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生物多样性公约》
- 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D.《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 E.《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 A.第三人原因
- B.受害人过错
- C.不可抗力
- D.受害人同意
- E.紧急避险
- A.企业合并、分立
- B.借款抵押
- C.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
- D.企业资产出售
- E.企业变更经营范围
S特种养殖场(以下简称“养殖场”)养殖特种鱼苗,经济效益颇高。2012年冬季开始,“养殖场”取水河道被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经市环保局监测查明“养殖场”取水河道的污染物来自位于取水河道上游的5家印染化工企业(以下简称“5企业”),“5企业”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染化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导致下游90平方公里的水域受到污染。污染区域内的河道水体,因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而丧失了工业用水、养殖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功能,并对农田灌溉构成威胁。2013年春,“养殖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强烈要求“5企业”停止排污、尽快治理,但“5企业”未予理睬。2013年4月,“养殖场”的特种鱼苗开始大量死亡,至同年9月,“养殖场”因此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9万元。事后,环保局对“5企业”的超标排污行为各罚款5000元,同时,对“养殖场”与“5企业”之间的赔偿纠纷进行调解。
(1)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2)如果养殖场对环保局作出的调解结果不服,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3)如果“5企业”否认自己应承担赔偿责任,应当提供哪些证据?
(4)对于水域污染造成的生态损害,可以采取何种救济方式?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