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女职工个人应当按照工资的1%缴纳生育保险瓷
- B.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 C.女职工生育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 D.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 E.女职工怀孕3个月以内流产的.不享受产假待遇
- A.小李在工作时阎、工作岗位上。突发痰病死亡
- B.小陈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被他人殴打造成伤害
- C.小赵原在军队因战致残,并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 D.小孙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为保护国家财产,被山石砸伤头部
- E.小钱因遭遇感情挫折,在上班时间、工作岗位上自残导致伤害
- A.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
- B.承担生殖保健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 C.为怀孕妇女随时提供胎儿性别鉴定
- D.对育龄人群开展人口与计戈fJ生育知识宣传教育
- E.提供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口终止妊娠
- A.职工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 B.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
- C.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 D.职工因家庭经济困难.可提前支取其个人账户储存额
- E.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
- A.劳动者权利优先
- B.平等自愿
- C.诚实信用
- D.合法
- E.公平
- A.章程的修改
- B.选举或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 C.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的审定
- D.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 E.基金会的内部管理制度
- A.安排丽丽与其他矫正对象集中生活,加强监管
- B.要求丽丽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
- C.安排丽丽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
- D.有针对性地为丽丽提供心理辅导
- E.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丽丽提供职业培训
- A.拒绝提供超出约定范围的志愿服务
- B.选择与自身行为能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项目
- C.拒绝提供违反法律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服务
- D.要求志愿者组织出具志愿服务证明
- E.向服务对象收取必要的服务费用
- A.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 B.戒毒治疗的收费标准由戒毒机构自行确定
- C.怀孕妇女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 D.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
- E.戒毒人员可以自愿在戒毒康复场所劳动
- A.老张的儿子
- B.老张的孙子
- C.老张的外孙女
- D.老张的女婿
- E.老张的儿媳
- A.父母双亡的孤儿小刚
- B.生父去世、生母再婚的小芳
- C.幼年被拐、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小慧
- D.父母离婚且均不愿承担抚养义务的小兵
- E.父母身体残疾、生活困难无抚养能力的小明
- A.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调解
- B.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
- C.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
- D.当事人双方经过自愿协商并达成协议后,才能结束调解
- E.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人民调解员可以按需要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调解
- A.妇女的婚姻自主权
- B.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 C.妇女有不生育的自由
- D.发展母婴保健事业
- E.母亲对未成年子女享有优先监护权
- A.敬老院
- B.孤儿学校
- C.SOSJL童村
- D.社区康复中心
- E.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 A.政府主导
- B.分级管理
- C.社会互助
- D.灾民自救
- E.分散安置
- A.大强称母亲没有抚养自己且已改嫁,自己没有赡养义务
- B.小强称自己家庭困难。不应承担赡养母亲的义务
- C.大梅称以往自己照顾母亲多.今后母亲的赡养是其他三兄妹的义务
- D.小梅称嫁出去的女儿没有赡养和支付母亲医药费的义务
- E.四兄妹可以签订赡养义务协议.并征得王老太的同意
- A.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转租他人
- B.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改变用途
- C.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廉租住房居住
- D.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交纳廉租住房租金
- E.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交纳廉租住房物业费
- A.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 B.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 C.请求发给抚恤金
- D.请求申请廉租住房
- E.请求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 A.优待抚恤金
- B.离退休金
- C.赡养费
- D.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
- E.教育方面的奖励性补助
- A.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
- B.女职工生育的接生费
- C.女职工生育期间的营养费
- D.女职工生育的住院费
- A.用人单位向区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 B.工伤职工直系亲属向区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 C.工伤职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 D.工伤职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A.确定社会政策议程
- B.确定社会政策效果
- C.设计社会政策方案
- D.审查社会政策方案
- E.审议、批准社会政策
- A.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 B.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
- C.生活护理费,标准为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80%
- D.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职工本人工资的50%
- A.小王.应征服兵役
- B.老张。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C.小陈,其家庭开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 D.老李.随子女移居境外
- A.公务员小张
- B.外企职工老李
- C.国企职工小陈
- D.初中生小赵
- A.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
- B.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
- C.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
- D.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
- A.1%
- B.2%
- C.3%
- D.4%
- A.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 B.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 C.负责制定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
- D.负责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 A.免费为流动人口出具计戋1J生育证明材料
- B.对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进行查验
- C.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 D.向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 A.张某的学费等相关费用应当减免
- B.张某的初筛检测应当半价
- C.张某抗艾滋病毒的治疗药品应当免费
- D.张某的艾滋病咨询应当免费
- A.职工甲因工致残。要求企业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企业予以拒绝
- B.职工乙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受伤,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结果未被认定为工伤.乙不服
- C.职工丙在某服装厂工作。经常在节假日加班,但该厂在计算加班费时只按工作日加班标准结算,丙不服
- D.职工丁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工作一年后,该企业以效益不好为由解除与丁的劳动合同,丁不服
- A.100元以上500元以下
- B.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 D.10000元以上500100元以下
