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模拟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助听器选配前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病史询问项目要求教会学员( )。

  • A.对听障者及其随同人员的前来诊断表示欢迎,并确保他们坐姿舒适,确定前来咨询和诊断的人的身份
  • B.仔细询问听障者听力下降的发生时间、自觉程度、可能原因、所有相关症状、症状的发展和变化、治疗过程和效果等
  • C.充分了解由于听力下降对听障者生活造成的影响、听障者的需求和期望等
  • D.用正确的方式与听障者沟通,掌握一些询问技巧,有效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取得听障者及其家人和朋友的信任
  • E.如果接待听障儿童,应详细询问其出生史、母亲妊娠史、家族史、发育史、药物史等
2

师生沟通技巧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 ),实现顺畅的沟通。

  • A.善于观察学生的心境和状态
  • B.善于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况
  • C.善于观察自己在与学生合作中彼此的语言(措辞)
  • D.善于观察自己在与学生合作中彼此的非语言信息(包括肢体动作、音调)
  • E.善于观察自己在与学生合作中彼此的情绪状态
3

下列关于案例分析法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第一步:开始,即阐明课程主题与要点。事先了解培训学员情况,包括知识、年龄、职位及培训需求等,并在讲课中有意提及,把授课内容以讲义的形式事先发给参加培训的学员,将培训场地布置得有吸引力,学员座位舒适,环境宜人
  • B.第一步:准备案例,根据培训目的准备案例,案例要真实,源于生活或工作,可考虑使用音像或讲义形式准备案例,准备案例分析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够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 C.第二步:案例分析,对学员进行分组,鼓励团队解决问题,引导学员阅读案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学员的互动,鼓励不同解决方案,始终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并适时进行引导
  • D.第二步:鼓励学员的参与,表扬领先讨论的小组,鼓励后进小组,鼓励学员自由表达意见,所提出的意见不必是成熟的意见,重在抛砖引玉,鼓励思维创新,创造一种自由开放的氛围,随时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展情况,回答学员问题
  • E.第三步:案例分析做完盾,检查各组案例分析的结果是否达到带教目的,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总结案例分析的结果
4

在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教学课前准备中,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把这些内容充分地讲授出来,课前必须( ),力求做到内容精炼、新颖、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 A.对教材进行通读和理解
  • B.对教材进行认真的推敲
  • C.在教材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浓缩
  • D.将收集的最新资料进行补充,使其更加充实
  • E.将实践能力贯穿到教材内容当中
6

助听器选配实习指导带教基本要求有( )。

  • A.熟悉每一位实习学员专业知识和个人背景
  • B.按照学员的人数和专业能力选择实习基地,划分实习小组
  • C.依照实习大纲要求,有效执行实习步骤
  • D.热情接待每一位学员,增强学员的慎独意识,不断提高学员专业水平
  • E.运用已有的验配经验、操作技能和理论基础,严格执行带教制度,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做到既带技术又带作风,使学员既掌握助听器验配的一般技能,又教会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听障人士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7

常用的助听器选配实习带教方法可以归纳为( )和分组讨论法。

  • A.课堂讲授法
  • B.案例分析法
  • C.角色扮演法
  • D.游戏法
  • E.示范操作法
8

诱发耳声发射项目实习带教要求有( )。

  • A.要求学员能够进行耳塞选择及放置
  • B.要求学员能测试瞬态声诱发性耳声发射
  • C.要求学员能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 D.要求学员能记录脑干电位各波形
  • E.要求学员能记录和认读诱发耳声发射的测试结果
9

关于言语识别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言语识别阈是指对某种言语检查材料聆听者能听懂50%言语信号所需的最低的言语级
  • B.在言语测听中,(hearing level of speech)表示言语信号级
  • C.计算正常被试者的言语识别阈级的平均值,即为基准言语识别阈
  • D.言语识别阈这种适应性的测试方法可避免最高和最低效应的出现,使测试结果更加可靠并能得到与P-I function曲线(强度-得分曲线,根据不同信噪比得到的言语识别得分绘制成的曲线)同样的效果,同时缩短了测试时间,满足了临床测试简便易行和高效可靠的要求
  • E.言语识别阈这种适应性的测试方法对测试材料的同质性要求较高
10

下列关于环境优化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优化器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自动地、实时地判断周围环境并进行分类
  • B.环境优化器可以优化增益补偿,提高言语理解度和佩戴舒适度
  • C.可以通过选配软件自动设置7种环境下的增益补偿
  • D.可以通过助听器验配师调整各种环境的增益设置
  • E.将安静环境、言语(轻度)、言语(强度)环境的增益略增加,目的是提高上课听讲效果,将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等后几种环境的增益略降低是为了改善聆听的舒适性
11

