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亚硝胺
- B.3-硝基丙酸
- C.龙葵素
- D.河豚毒素
- E.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 A.硝酸盐、亚硝酸盐
- B.糖精、甘草、甜味菊苷
- C.苯甲酸、山梨酸、丙酸钠
- D.硫磺、亚硫酸钠
- E.没食子酸丙酯、二丁基羟基甲苯
- A.N-亚硝胺
- B.3-硝基丙酸
- C.龙葵素
- D.河豚毒素
- E.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 A.硝酸盐、亚硝酸盐
- B.糖精、甘草、甜味菊苷
- C.苯甲酸、山梨酸、丙酸钠
- D.硫磺、亚硫酸钠
- E.没食子酸丙酯、二丁基羟基甲苯
- A.苯甲酸
- B.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 C.亚硫酸氢钠
- D.亚硫酸钠
- E.偶氮甲酰胺
- A.苯甲酸
- B.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 C.亚硫酸氢钠
- D.亚硫酸钠
- E.偶氮甲酰胺
- A、精制谷类
- B、新鲜蔬菜和水果
- C、奶及奶制品
- D、瘦肉类
- E、植物油
- A、先天性心脏病
- B、呆小症
- C、先天性脚气病
- D、唇腭裂
- E、神经管畸形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1
- C、维生素B2
- D、叶酸
- E、锌
- A、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
- B、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
- C、红细胞转氨酶活力
- D、红细胞溶血试验
- E、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
- A、多喝含盐饮料
- B、食用高温保健食品
- C、采取预防工作
- D、尽早适应热环境
- E、加强个人防护
- A、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比较
- B、皮褶厚度
- C、测定机体脂肪含量
- D、体质指数
- E、年龄性别体重
- A、脱水
- B、代谢性酸中毒
- C、肌肉痉挛
- D、代谢性碱中毒
- E、体温升高
- A、细菌性
- B、霉菌性
- C、有毒动物性食物
- D、有毒植物性食物
- E、化学性食物中毒
- A、降低或停止微生物增殖速度
- B、杀死细菌
- C、降低食品酶活力
- D、降低食品化学反应
- E、对食品质量影响较少
- A、能量过剩
- B、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 C、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 D、肥胖
- E、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 A、听神经
- B、视神经
- C、肝脏
- D、肾脏
- E、心脏
- A、配方奶粉蛋白质总量降低,乳清蛋白比例增加
- B、配方奶粉蛋白质总量不变,乳清蛋白比例增加
- C、配方奶粉蛋白质总量升高,乳清蛋白比例降低
- D、配方奶粉蛋白质总量降低,乳清蛋白比例降低
- E、配方奶粉蛋白质总量不变,乳清蛋白比例降低
- A、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
- B、破坏食品中的酶
- C、降低食品中水分含量
- D、杀灭食品中大部分细菌
- E、灭活细菌活性酶
- A、全脂奶
- B、牛奶
- C、羊奶
- D、配方奶
- E、脱脂奶
- A、150kcal/d
- B、180kcal/d
- C、200kcal/d
- D、220kcal/d
- E、250kcal/d
- A、河豚鱼中毒
- B、木薯中毒
- C、毒蕈中毒
- D、肉毒中毒
- E、发芽马铃薯中毒
- A、牛肝
- B、猪肝
- C、鸡胗
- D、鸡肝
- E、猪心
- A、霉变甘蔗
- B、副溶血性弧菌
- C、肉毒梭菌
- D、葡萄球菌
- E、镰刀菌
- A、肉毒梭菌
- B、肉毒杆菌
- C、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
- D、肉毒梭菌产生的内毒素
- E、肉毒梭菌产生的芽胞
- 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
- C、有一定潜伏期
-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 E、有无体温升高
- A、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
- B、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已较完善
- C、咀嚼肌较早发育,有利于吸吮
- D、胃容量30~35mL
- E、对母乳以外食物的耐受性较低
- A、白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优于牛奶
- B、白蛋白在胃内易于消化吸收
- C、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 D、不含β乳白蛋白
- E、必需氨基酸构成与婴儿体内必需氨基酸构成极为一致
- A、花生油
- B、大豆油
- C、色拉油
- D、猪油
- E、菜籽油
- A、人乳中脂肪的种类比牛乳少,而总的含量比牛乳多
- B、人乳中脂肪的种类比牛乳多,而总的含量比牛乳少
- C、人乳中脂肪的种类和含量均比牛乳多
- D、人乳中脂肪的种类和含量均比牛乳少
- E、人乳和牛乳中的脂肪种类和含量没有差别
- 31
-
婴儿期缺碘可引起( )。
- A、贫血
- B、脑积水
- C、早熟
- D、智力低下
- E、甲状腺素合成加快
- A、美蓝
- B、二巯基丙醇
- C、亚硝酸异戊酯
- D、硫代硫酸钠
- E、亚硝酸钠
- A、裸盖菇
- B、鹿花蕈
- C、褐鳞小伞蕈
- D、黑伞蕈
- E、毒伞属蕈
- A、矿物质
- B、脂肪
- C、碳水化合物
- D、蛋白质
- E、维生素
- A、1~2个月
- B、4~6个月
- C、6~8个月
- D、8~12个月
- E、1~2岁
- A、牛奶
- B、牛肉
- C、猪肉
- D、鱼肉
- E、鸡蛋
- A、略高于正常人
- B、明显高于正常人
- C、略低于正常人
- D、明显低于正常人
- E、与正常人一致
- A、谷类
- B、畜禽类
- C、奶类
- D、蔬菜水果类
- E、油脂类
- A、在运动后一次性补足水分
- B、在运动中大量多次的补充水分
- C、在运动开始前一次性补足水分
- D、在运动开始前喝水300~500ml
- E、在运动前、中、后补充大量的白开水
- A、水分
- B、微生物
- C、氧
- D、紫外线
- E、二氧化碳
- A、甲醇
- B、超重
- C、琥珀酸
- D、酒石酸
- E、乙醇
- A、铜锅
- B、陶瓷锅
- C、沙锅
- D、不锈钢锅
- E、铝锅
- A、醛类
- B、淀粉酶
- C、生物类黄酮
- D、柠檬酸
- E、延胡索酸
- A、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恶心、呕吐
- B、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产生腹泻
- C、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
- D、刺激迷走神经,通过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 E、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
- A、案例研究
- B、模拟示范
- C、编制食谱
- D、实际操作
- E、个别指导
- A、亚硝胺
- B、组胺
- C、肉毒毒素
- D、细菌毒素
- E、氰苷
- A、无氧酵解减弱
- B、有氧氧化增强
- C、糖原合成增强
- D、酵解作用增强
- E、糖异生作用增强
- A、750g
- B、300~500g
- C、200g
- D、1000g
- E、800g
- A、肝脏
- B、感觉神经
- C、肾脏
- D、运动神经
- E、循环系统
- A、植物血凝素
- B、有机磷
- C、氰苷化合物
- D、3-硝基丙酸
- E、大豆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