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师(中级)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与某服务对象面谈时,了解到他因为几科考试不及格,就认为自己天生很笨。如果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小张应该让服务对象(  )。

  • A.具体描述自己的言行
  • B.具体描述自己的感受
  • C.质疑自身的不合理信念
  • D.学习理性的生活方式
  • E.打破病态的家庭结构
2

社会工作者老周正在撰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总结评估报告,准备提交给政府部门。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有(  )。

  • A.理论依据与文献分析资料
  • B.实际执行过程与任务完成情况
  • C.实施效果与项目目标实现情况
  • D.此类项目实施的改进建议
  • E.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4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运作方式不断发展,正在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的社会福利行政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有(  )。

  • A.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政策实施
  • B.吸收政策对象参与政策效果评估
  • C.政府全面主导政策实施过程
  • D.政策落实采用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
  • E.讲究政策实施的科学程序和专业方法
6

社会工作者在策划项目时,一方面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资源保障的状况。为争取机构管理者支持,社会工作者在策划时还应当考虑(  )。

  • A.服务项目实现和达成目标的程度
  • B.服务项目目标是否与机构目标一致
  • C.服务项目是否符合政策要求
  • D.机构的资源是否充足可用
  • E.服务项目是否是机构所必须提供的
8

社区工作开展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在巩固阶段,目标基本达成的标志有(  )。

  • A.发现了社区居民小组的带头人
  • B.社区小组的带头人能正常地新老更替
  • C.社区居委会得到大部分居民的认同
  • D.得到辖区单位和组织的支持与赞助
  • E.初步掌握社区的地理和人口的资源情况
10

在小组工作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组员保持已经改变了的行为,并将在小组中获得的成长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此,社会工作者应该(  )。

  • A.鼓励组员积极参加模拟练习,帮助他们做好得不到支持的心理准备
  • B.肯定组员的实力,并对他们在小组中所完成的任务给予肯定
  • C.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组员依靠小组解决以后面临的困难
  • D.安排跟进聚会,提醒组员记住他们已经发生的变化,并帮助他们解决在此期间遇到的困难
  • E.寻求组员家人或其他人的支持以帮助维持组员已经发生的变化
11

某以互动模式开展的小组工作已经进入到第三次小组活动,社会上作者发现 小丁很内向,很少说话。这时,社会工作者可以(  )。

  • A.投以鼓励的眼光,等他获得勇气后再请他发言
  • B.直接给他一个问题,询问他的意见,等他回答
  • C.关注他,若他正在倾听其他组员的对话,暂时不去打扰他
  • D.鼓励其他组员积极发言,无论他们说什么都给予肯定
  • E.设计一个体验活动,请每位组员分享感受,小丁发言后及时给予鼓励
15

王某失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最近又大病一场。王某的妻子在此期间承受不住巨大压力,与王某大吵一架,夫妻关系降到冰点。最近,王某身体虽已复原,但治病花费不菲,生活陷入困境。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自己命不好,整天闭门不出,唉声叹气。如果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应该(  )。

  • A.协助王某认识到把自己的困境归于“命不好”是不理性的想法
  • B.协助王某改善与妻子的关系,寻求妻子的理解与支持
  • C.协助王某联系民政部门,获得救助帮扶服务
  • D.协助王某联系劳动部门,获得职业介绍服务
  • E.协助王某认识到每个人都要承受痛苦,痛苦的经历也是有意义的
19

社会工作者对其所在的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有(  )。

  • A.接受机构的培训和督导
  • B.管理好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
  • C.必要时将服务对象转介
  • D.不断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
  • E.促进社会福利的提升
20

社会工作者小张参加了“地震孤儿社会工作干预服务”的课题研究,并负责撰写研究报告。根据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要求,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应当是(  )。

  • A.地震孤儿社会工作干预服务对社会的重大意义
  • B.国内外关于地震孤儿社会工作干预服务的主要模式
  • C.地震孤儿社会工作干预服务的状况和效果
  • D.介绍地震孤儿社会工作干预服务的主要方法
21

与一般行政管理不同,社会工作可以从深层次上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工作具有(  )的特点。

  • A.自上而下解决问题
  • B.通过服务化解矛盾
  • C.促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
  • D.重视权力运用
  • E.人性化服务
22

实证主义方法论与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共同点是(  )。

  • A.认为社会现象自身存在一般规律
  • B.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质上包含价值倾向
  • C.注重对可直接观察的因素的研究
  • D.注重从事物的某个视角理解整体
23

某社会工作机构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足够量的本地区贫困家庭中的18岁以下青少年,进行一项旨在了解他们生活状况的定量研究。这项研究能够(  )。

  • A.深入了解所有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
  • B.深入了解个别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
  • C.对18岁以下贫困青少年的生活状况进行个别化分析
  • D.推论整个地区18岁以下贫困青少年的生活状况
26

机构督导陈明为了协助小成探索其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并加以引导,拟采用“开展话题”技巧。对此,督导陈明应(  )。

  • A.耐心地了解和关心小成的处境,共同面对小成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B.由常见事例谈起发展到特殊问题,用适当的提问来确定小成最关注的事件
  • C.对小成的处境给予回应,感同身受地表示对小成处境的了解
  • D.总结督导会谈中讨论过的事项,鼓励小成将讨论中的收获作为工作指引
27

关于社会工作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对象是弱势群体问题
  • B.社会工作研究者必须是实务工作者
  • C.个案研究方法是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有方法
  • D.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必须能直接指导社会工作
29