下列关于林氏六音测试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 A.每个目标词5次测试中有2次及以上正确,即为通过
  • B.每个目标词3次测试中有2次及以上正确,即为通过
  • C.若2次以上不通过,则应结合测听结果、助听器效果分析,判断助听器该频段是否需要调试
  • D.若3次以上不通过,则应结合测听结果、助听器效果分析,判断助听器该频段是否需要调试
  • E.若助听器已处于优化状态,则需要加强该频段语音的训练
12

在师生沟通的技巧中,情感沟通要求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个人态度调适,对双方沟通起着主要作用,其沟通技巧具体表现( )。

  • A.保持好的心情
  • B.选择好的教学方式
  • C.给予爱与关怀
  • D.保持耐心、细心的态度
  • E.保持弹性,创造幽默
13

下列选项中,关于风噪声的处理叙述正确的是( )。

  • A.面向风时,通过转头来降低风噪声的办法有一定效果
  • B.面向风时,通过不戴助听器来降低风噪声的办法有一定效果
  • C.在方向性麦克风系统中,部分助听器的处理器可以做到自动识别出风噪声
  • D.面向风时,通过调小助听器增益输出来降低风噪声的办法有一定效果
  • E.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机型较大的助听器
14

讨论教学法可分为

  • A.开放式讨论
  • B.公开式讨论
  • C.讲座式讨论
  • D.计划式讨论
  • E.辩论
15

在助听器选配后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问卷评估项目实习带教要求教会学员( )。

  • A.问卷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
  • B.评估问卷的分类(按年龄、目的、回方式等)
  • C.常用的几种调查问卷、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 D.评估问卷的使用方法
  • E.评估问卷结果的计算方法
16

TEOAE影响因素包括( )。

  • A.对侧声刺激
  • B.药物、噪声
  • C.性别差异
  • D.刺激声强度
  • E.SOAE
17

当师生双方对( )及存在认知上的差异、误区时,需要进行信息沟通。

  • A.教学内容
  • B.教学方式
  • C.专业知识
  • D.协作精神
  • E.行为观念
18

下列选项中,关于背景声中选择性听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够判断助听器编程调试的合理性
  • B.能够判断补偿效果是否达到优化
  • C.通过评估可了解听觉中枢对复杂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
  • D.选择性听取能够评价被试者配戴助听器后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对言语理解程度的听觉功能状态
  • E.为助听器进一步编程调试及听觉训练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19

下列关于操作案例——视觉强化测听实习带教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带教前,教师事先准备一个操作案例——一段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录像,可拍摄或从相关资源库获取相关内容视频
  • B.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录像中的测试过程要故意出现几处错误,因时间关系,把握在3~4处为宜,为学员准备相关记录表格,以便学员使用
  • C.培训开始时,教师首先让学员明确视觉强化测听的原理、方法和规范操作过程
  • D.教师应当让学员观看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并根据自己印象中的正确操作方法,尽可能多地找出录像上的操作错误,将错误处记录在记录表里,并提出改正的方法
  • E.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录像播放完毕后,请学员检查并公布自己记录的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
20

在助听器选配实习指导实践中,关于学员评估分析能力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课堂讲授有很强的时效性,学员的学习情况与环境的变化又往往与教师主观预拟的教学设计不尽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中随时调整控制讲授的进程
  • B.培训前应与学员充分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希望学习哪些专业技术,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带教工作
  • C.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评估和分析应因地制宜,如需分组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综合考虑分配,从而顺利达成讲授的目标
  • D.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敏锐地从学员的表情反应、提问与练习活动中,感知学员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情况与情绪感受,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
  • E.教师要善于妥善处理讲授中的偶发事件,弥补自己讲授中的失误,主导课堂教学气氛,控制讲授时间,全面完成讲授任务
21

在助听器选配后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助听听阈评估项目要求教会学员( )。

  • A.助听听阈的定义
  • B.助听听阈的取值范围
  • C.助听听阈测试的环境和设备要求
  • D.助听听阈测试的规范方法及步骤
  • E.根据助听听阈结果调节助听器参数
22

