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某产妇产后第2天,有尿急、尿痛症状,排尿时有烧灼感,体温38.2℃。对该产妇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嘱产妇多活动,少进食流质,以免增加排尿次数而刺激尿道
  • B、遵医嘱给予产妇敏感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 C、禁止给予抗痉挛、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 D、产褥期的正常反应,应继续观察病情
  • E、如患者排尿困难,应立即留置导尿管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学龄前儿童正常心率是

  • A.120~140次/分
  • B.110~130次/分
  • C.100~120次/分
  • D.80~100次/分
  • E.70~90次/分

新生儿的正常心率是

  • A.120~140次/分
  • B.110~130次/分
  • C.100~120次/分
  • D.80~100次/分
  • E.70~90次/分

婴儿正常的心率是

  • A.120~140次/分
  • B.110~130次/分
  • C.100~120次/分
  • D.80~100次/分
  • E.70~90次/分

牵涉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 A.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 B.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 C.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 D.疼痛刺激不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 E.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躯体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 A.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 B.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 C.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 D.疼痛刺激不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 E.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内脏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 A.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 B.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 C.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 D.疼痛刺激不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 E.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呈横位,心尖部分主要为

  • A.左心房
  • B.左心室
  • C.右心房
  • D.右心室
  • E.主动脉

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部分主要为

  • A.左心房
  • B.左心室
  • C.右心房
  • D.右心室
  • E.主动脉

闭合性气胸

  • A.反常呼吸
  • B.胸膜损伤后,空气进入胸膜腔,异常通道自动闭合
  • C.肺裂伤破裂处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胸膜腔而不能排出
  • D.胸壁伤口与胸膜腔相通
  • E.肺组织损伤,血液积聚于胸膜腔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 A.反常呼吸
  • B.胸膜损伤后,空气进入胸膜腔,异常通道自动闭合
  • C.肺裂伤破裂处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胸膜腔而不能排出
  • D.胸壁伤口与胸膜腔相通
  • E.肺组织损伤,血液积聚于胸膜腔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