )。

  • 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
  • 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
  • C.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分;
  • D.地域香与附加香。
22

如要调查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态度,应采用( )市场调查法。

  • A.询问法;
  • B.观察法;
  • C.试销;
  • D.资料分析法。
23

六安瓜片主销( )。

  • A.武汉、重庆;
  • B.宁、沪、杭;
  • C.港、澳地区;
  • D.日本。
24

铁观音主销( )。

  • A.港、澳、东南亚地区和国家;
  • B.畅销国内外;
  • C.宁、杭、沪;
  • D.京、津、穗。
25

黄山毛峰名茶主销( )。

  • A.东北三省;
  • B.京、津、沪;
  • C.宁、杭、沪;
  • D.港、澳地区。
27

玉露茶主销( )。

  • A.青海、新疆;
  • B.日本;
  • C.武汉、重庆;
  • D.港、澳地区。
28

适合尝滋味的茶汤温度是( )。

  • A.35-40℃;
  • B.45-55℃;
  • C.55-60℃;
  • D.高于70℃。
29

根据舌的生理特点,舌根对( )最敏感。

  • A.鲜味;
  • B.苦味;
  • C.咸味;
  • D.酸味。
31

根据舌的生理特点,舌心对( )最敏感。

  • A.甜昧;
  • B.涩味;
  • C.咸味;
  • D.酸味。
32

冬天鼻腔粘膜干枯,嗅觉迟钝,评茶前用( )有利于提高嗅觉功能。

  • A.“滴鼻净”开窍;
  • B.用鼻通开窍;
  • C.开水熏吸;
  • D.带口罩。
33

适合嗅香气的温度是( )。

  • A.30℃;
  • B.45-55℃;
  • C.55-60℃;
  • D.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