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性别:(1)男性(2)女性
- B.年龄:(1)24周岁及以下(2)25—34周岁(3)35—44周岁(4)45周岁及以上
- C.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前,你最希望到 就业。(1)政府(2)非营利机构(3)企业
- D.社会工作在中国已成为朝阳行业。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后。你愿意将社会工作领域作为第一选择吗?(1)愿意(2)不愿意(3)说不清
- E.获得社会工作者证书后,你最希望去 发展。(1)北京、上海或广东(2)其他省市区(3)境外
- A.倾听团体成员的表达。把握重点
- B.在讨论的每个段落总结并形成结论
- C.直接向团体成员说明和修正共同出现的错误
- D.在最方便时组织和安排督导会议
- E.联结不同观点。并作比较分析
- A.树立本机构社会形象
- B.获得赞助机构或公众的支持
- C.增进社会各界对该机构使命的了解
- D.增强残障人士的自我认同感
- E.有利于机构在良好环境下开展服务
- A.人际交往
- B.心理和行为表现
- C.家庭关系
- D.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 E.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 A.聘请注册会计师核定年度财政报告
- B.指派董事会或理事会审核年度财政报告
- C.制作每个月的财政收支报告
- D.记录每个项目每月的总收支情况’
- E.邀请机构长期志愿者审核年度财政报告
- A.联络辖区单位。建立工作关系
- B.走访居民,了解社区和家庭的基本情况
- C.联络多方人员,制定一套系统的介入计划
- D.培育居民骨干,协助成立兴趣小组
- E.举办培训班,提升居民骨干办事能力
- A.德尔菲法
- B.头脑风暴法
- C.关键人物访问法
- D.SWOT分析法
- E.胜任力模型分析法
- A.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
- B.促进居民的互助关怀
- C.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 D.挖掘整合社区资源
- E.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
- A.“小丽,小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为什么你总是不说话呢”?
- B.“现在小组中有人一直不说话,我们可否花5分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 C.“小丽,我们一直期待你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为什么你还是不说话呢”?
- D.“有些较少发言的组员可能有很好的想法,小丽,可否谈谈你的想法”?
- E.“下面做一个活动,请那些很少分享的组员准备好,我们会邀请各位分享”。
- A.紧扣小组阶段目标
- B.注重组员经验分享环节
- C.契合组员特征和能力
- D.营造舒适安全氛围
- E.协调和处理小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