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习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  )。

  • A.职业道德
  • B.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 C.教学设计与实施
  • D.交流与反思
6

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  )出发实施教学。

  • A.个性特点
  • B.认知特点
  • C.特殊教育需求
  • D.年龄特点
7

学校和教师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必须(  )。

  • A.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 B.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 C.管理不管理无所谓
  • D.及时清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9

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

  • A.警告、罚款
  • B.责令停止招生
  • C.撤销教师资格
  • D.吊销办学许可证
10

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是(  )。

  • A.学前教育
  • B.初等教育
  • C.中等教育
  • D.高等教育
11

教师尤其应该尊重(  )的学生。

  • A.智力发育迟缓
  • B.学业成绩不良
  • C.学习成绩优异
  • D.被孤立和拒绝
13

所谓学生发展,就要兼顾教育对学生的(  )功能。

  • A.传授知识
  • B.培养能力
  • C.学习评价
  • D.陶冶品德
14

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  )

  •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 B.学生自身是一张白纸
  • C.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 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16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 B.素质教育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 C.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 D.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18

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最早出现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19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于(  )。

  • A.白居易的《卖炭翁》
  • B.李白的《长恨歌》
  • C.李清照的《声声慢》
  • D.李商隐的《无题》
21

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

  • A.存在正相关
  • B.关系不明显
  • C.存在负相关
  • D.有利有弊
26

2007年11月10日,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  )。

  • A.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 B.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 C.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 D.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29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 A.人身自由权
  • B.人格尊严权
  • C.受教育权
  • D.隐私权
31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A.加强现代教育科学
  •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C.开展网络教育
  • D.高等学校扩招
37

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 A.诸葛亮—《诫子书》—汉
  • B.贾谊—《过秦论》—汉
  • C.韩愈—《秋声赋》—宋
  • D.王安石—《捕蛇者说》—宋
38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3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柳永,字耆卿,北宋专业词人。其人精通音律,擅长铺陈点染,“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出自他的《望海潮》
  • B.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范仲淹,在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提出了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C.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其散文平易晓畅,委婉多姿,其中一组有连续性的八篇游记,称为“永州八记”,是山水散文的珍品
  • D.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擅长史论,文笔纵横恣意,《六国论》是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