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下面的问题
46.陳靈公行懈而言失,泄冶曰:“陳其亡矣!吾驟諫君,君不吾聽,而愈失威儀。上之化下猶風靡草,東風則草靡而西,西風則草靡而東,在風所由而草爲之靡。是故人君之勳不可不慎也。夫樹曲木者惡得直景?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號,垂顯令之名者也。《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况其避者乎?’言出於身,加於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動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助而萬物變化。《詩》曰:慎而出話,敬而威儷,無不柔嘉。’此之也。今君不是之慎而縱恣焉,不亡必弑。”靈公聞之,以泄冶爲妖言而殺之。後果弑於徵舒。
(一)下列句中,“風”为动词,意为刮风。请分别解释“東”、“西”的意义。(2分) 東風則草靡而西。 東: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