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试题与答案(一级)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劳动法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平衡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水平
  • B.使劳动力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
  • C.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供方主体地位
  • D.规范企业雇主的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E.为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白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
9

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基本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方提出协商要约或回复企业方提出的协商要约
  • B.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集了解相关资料、信息及企业和职工意见,确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议题
  • C.进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
  • D.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无需提交行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10

一般而言,报告内容包括的内容有()。

  • A.该议题的贡献
  • B.该议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 C.利益相关者对该议题的关注度
  • D.该议题将带来的成果
  • E.时代背景
11

劳动合同鉴证应提交的材料包括()。

  • A.劳动合同文本
  • B.用人单位法人代表身份证明
  • C.劳动者的身份证明
  •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 E.税务机关的完税证明
12

对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表述正确的是()。

  • A.企业工会组织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一
  •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法律的参加者
  •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 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 E.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13

意大利的集体谈判种类有()。

  • A.三方协商谈判
  • B.全国性组织之间的谈判
  • C.各行业组织的谈判
  • D.地方工会与雇主组织的谈判
  • E.企业内谈判
14

以下属于危机处置样子的有()。

  • A.诚实性原则
  • B.主动性原则
  • C.真实性原则
  • D.利益兼顾原则
16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

  • A.劳动合同
  • B.集体合同
  • C.劳动规章制度
  • D.职工代表大会
  • E.其他
17

关于工时的立法主要包括()。

  • A.工作时间
  • B.工作日
  • C.加班时间制度
  • D.带薪休息休假制度
19

制定或调整薪酬和福利标准时应当考虑的内容有()。

  • A.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配合了用人单位的战略
  • B.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具有外部竞争力
  • C.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
  • D.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是成本节约的
  • E.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是否是有效率的
20

()在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系统中处于从属的位置。

  • A.基层管理部门
  • B.工会
  • C.中层管理部门
  • D.人力资源部门
  • E.企业决策层
21

下列关于国外集体谈判主要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定期举行:在遵循所在国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每1-5年举行一次,其中单纯的工资集体谈判每年举行一次
  • B.工会主导:集体谈判是由工会组织方面提出,并在工会组织提出的方案基础进行
  • C.英国集体协议不具有任何法律强制力,仅属于“君子协定”性质,集体谈判结果的实施依据劳资双方自愿的原则
  • D.行业集体谈判以企业级体协议为基础和前提,达成的集体协议作为行业的自主法律,起着前面规范劳动关系的作用
22

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劳动标准的延伸和细化。

  • A.省市级
  • B.国家级
  • C.行业家
  • D.区县级
  • E.地方级
23

行业分析包括()。

  • A.行业监管政策
  • B.行业中的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
  • C.目标市场分析
  • D.各细分市场上的竞争状况
  • E.行业人才
24

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一般包括()。

  • A.准备
  • B.起草
  • C.讨论
  • D.通过
  • E.公示
25

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采取的方式和形式错误的是()。

  • A.集体谈判方式集体会议形式
  • B.集体谈判方式协商会议形式
  • C.集体协商方式协商会议形式
  • D.集体协商方式集体会议形式
26

以下不属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小组的构成模式()。

  • A.专家团队
  • B.以外为主
  • C.以内为主
  • D.内外结合
27

()的订立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

  • A.劳动规章制度
  • B.劳动合同
  • C.集体合同
  • D.劳动标准
28

以下有关迁移距离对劳动力流动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迁移的距离呈反方向变动
  • B.距离越近,可能流动的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就越有限
  • C.高智力的劳动力越有可能向远距离流动
  • D.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对迁移距离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29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协调人员的职业操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关系协调人员应树立和强化劳动关系协调意识
  • B.劳动关系协调人员应担任当事人的代理人
  • C.劳动关系协调人员应当将诚信
  • D.劳动关系协调人员应当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31

以下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 A.西部某偏远企业招用不满16 周岁未成年人,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 B.吴桥某杂技团招用不满16 周岁未成年人,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 C.海政歌舞团招用不满16 周岁未成年人,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 D.北京市体操队招用不满16 周岁未成年人,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33

劳动规章制度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在用人单位内部对()具有约束力,是()意志的体现。

  • A.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决策层
  • B.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
  • C.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用人单位全体成员
  • D.用人单位 劳动者 用人单位决策层
34

以下不属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经济因素是()。

  • A.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
  •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C.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 D.迁移距离的远近
35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依法设立,依法独立地对()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

  • A.劳动争议案件
  • B.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 C.人事争议案件
  • D.所有案件
39

矿山开采和作业场所的事故,属于()。

  •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 B.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 C.重大劳动争议
  • D.劳动关系冲突
41

()不属于我国当前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A.发展均衡
  • B.整体水平不高
  • C.职工参与程度不广泛
  • D.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弱
42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于评价各个国家竞争力大小的一种方法。

  • A.综合指数法
  • B.综合系数法
  • C.排队打分法
  • D.功效系数法
43

以下不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

  • A.保护环境
  • B.保护弱势群体
  • C.保护劳工基本权益和人权
  • D.保护企业权益
45

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效力和争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按照规定签订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对辖区内签约的所有企业和职工均具有约束力
  • B.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其标准可以低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规定
  • C.对在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辖区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适时可以进行调解处理
46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在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由甲公司安排加班的,甲公司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但如果是劳动者自愿加班的,甲公司不支付加班费
  • B.小李是一名建筑工人,在某次作业中,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工头在安全防护措施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要求小李进行高空作业,小李予以拒绝,从而导致工程未能如期完成
  • C.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立C公司,C公司人力资源部宣布原A公司和原B公司与各自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失效,所有老员工应与C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 D.张某2月份的应发工资为6000元,用人单位以生产效益不好为由,仅支付张某2月份工资3000元,但承诺剩余部分以奖金的形式于年底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