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普洱优师云考试-初中生物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南极冰藻是南极一种复杂的藻类植物,磷虾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以磷虾为食,而磷虾下降了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 企鹅的种群密度不会随着磷虾的种群密度的下降而下降
  •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和其他生物组成了群落
  • 南极生态系统中全部的能量都来自南极冰藻所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
6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一项内容标准为“概述血液循环”。下列关于该内容知识目标的描述,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的是( )。
  • 说出血液循环的路径
  • 阐明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
  • 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大致过程
  • 分析皮下注射的药物到达肺部的路径
8
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NADPH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的
  • ATP的合成是在类囊体薄膜上
  • 所有的光合色素都能转化光能
  • 如果温度为0℃,则光合作用停止
13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则所涉及的遗传定律以及母亲的基因型是( )。
  • 基因分离定律XBXB
  • 基因分离定律XBXb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XBXB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XBXb
14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观察质壁分离时不一定使用高倍镜,因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较大
  • 观察切片时,先低倍镜后高倍镜是因为低倍镜下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
  • 低倍镜视野中右上角有一待观察目标,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进行观察
  •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用大光圈或换用凹面镜调亮
15
下列符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的叙述是( )。
  • 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 倡导过程性评价替代终结性评价
  • 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采用相同的评价策略
  • 根据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3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水是生物体内最重要溶剂
  • 植物体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伸长区
  • 细胞内结合水的比例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
  • 水是主要组成成分,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4
关于概念图教学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 让学生背诵教师提供的概念图
  • 可以用于诊断学生的错误概念
  • 概念图中包含术语、连接线和连接词
  • 在复习课上,可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一个单元的概念体系
29
家兔卵巢中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分裂
  • 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DNA的复制
  • 细胞分裂中都会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都还有性染色体
30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内分泌细胞可通过激素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 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
  •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传递至高营养级
31
异体器官移植时会发生组织器官的排斥,该排斥反应依靠细胞的识别功能。与这种功能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 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
  •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
  • 组成细胞膜的氨基酸分子
  • 组成细胞膜的胆固醇分子
32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 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33
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实验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
  • 0℃左右的低温降低酶活性,但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
  • 超过酶的最适温度,酶将因为肽键被破坏而逐渐失活
  • 从生活在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
36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 都是主体
  • 都是客体
38
关于生物学教科书及其使用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教师需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 教师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是教科书
  • 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一样,都是重要的课程纲领
  • 对于新任教师,需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顺序进行教学
39
展示学校的办学素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地方课程
  • 校本课程
  • 国家课程
  • 学科课程
40
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没有核仁的细胞将不能正常形成核糖体
  •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 细胞内的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
  • 核孔是某些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选择性通道
41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细胞周期的G1期是各个时期中耗时最短的时期
  • 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S期
  • 在G2期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 M期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44
在 Powerpoint中,下列视图模式可用于播放幻灯片的是()。
  • 大纲模式
  • 幻灯片模式
  • 幻灯片浏览模式
  • 幻灯片放映模式
53
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色盲男子产生的精子都有色盲基因
  • 色盲女子产生的卵细胞都有色盲基因
  • 色盲男子约半数体细胞中含色盲基因
  • 表现型正常的女子体细胞一定不含色盲基因
5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成熟红细胞的膜系统简单
  • 无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 胚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 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56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提出问题包括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 实施计划不包括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 得出结论就是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 学生在一次探究活动中一定要亲历以上的每个环节
57
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相似,能够吸收光能,并在光的驱动下起到质子泵的作用。质子泵可以引发质子浓度差,从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研究者用含有ADP和磷酸等物质的人工小泡开展研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B
  • 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C
  • 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D
  • 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
62
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实验分为()。
  •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 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63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病毒在侵染细胞时,其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吸附、侵入、合成、装配和释放等过程
  • 一些动物病毒在外壳外面具有包膜,包膜由蛋白质或糖蛋白构成
  • 在艾滋病病毒繁殖时,逆转录形成的DNA需要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
64
在Word中,单击“插入”选项卡下的“表格”按钮,然后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如图三所示,则( )。
  • 只能选择行数
  • 可以选择行数和列数
  • 只能选择列数
  • 只能使用表格设定的默认值
66
在Word中,如果当前文档中的文字下方出现红色波浪线,则表示该文字出现()。
  • “拼写和句法”错误
  • “句法和连接”错误
  • “拼写和语法”错误
  • “语法和连接”错误
67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 一般性发展目标
  • 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 学科学习目标
  • 情感目标
72
下列关于全球陆地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 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雨水的影响比较小
  • 苔原植被的种类以小乔木和苔藓、地衣为主
  • 荒漠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
73
下列实验材料或试剂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 )。
  • 用蒸馏水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 用斐林试剂代替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
  • 用0.14mol/LNaCl溶液代替2mol/LNaCl溶液溶解DNA
  • 用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75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 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 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