社会工作者小李从青少年服务组调入禁毒服务组。在一次督导会上,小李表示自己对这项服务非常陌生,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督导应首先向小李(  )。

  • A.传授与戒毒者建立关系的技巧
  • B.介绍戒毒服务项目的资源状况
  • C.强调开展戒毒服务的必要性
  • D.介绍戒毒者的心理和社交特点
32

“阳光助学基金”的资金来源于本社区中单位、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指定用于协助本社区的辍学青少年掌握一技之长。为促进组织发展,该基金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会损害组织公信力的是(  )。

  • A.每年度向捐赠人报告捐款的使用情况
  • B.定期公开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 C.组织工作人员培训以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 D.将其他社区有同样需要的青少年纳入以拓展服务
35

关于个案工作的任务中心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务中心模式的焦点是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
  • B.任务中心模式中,任务是目标,解决问题是完成任务的手段
  • C.任务中心模式的重要特征是调动改变服务对象的错误认识
  • D.所有求助对象都能成为任务中心模式的服务对象
36

某社会工作机构撰写了一个大型公益服务项目的申请书。这份申请书应包括的项目基本特征是(  )。

  • A.机构情况、主要活动、成效和预算
  • B.项目目标、实施周期、主要活动、成效和预算
  • C.项目意义、项目目标、主要活动和成效
  • D.机构使命、项目目标、主要活动和预算
37

关于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规划通常由基层管理者制订
  • B.规划应关注机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
  • C.规划主要考虑机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 D.规划时间跨度通常为一年
40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通常要与各种组织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以便协同解决社区问题。关于与组织交往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组织之间的关系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组织的形象
  • B.努力说服持不同意见的组织认同白己组织的立场
  • C.在合作过程中尽量了解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 D.避免通过中间组织与其他组织交往
41

某社区采用社区照顾模式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多种需求。下列做法中,体现整体关怀的是(  )。

  • A.为老年人提供代购服务
  • B.为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
  • C.为老年人提供辅导服务
  • D.为老年人建立支持网络
42

关于地区发展模式和社区照顾模式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关注多数居民的问题
  • B.二者都动员居民参与
  • C.二者都更重视任务目标
  • D.二者都可以帮助政府节约福利开支
44

在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遴选和评估组员时,社会工作者应注重(  )。

  • A.考虑潜在组员的来源
  • B.帮助潜在组员了解小组上作的意义与特点
  • C.考虑潜在组员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兴趣和愿望
  • D.根据小组的类型、特点及人数要求等确定组员
53

在支持性小组的下列做法中,能体现促进组员沟通互动技巧的是(  )。

  • A.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 B.专注地倾听组员的分享
  • C.鼓励组员之间给予适当回馈
  • D.非批判性地帮助组员梳理发言 3
56

关于个案管理实施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个案管理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决定服务计划
  • B.个案管理的服务评估主要是指需求评估
  • C.个案管理者的重要能力是决策能力
  • D.个案管理者运行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机构
61

关于认知行为理论运用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干预的重点应是行为训练
  • B.服务对象的问题往往是固有的,必须深入探讨其早期经历才能了解问题成因
  • C.助人过程中首先应该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行为,然后深入解决错误的认识
  • D.为了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助人过程中要实现服务对象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相结合
62

服务对象王某惧怕在公共场合说话,总感到人们会十分关注他说话中的错误,耻笑他。如果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的做法是(  )。

  • A.帮助王某认识到他的想法是幼稚的
  • B.指导王某学习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技巧
  • C.分析王某的情况是否与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
  • D.帮助王某认识到惧怕的经历也是有意义的
68

根据埃里克森对于人类发展阶段的分析,成年早期阶段面临的主要冲突是(  )。

  • A.亲密还是孤独
  • B.勤奋还是自卑
  • C.主动还是内疚
  • D.同一还是混乱
70

在精神健康机构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小林,经过长期努力,与服务对象孙某建立了信任关系。孙某在一次治疗中透露,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原因是他曾挪用过大笔公款,但此事尚未暴露,孙某请求小林为他保密。小林的正确做法是(  )。

  • A.感谢孙某的信任,答应他的请求
  • B.暂时答应孙某的请求,结案后再向有关部门报告
  • C.帮助孙某分析此事的影响,劝其自首
  • D.答应孙某的请求,面谈结束后向其单位检举
72

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社会工作者应利用专业知识,主动为服务对象进行选择和决策,以实现他们的最大利益
  • B.社会工作者要根据专业价值观对服务对象的不正确言行和价值观进行批判
  • C.接纳服务对象意味着从内心真诚地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和信仰
  • D.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
73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服务过程中得知,服务对象王某长期遭受丈夫的虐待,身心受到严重损害。小张的正确做法是(  )。

  • A.劝导王某与丈夫离婚
  • B.告知王某有关机构可以提供庇护服务
  • C.找王某丈夫谈话,对其警告
  • D.向王某丈夫单位反映情况,对其施压
74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关于服务对象自决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服务对象不愿自决时,要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其自决
  • B.自决权是服务对象应有的权利,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被限制
  • C.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不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干预
  • D.当服务对象不能自决时,代其完成自决
79

关于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是志愿者的业余活动
  • B.社会工作者是志愿者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
  • C.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必须遵守专业守则
  • D.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要求比较严格,对志愿者则没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