- A.依法关闭该中介机构,没收其3万元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 B.责令其改正,没收其3万元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 C.责令其改正,没收其3万元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D.责令其限期退还某公司3万元,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A.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和小丁之间的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B.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和小丁之间的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
- C.企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小丁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D.企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小丁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
- A.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夜班劳动
- B.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
- C.用人单位不得因其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而解除劳动合同
- D.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 A.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
- B.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
- C.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
- D.原始基金可以是货币资金,也可以是有价证券
- A.订立
- B.履行
- C.发现违法违规
- D.确认违法违规
- A.监事任期可与理事任期不同
- B.监事可以从基全会获取适当报酬
- C.监事及其近亲属可以与其所在基金会有交易行为
- D.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 A.2012年9月8日
- B.2012年12月8日
- C.2013年3月8日
- D.2013年6月8日
- A.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能申请法人登记
- B.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
- C.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办资金须达到本行(事)业所规定的最低限额
- D.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使用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作为字号
- A.分支机构不得发展会员
- B.社会团体可向分支机构收取适当管理费
- C.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
- D.分支机构在业务需要时可再设立分支机构
- A.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非营利性、无偿性
- B.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公平性、无偿性
- C.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规范性、无偿性
- D.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均等性、无偿性
- A.规划社区交通
- B.拓展社区服务
- C.改造社区供暖
- D.繁荣社区经济
- A.开展社区再就业人员培训
- B.开设社区连锁经营小型超市
- C.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 D.对社区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
- A.彩票发行机构可以委托单位代理销售彩票
- B.禁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销售境外彩票
- C.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彩票监督管理工作
- D.彩票代销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
- A.2/3以上的户的代表
- B.3,4以上的户的代表
- C.1/2以上的户的代表
- D.4/5以_k的户的代农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A.社区认同
- B.社区参与
- C.社区组织
- D.社区网络
- A.团级政治机关
- B.军以上政治机关
- C.团级后勤部门
- D.军以上后勤部门
- A.业主委员会
- B.居民委员会
- C.社区选举委员会
- D.社区协商议事会
- A.团
- B.师(旅)
- C.军
- D.军区
- A.甲县
- B.乙市
- C.丙市
- D.丁县
- A.当地最低生活水平
- B.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 C.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
- D.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
- A.公安机关可责令吸毒成瘾人员接受社区戒毒
- B.社区戒毒的期限为2年
- C.戒毒人员可在有临时住所的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 D.县级民政部门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 A.10
- B.20
- C.30
- D.40
- A.烈士
- B.因公牺牲军人
- C.病故军人
- D.带病回乡退役军人
- A.在10天内通过电话方式
- B.在16天内用电子邮件方式
- C.在15天内以挂号信形式书面
- D.在15&内当面口头
- A.保障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安全
- B.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适应社会生活
- C.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学历教育
- D.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实现就业和提高收入
- A.小强的老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 B.小强的外公,在农村以种地为生
- C.小强的姑姑,城市白领。无子女
- D.孙某的同学,地产商人,育有一女
- A.自行恢复
- B.由成年养子女确定
- C.由生父母确定
- D.可以协商确定
- A.小红的小姨,29岁,国企职工,育有一女
- B.小红的舅舅,45岁,私企老板,无子女
- C.小红的义父,50岁,无配偶,外企员工.无子女
- D.小红的伯伯,50Y,残疾,无自理能力。无子女
- A.随哺乳的母亲抚养
- B.随有住房的一方抚养
- C.随收入高的一方抚养
- D.随离婚中无过错一方抚养
- 63
-
医院护工黄大姐介绍自己的侄女小芬到患者张阿姨家做家政服务员。小芬工作尽职尽责,赢得了张阿姨全家的欢心。张阿姨准备以录音的方式立遗嘱把自己一部分储蓄给小芬。下列人员中,可以作为遗嘱见证人的是( )。
- A.张阿姨的女儿沈某
- B.张阿姨的同事张某
- C.医院护工黄大姐
- D.张阿姨的儿媳胡某
- A.全部
- B.二分之一
- C.三分之一
- D.五分之一
- A.提供免费教科书,免收学费
- B.只收教科书费,免收学费
- C.提供免费教科书,减收学费
- D.减收教科书费,免收学费
- A.城管部门
- B.公安机关
- C.民政部门
- D.文化部门
- A.儿女应承担赡养义务,弟弟无扶养义务。
- B.儿女应承担赡养义务,弟弟有扶养义务
- C.弟弟由兄嫂扶养长大,须承担扶养义务
- D.女儿已出嫁,可以不承担赡养义务
- A.赡养人如果放弃继承权,可以少承担赡养义务
- B.由兄、姐扶养的弟妹对年老的兄、姐有无条件扶养的义务
- C.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等权利
- D.赡养人耕种老年人的承包田地,应当获得该承包田地的收益
- A.甲夫妇,妻子怀孕四个月
- B.乙夫妇,妻子流产五个月
- C.丙夫妇,育有一子九个月
- D.丁夫妇,一岁幼子病亡三个月
- A.一周之内该企业有权自主决定和改变捐赠数额
- B.该企业调整营销方向时可以减少捐赠数额
- C.该企业资金紧张时可以减少捐赠数额
- D.该企业的捐赠数额不得改变
- A.I
- B.Ⅱ
- C.Ⅲ
- D.Ⅳ
- A.提供其社会保险待遇的义务机关所在地
- B.其户籍所在地
- C.其现居住地
- D.其退休前企业所在地
- A.8月
- B.9月
- C.10月
- D.12月
- A.50
- B.40
- C.30
- D.10
- A.村(居)民委员会
-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 D.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 A.王某
- B.定点医疗机构
- C.转诊医疗机构
- D.王某所在村村民委员会
- A.7
- B.14
- C.20
- D.30
- A.国务院主管部门有权独立制定和发布社会政策文件
- B.民主党派不能独立提出社会政策提案
- C.法律或行政法规必须由全国或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 D.省级以上工会组织有权制定与职工权益相关的行政法规
- A.100元
- B.200元
- C.300元
- D.400元
- A.“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在成为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
- B.“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建成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 C.社会政策模式更加凸显“城乡二元结构”
- D.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正在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社会政策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