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周某,女,26岁,某市第三聋哑学校教师。1996年11月11日,第三聋哑学校以周某因个人问题影响了工作为由,口头通知其离开教学岗位。周某于1996年12月1日向所在区教委申诉,期间又于12月6日、12月17日两次向政府信访办申诉。区教委12月17日上午接区信访办电话通知后,下午派人与申请人一同去第三聋哑学校处理此事,形成“解决周某工作问题”的会议记录,并在周某的再三催问下,于1997年1月15日以“某区教委人事科”名义做出“关于第三聋哑学校周某工作问题的处理意见”。处理意见要求周某到第三聋哑学校上班,工作由学校安排,周某要服从分配和管理,上岗后单位按规定给予工资。1997年

1月29日,周某以区教委处理意见违反《市教师申诉办法》为由,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1997年3月4日,区人民政府做出复议决定,认为: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区教委对周某的申诉,应依据《市教师申诉办法》的规定予以解决。

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应当如何使用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表述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

  •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