下列关于助听器功能选择实习带教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助听器功能选择实习前,培训者为每位学员准备一张硬纸板,每张纸板上写一个助听器功能,如果人数偏少,可将相近或相关联的功能写在一张纸板上
  • B.助听器功能选择实习开始时,请学员围坐成一圈,每人拿一张纸板,首先请每位学员向大家介绍自己代表的助听器功能的原理、作用和适用人群
  • C.每位学员介绍完自己代表的助听器功能的原理、作用和适用人群后,由教师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问题都是关于听障者的需求,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求学员迅速作出是否举牌的决定,如果该功能符合听障者需求,就应举牌
  • D.培训者问“听障者想要听清楚会议演讲者的声音,怎么办?”拿“方向性麦克风”的学员就应该举牌,正确加分,错误扣分
  • E.在总结助听器功能选择实习时,培训者应重申助听器功能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23

关于ABR结果在耳神经学方面的应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波,尤其是波I、波Ⅲ、波Ⅳ是否存在或消失,波幅是否有明显改变。多发性硬化症的ABR结果表现为波V幅度低于波I,波Ⅲ或波V消失。脑白质营养不良可为只出现波I
  • B.各反应波的潜伏期是否有明显延长
  • C.峰间期的改变,特别是波I~波V、波I~波Ⅲ、波Ⅲ~波V的峰间期,是否明显延长
  • D.两耳波I~波V峰间期的对比,如果两侧都记录出波I、波V,而且峰间期相差大于0.5ms即异常。当病人纯音检测正常而ABR检测潜伏期或波间期明显延长,可能有听神经瘤或脑桥小脑角肿瘤
  • E.ABR用于耳神经学方面诊断,要求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当发现有些特殊的ABR结果不易解释时,最好建议病人去医院就诊
24

在助听器选配后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语音识别项目实习带教要求教会学员

  • A.声母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 B.韵母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 C.音节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 D.音调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 E.语音识别测试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指导意义
25

在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教学的方式中,( )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

  • A.讲述教学法
  • B.探究教学法
  • C.练习教学法
  • D.讨论教学法
  • E.示范教学法
26

下列属于视觉强化测听项目实习带教任务的是

  • A.视觉强化测听适用年龄范围
  • B.选择恰当的视觉强化物和刺激方式
  • C.选择恰当的初始刺激强度
  • D.选择初始测试频率
  • E.训练受试儿童建立视觉强化测听条件化
29

调查表明,( )对户外活动由于风而导致的噪声不满意。

  • A.35%的助听器佩戴者
  • B.37%的助听器佩戴者
  • C.39%的助听器佩戴者
  • D.40%的助听器佩戴者
  • E.41%的助听器佩戴者
31

在助听器主要声学性能指标中,助听器在参考增益点时测得的电源电流为( )。

  • A.饱和声压级
  • B.满挡声增益
  • C.等效输入噪声级
  • D.谐波失真
  • E.额定电源电流
38

关于FONIX-6500/%X助听器分析仪主要特点及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 A.声音驱动信号频率:100~8000Hz
  • B.纯音:50~100dB
  • C.复合音振幅输出:<13dB
  • D.振幅:0~149dB
  • E.声压数据读取频率:100~8000Hz
39

在常用的降噪技术中,净噪系统的优势在于( ),即使在噪声的环境中,言语可懂度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A.在低强度信号中获得高增益,并且降噪
  • B.在非常嘈杂的环境,降低噪声信号的干扰
  • C.在安静或中等噪声环境中,提高言语信号
  • D.精确高效地检测到语音信号,使背景噪声的响度相应降低
  • E.精确地鉴别言语信号和噪声信号的特征和维持动态的时间常量
46

DPOAE频谱范围为( ),幅值比初始音低60dB左右。

  • A.0.5~8kHz
  • B.0.5~7kHz
  • C.0.3~8kHz
  • D.0.5~9kHz
  • E.0.5~6kHz
47

在韵母识别的4个分组中,( ) 是指将同一个小方格内的音位进行相互比较,如识别ia/ie、ua/uo等。

  • A.同一结构、不同开口
  • B.不同结构、相同开口
  • C.相同结构、相同开口
  • D.不同结构、不同开口
  • E.前鼻音与后鼻音
48

语音均衡式声母及韵母识别测试采用纸质版,包括韵母识别及声母识别( ) 测试图片。

  • A.各20组60张
  • B.各25组75张
  • C.各30组80张
  • D.各35组90张
  • E.各40组100张
49

在常用的降噪技术中,频谱法降噪技术属于( )。

  • A.净噪系统降噪技术
  • B.滤波带宽多通道降噪技术
  • C.双耳佩戴助听器提高信噪比
  • D.智能降噪技术
  • E.个性化降噪技术
50

在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教学的方式中,(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经过思考以获得知识。

  • A.讲述教学法
  • B.探究教学法
  • C.练习教学法
  • D.讨论教学法
  • E.示范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