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买方享有现金折扣
- B.卖方提供现金折扣,而买方逾期支付
- C.卖方不提供现金折扣
- D.放弃现金折扣,在信用期内付款
- A.正确
- B.错误
- A.负债资金会增加企业资金成本
- B.一定程度的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 C.负债筹资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 D.负债资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 A.即付年金
- B.永续年金
- C.普通年金
- D.递延年金
- A.公司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 B.普通股筹资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 C.债券筹资的成本相对较低
- D.公司债券利息可以税前列支,普通股股利必须是税后支付
- A.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 B.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 C.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 D.容易产生追求短期利润的行为
- A.剩余收益
- B.投资回收期
- C.投资报酬率
- D.内部收益率
- A.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及目前的投资机会
- B.企业的再筹资能力及筹资成本
- C.企业的控制权结构
- D.通货膨胀因素等
- A.可将现金留存公司用于追加投资,同时减少筹资费用
- B.股票变现能力强,易流通,股东乐于接受
- C.可传递公司未来经营绩效的信号,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 D.便于今后配股融通更多资金和刺激股价
- A.变动成本法
- B.因素法
- C.固定成本法
- D.百分比法
- A.资金成本越低,净现值越高
- B.资金成本等于内部收益率时,净现值为零
- C.资金成本高于内部收益率时,净现值为负数
- D.资金成本越高,净现值越高
- A.对各投资中心共同使用的资产划定界限
- B.对共同发生的成本按适当的标准进行分配.
- C.各投资中心相互调剂使用的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均应计息清偿,实行有偿使用
- D.各投资中心相互调剂使用的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可以无偿使用
- A.15%.
- B.24%.
- C.无法计算
- D.1.6%.
- A.信号传递理论
- B.代理理论
- C.税收效应理论
- D.“在手之鸟”理论
- A.销售税金(营业税金)
- B.变动储存费
- C.所得税
- D.固定储存费
- A.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
- B.考虑沉没成本因素
- C.充分关注机会成本
- D.尽量利用现有会计利润数据
- A.20%.
- B.13.33%.
- C.25%.
- D.30%.
- A.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中不包括预交所得税
- B.在期末存货预算中,为了简化核算过程,可假定期末原材料存货为0
- C.在进行销售收入预算时,应该考虑增值税销项税额
- D.财务费用预算在本质上应该属于日常业务预算,但教材中将其纳入财务预算
- A.控制环境
- B.目标设定
- C.目标分解
- D.风险应对
- A.目的性原则
- B.及时性原则
- C.强制性原则
- D.协调性原则
- A.600
- B.400
- C.760
- D.210
- A.可将现金留存公司用于追加投资
- B.股东乐于接受
- C.扩大股东权益
- D.传递公司未来经营效益的信号
- A.企业所处的成长与发展阶段
- B.投资者的态度
- C.所得税税率
- D.企业获利能力的稳定情况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不一定
- A.生产预算
- B.管理费用预算
- C.销售费用预算
- D.财务费用预算
- A.30
- B.7.5
- C.17
- D.12
- A.600
- B.700
- C.800
- D.900
- A.30000
- B.40000
- C.60000
- D.120000
- A.单项资产的β系数是指可以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上全部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
-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经营杠杆系数较大的公司β系数较大
- C.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公司β系数较大
- D.若投资组合的β系数等于1,表明该组合没有市场风险
- A.投入行为的介入程度,
- B.投入的领域
- C.投资的方向
- D.投资的内容
- A.5%.
- B.4%.
- C.20%.
- D.40%.
- A.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
- B.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1-i)
- C.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 D.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 A.偿债基金系数
- B.资本回收系数
-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 D.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 A.1
- B.1.5
- C.2
- D.2.5%
- A.营运资金减少
- B.营运资金增加
- C.流动比率降低
- D.流动比率提高
- A.投资期望收益率
- B.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 C.社会实际平均收益率
- D.没有风险的均衡点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