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 B.明知对方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而与其进行合同磋商
- C.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
- D.提供与订立合同有关的虚假信息
- A.返还财产
- B.支付违约金
- C.责令停产停业
- D.罚金
- A.合同被解除
- B.债务相互抵销
- C.合同已按约履行
- D.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 A.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 B.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 C.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 D.修改公司章程
- A.商业汇票自到期日起1个月内提示付款
- B.银行汇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
- C.银行本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
- D.支票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
- A.公司在股市上收购本公司股票一批,作为奖励派发给优秀员工
- B.公司董事王某在任职期间的某一年内转让了所持本公司股份的20%
- C.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时,回购本公司的股份
- D.公司成立半年后,某发起人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卖给另一发起人
- A.张某、李某、王某任何一个有经济能力的人来偿还
- B.由承担债务比例最大的张某来偿还
- C.由承担债务比例最少的王某来偿还
- D.张某偿还5万元,李某偿还3万元,王某偿还2万元
- A.投资人的知识产权
- B.投资人的劳务
- C.投资人的土地使用权
- D.投资人家庭共有的房屋
- A.将汇票金额全部转让给甲某
- B.将汇票金额的一半转让给甲某
- C.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甲某和乙某
- D.将汇票金额转让给甲某但要求甲某不得对背书人行使追索权
- A.马某应向张某、李某说明自己的个人负债情况
- B.马某对入伙前的该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
- C.张某、李某一致同意,并与马某签订书面的入伙协议
- D.张某、李某向马某告知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 A.申请仲裁
- 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 D.申请行政复议
- A.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 B.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的利息
- C.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 D.被拒绝付款后,给持票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 A.管理人应该依法提存对其的分配额
- B.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条件未成就的,应当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 C.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条件成就的,应当将相应财产交付给债权人
- D.由管理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分配
- A.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
- B.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
- C.公司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 D.公司股本总额由1亿元减少到3000万元
- A.合营企业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收益,而合作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
- B.合营企业必须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而合作企业可以具备法人资格,也可以不具备法人资格
- C.合营企业在经营期间内外方不得先行收回投资,而合作企业在经营期间内外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行收回投资
- D.合营企业外方投资比例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而合作企业外方投资比例没有限制
- A.注册资本150万美元,投资总额200万美元
- B.注册资本300万美元,投资总额620万美元
- C.注册资本700万美元,投资总额1500万美元
- D.注册资本1500万荚元,投资总额3900万美元
- A.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B.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是合伙协议必须记载的事项
- C.合伙企业解散清算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的,需要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 D.合伙人之间约定的合伙企业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合伙人和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 A.该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 B.该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
- C.该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D.该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
- A.张某、李某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 B.张某与银行签订的流动资金贷款合同纠纷
- C.张某与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 D.张某与其任职单位的劳动合同争议
- A.某市国家税务机关
- B.某研究院
- C.某公司的子公司
- D.某市社会团体
- A.2000元以下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C.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A.100万元
- B.500万元
- C.1000万元
- D.2000万元
- A.甲公司在租赁期间不能出卖出租设备
- B.买卖合同有效,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 C.买卖合同有效,原租赁合同自买卖合同生效之日起终止
- D.买卖合同有效,原租赁合同须经丙公司同意后方继续有效
- A.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给付汇票.亡的金额
- B.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返还交易中的对价
- C.丙公司有权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要求其给付汇票上的金额
- D.丙公司应当请求甲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 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汇票
- B.甲有权要求丙返还汇票
- C.甲有权请求付款银行停止支付
- D.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万元预付款
- A.2006年6月25日之前
- B.2006年8月15日之前
- C.2006年9月15日之前
- D.2006年12月5日之前
- A.汇票债务人与出票人之间存在合同纠纷
- B.汇票债务人与持票人的前手存在抵销关系
- C.背书不连续
- D.出票人存人汇票债务人的资金不够
- A.甲上市公司的董事乙离职后第4个月,转让其所持甲公司的股票
- B.因包销购人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丙上市公司 6%股份的了证券公司,第3个月转)让其所持丙公司的股票
- C.戊上市公司的收购人,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第8个月,转让其所购股票的三分之一
- D.庚上市公司持股8%的股东,将其持有的庚公司股票在买入后4个月内卖出
- A.封闭式基金的基金份额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交易,但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得申请赎回
- B.开放式基金可以在销售机构的营业场所销售及赎回,也可以上市交易
- C.申请上市基金的基金持有人不得少于500人
- D.基金上市后发生基金合同期限届满的情形将暂停上市
- A.在债权人会议中应当设置债权人委员会
- B.债权人委员会的成员人数最多不得超过7人
- C.债权人委员会中,的债权人代表由人民法院指定
- D.债权人委员会中应当有1名债务人企业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
- A.50%
- B.60%
- C.70%
- D.80%
- A.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有约束力
- B.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无财产担保的债权人有约束力
- C.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有约束力
- D.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的保证人有约束力
- A.合作各方达成延长合作期限协议之日
- B.审批机关批准合作企业延长合作期限之日
- 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合作企业延长合作期限办理变更登记之日
- D.合作企业原合作期限届满后的次日
- A.甲律师事务所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经人民法院许可,有权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千叶公司的营业
- B.甲律师事务所有权处分千叶公司的财产
- C.甲律师事务所有权因担任管理人而获得报酬
- D.如甲律师事务所不能胜任职务,债权人会议有权罢免其管理人资格
- A.1000万美元
- B.1400万美元
- C.1750万美元
- D.2100万美元
- A.甲公司于2008年5月30日向乙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 B.甲公司于2008年5月30日向乙公司支付60万美元,2009年2月28日支付60万美元
- C.甲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向乙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 D.甲公司于2008年8月30日向乙公司支付80万美元,2009年8月30日支付40万美元
- A.不再清偿
- B.以王某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则不再清偿
- C.以王某的家庭共有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则不再清偿
- D.债权人在企业解散后5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王某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 A.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
- B.按各合伙人实际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
- C.由各合伙人协商决定
- D.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
- A.50
- B.100
- C.110
- D.105
- A.经全体股东同意,股东可以用劳动出资
- B.不按规定缴纳所认缴出资的股东,应对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C.股东在认缴出资并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不得抽回出资
- D.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须经全体股东2/3以上同意
- A.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B.缴纳罚款
- C.缴纳罚金
- D.没收财产
- A.决定由其本人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公司经理
- B.决定公司不设立监事会,仅由其亲戚张某担任公司监事
- C.决定用公司资本的一部分投资另一公司,但未作书面记载
- D.未召开任何会议,自作主张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 A.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发生变动的,应当到原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 B.公司变更名称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之日起45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 C.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自减少注册资本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90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 D.公司分立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 A.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 B.贷款担保合同争议
- C.因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
- 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
-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 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
- D.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