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模拟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助听器选配中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耳印模制作项目实习带教任务包括( )。

  • A.制作耳印模前的准备工作(耳镜检查、器具消毒、位置等)
  • B.耳印模制作的规范步骤
  • C.将印模材料注入耳道、耳甲腔、耳甲艇的正确方法
  • D.耳印模取出的规范方法
  • E.耳郭或外耳道异常印模取样的操作方法
2

下列关于助听器使用指导实习带教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实习前,教师准备好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新包装的助听器、验配师工具箱、笔、纸等道具
  • B.实习开始时,先由教师从学员中挑选验配师和听障者的扮演者,将其组队并分配角色和任务,尽可能让每位学员都有参与机会
  • C.对于第一次配戴助听器的听障者,验配师必须从如何戴上、取下助听器开始指导,事无巨细;对于老年人,一次不可能记住这么多信息,那么验配师应该将注意事项写下来或计划定期打电话给予指导,而不是敷衍听障者让其回去自己看说明书
  • D.由教师从学员中挑选验配师和听障者的扮演者,未参与表演的学员应认真观察表演学员的指导过程,记录该过程中的可取和不足之处
  • E.由教师从学员中挑选验配师和听障者的扮演者,演示完毕时,可先让扮演者自己对表演进行评价,再让观察者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对每一组的点评和总结可作为下一组表演学员的提示
3

下列关于给声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录音给声是事先录制好测试材料,然后用放音设备播放声信号
  • B.录音给声易于建立统一的给声模式和有利于声场校准
  • C.录音给声多次测试有良好的一致性、可靠性和较高的可比性
  • D.现场监控下直接口语给声易于掌控和实施,接近生活实际,更适合于儿童
  • E.噪声下测试由于需要控制信号和噪声强度,一般采用录音给声方式
4

下列关于语音均衡式声母识别及韵母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语音均衡是指词表中语音出现的概率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相一致
  • B.语音均衡评估使用孙喜斌教授研发的“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中的韵母识别和声母识别进行
  • C.“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以幼儿“学说话”及儿童日常使用最多的词汇为文字资料,以听说复述(开放式测试)或听话识图(封闭项测试)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试
  • D.“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配有测试用CD光盘及两盘供听觉学习用的VCD,既适合于幼儿的言语测听,又适用于聋儿佩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评估
  • E.韵母识别“鼻-白-拔”中,如果让听障者找出“拔”,则“拔”为目标词,“鼻”和“白”则为陪衬词
6

在背景噪声中选择性听取测试方法中,口声言语听觉评估的工作准备包括( )。

  • A.确定参考测试点位置和测试者位置
  • B.将录音机或CD机通过外接连接于听力计
  • C.检查声级计工作状态
  • D.将声级计置于参考测试点标定口语声音强度
  • E.通过录音机或CD机给出背景环境噪声,选择适当的信噪比,背景环境噪声强度可由声级计标定后固定其音量位置
7

ASSR是目前客观测听法中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的一种。到目前为止,这种测试方法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下列选项中,包括在这些问题内的是( )。

  • A.刺激声的校准问题
  • B.对实际应用中某些现象的解释
  • C.ASSR测试结果报告
  • D.测试方法及结果判断存在差异
  • E.假反应问题
8

下列关于线路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力正常的助听器配戴者一般不会听到麦克风的线路噪声
  • B.一些在某些频率听力正常的助听器配戴者会听到麦克风的线路噪声
  • C.为了避免麦克风的线路噪声,在通道中采用麦克风噪声抑制技术
  • D.为了预防麦克风的线路噪声,可以采用智能降噪技术
  • E.采用麦克风噪声抑制技术,目的是在低强度信号获得高增益的同时,避免听到线路噪声
9

经过纯音测听项目的带教实习,要求学员能够

  • A.检查听力计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 B.能向受试者解释纯音测听注意事项
  • C.能进行气导、骨导、不舒适阈和掩蔽的操作
  • D.能通过仪器进行测试言语识别率及言语识别阈
  • E.能记录脑干电位各被形,并确定阈值和潜伏期
10

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

  • A.注意把握课程进度,提高课堂效果,积极保持和学生互动交流
  • B.注意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补充相关案例,纠正学生错误
  • C.进行案例分析时要贴近现实,并以实物为指导
  • D.进行练习时要注意指导,积极与学生沟通,并让动手能力好的学生做示范
  • E.进行讨论时言语应简单、易懂,及时回答学生提问,最好能以演示的方式解决操作中存在的疑问
12

