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B.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 C.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D.劳务派遣劳动合同
- A.技术经济特点
- B.发展阶段
- C.工会化程度
- D.地理位置
- E.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
- A.规划
- B.程序
- C.条例
- D.规定
- A.绩效工资制
- B.组织所有权分享制
- C.团队奖金制
- D.报酬分享制
-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B.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D.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A.所有人都受益没有人受损
- B.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受损
- C.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可补偿受损者之损
- D.所有人都受损,但受损者的损失相同
- E.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不能补偿受损者之损
- A.劳动合同期限
- B.试用期
- C.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姓名
- D.保密协议
- A.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 B.提供上岗前培训
- C.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
- D.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 A.一般享有期限为3-24个月,可延长6个月
- B.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满一个月以上的,单位停发工资,改为病假工资
- C.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满一个月以上的,医疗期满后,经鉴定后,可享残疾待遇
- D.用人单位和职工公担,具体比例地区政府规定
- E.无期限规定
- A.进入角色慢
- B.筛选的难度大且时间长
- C.招募成本高
- D.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 A.节假日支付的报酬
- B.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项目
- C.午餐和食品补给
- D.婚丧补助金
- E.免费交通
- A.协商主体不同
- B.协商内容不同
- C.协商程序不同
- D.协商决定的权限不同
- A.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是劳动行为
- B.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工资
- 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是劳动力
- D.劳动法律关系客体不只是劳动行为或劳动力
- A.企业人员构成
- B.生产工人劳动时间的利用
- C.技术装备程度及利用效率
- D.管理方面
- E.技术方面
- A.物质资本需要依靠人力资本为依托才能发挥价值
- B.物质资本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增趋势
- C.人力资本是一种有形资本
- D.人力资本的效能是固定不变的
- A.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
- B.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
- C.提高劳动者生活质量
- D.增加劳动者收入水平
- 22
-
工资的基本职能有()
- A.分配
- B.保障
- C.激励
- D.杠杆职能
- E.约束
- 23
-
以下属于工伤的是()
- A.在工作时间、场所,因公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 B.因公外出受到伤害,或失踪
- C.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
- D.抢救灾害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伤害
- E.军队服役受到伤害,已取革命伤残证,到用人单位复发
- A.文件的准备
- B.与会人员的选择
- C.会场控制
- D.平等沟通
- E.所有企业管理人员不得缺席
- A.无论何种情形,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B.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C.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7天以书面方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D.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15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A.标题
- B.主题
- C.前言
- D.正文
- E.结尾
- A.劳动者
-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 C.用人单位
- D.用人单位与工会
- A.企业组织代表
- B.企业
- C.劳动者
- D.用人单位
- A.1
- B.2
- C.3
- D.4
- A.岗位排列法
- B.岗位分类法
- C.因素计点法
- D.因素比较法
- A.14周岁
- B.16周岁
- C.18周岁
- D.20周岁
- A.15年
- B.10年
- C.5年
- D.2年
- 33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位发展战略为制定劳动标准确立了核心思想
- B.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实现单位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 C.单位发展战略随着用人单位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
- D.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制定单位发展战略的基础
- A.合法
- B.合情
- C.合理
- D.合规
- A.劳动者的和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 B.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 C.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D.劳动者的薪资
- A.常规性
- B.标准性
- C.一般性
- D.重复性
- A.雇主
- B.工人
- C.雇主和工人
- D.政府
- A.1994
- B.1995
- C.1996
- D.1997
- A.规章制度
- B.合同约定
- C.经职代会讨论决定具体依据
- D.从“新”原则
- 40
-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
- A.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1亿元以上经济损失
- B.10-30人死亡,50-100人重伤,0.5-1亿元损失
- C.3-10人死亡,10-50人重伤,0.1-0.5亿元损失
- D.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0.1亿元以下损失
- 4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遵守劳动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 B.遵守劳动规章制度不是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 C.遵守劳动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是约定义务
- D.遵守劳动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约定义务不是法定义务
- A.形式化
- B.空洞化
- C.短期化
- D.主观化
- A.六个月
- B.—年
- C.两年
- D.三年
- A.《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控股企业厂务公开制度规定》
- B.《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 C.《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房公开制度的通知》
- D.《企业民主管理规定》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日本
- A.冲突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必须和组织文化、组织战略相协调
- B.冲突管理系统一般需要有广阔的覆盖面和多样的解决方式
- C.冲突管理系统致力于主动地应对冲突
- D.冲突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无需较高的素质和技能,易于企业操作
- A.下行参与
- B.上行参与
- C.报酬分享制
- D.组织所有权分享制
- A.劳动者
- B.政府
- C.用工单位
- D.公民
- A.规范、公正、合理
- B.遵章守法、严谨求实
- C.公平自愿
- D.以人为本,客观公正
- A.企业党政联席会
- B.企业工会
- C.董事会
- D.职工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