在7个反应波中,波Ⅱ出现率低,来自于( )。

  • A.听神经颅内段
  • B.耳蜗核
  • C.外侧丘系及其核团(脑桥中上段)
  • D.下丘及外侧丘系上方
  • E.上橄榄核
13

下列关于耳声发射产生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耳声发射产生的详尽机制有代表性的耳声发射产生机制学说有两种:基底膜结构的主动反馈机制、基底膜行波的双向性
  • B.耳蜗内存在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
  • C.正反馈机制除具有放大作用外,还有利于基底膜的精细调节
  • D.基底膜行波的运行呈双向性,既可以由蜗底传向蜗顶,也可反向传回蜗底
  • E.由于基底膜机械阻抗的不均匀,当行波通过时,其能量运行在这些部位受到阻碍,部分能量可由此处发生折返,逆向传至镫骨底板,经听骨链、鼓膜传至外耳道而形成耳声发射。
14

下列选项中,属于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分类的是( )。

  • A.刺激频率诱发耳声发射(SFOAE)
  • B.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
  • C.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
  • D.电诱发耳声发射(EEOAE)
  • 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16

根据学员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助听器选配实习带教的形式可分为( )。

  • A.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形式
  • B.直观演示的教学形式
  • C.实际训练的教学形式
  • D.情境陶冶的教学形式
  • E.模拟考核的教学形式
17

下列关于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教学备课时范例挑选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范例要紧密结合实践
  • B.应选取典型的范例
  • C.应选取具有普遍性的范例
  • D.应选取易理解认识的范例
  • E.应选取有说服力的范例
18

下列关于言语可懂度指数(S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SⅡ是基于助听器个体使用者听阈和掩蔽噪声频谱而评估言语可懂度
  • B.SⅡ应用的前提是助听器采用线性信号处理方式
  • C.有的助听器之所以可采用SⅡ技术,在于慢压缩实现了言语的瞬间线性还原
  • D.计算SⅡ的关键因素是获得准确的信息,包括言语频谱水平、噪声频谱水平、个体的听力损失水平
  • E.SⅡ方式曾用于线性助听器,通过在不同频段采用不同增益调整的组合及对比,获得可以达到最大言语可懂度的最佳设置
20

印模取样实习带教的正确步骤是( )。

  • A.清洁双手,安置听障者,检耳镜,检查耳道,放置耳障,混合印模材料、注射材料,填充耳甲腔、耳甲艇,待干取出印模;再次检查印模质量,检查耳道,填写订单
  • B.清洁双手,安置听障者,检查耳道,放置耳障,混合印模材料、注射材料,填充耳甲腔、耳甲艇,待干取出印模;再次检查耳道,检查印模质量,填写订单
  • C.安置听障者,清洁双手,检耳镜和耳道,放置耳障,混合印模材料、注射材料,填充耳甲腔、耳甲艇,待干取出印模;再次检查耳道,检查印模质量,填写订单
  • D.清洁双手,检耳镜,安置听障者,放置耳障,混合印模材料、注射材料,填充耳甲腔、耳甲艇,待干取出印模;再次检查耳道,检查印模质量,填写订单
  • E.清洁双手,检耳镜,安置听障者,检查耳道,放置耳障,混合印模材料、注射材料,填充耳甲腔、耳甲艇,待干取出印模;再次检查耳道,检查印模质量,填写订单
21

关于单耳佩戴助听器与双耳佩戴助听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双耳均有听力损失,而只佩戴了一个助听器,那么在嘈杂的环境中,由于输入信号的降低就会明显感觉听不清
  • B.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充分发挥大脑听觉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双耳听觉功能,有助于在嘈杂的噪声环境中提高言语分辨率,有效地抑制背景噪声,提高言语清晰度
  • C.单耳佩戴助听器,头颅对声音的传播会有阻隔和衰减作用,产生头影效应
  • D.单耳佩戴助听器,对大于1500Hz的高频声,衰减可高达10~16dB
  • E.双耳佩戴助听器有助于确定声源位置,使方向感加强
38

下列选项中,属于短声特点的是( )。

  • A.持续时间长
  • B.频率特性好
  • C.有极性
  • D.音域宽广
  • E.振幅强
41

单音节词识别词表

  • A.共分为5组,每组5个词
  • B.共分为6组,每组5个词
  • C.共分为7组,每组5个词
  • D.共分为7组,每组6个词
  • E.共分为8组,每组6个词
42

在师生沟通的技巧中,信息沟通的内容主要是( )。

  • A.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方式的一些信息
  • B.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学习及其他与验配师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
  • C.实践教学中关于实践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
  • D.课堂教学中关于协作、情感交流及其他与验配师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
  • E.实践教学中关于协作精神、行为观念及其他与验配师实践活动有关的信息
45

( )用于综合考查听力障碍者识别日常生活中常见词的韵母、声母及声调的能力。

  • A.最小音位对比识别
  • B.单音节词识别
  • C.语音均衡式声母识别
  • D.语音均衡式韵母识别
  • E.林氏六音识别评估
49

反应波主要产生于( )与听觉有关的听神经核团,被命名为听性脑干反应。

  • A.脑干
  • B.内耳道段
  • C.颅内段
  • D.岩骨内段
  • E.中耳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