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硫胺素
- B.核黄素
- C.烟酸
- D.维生素C
- E.叶酸
- A.硫胺素
- B.核黄素
- C.烟酸
- D.维生素C
- E.叶酸
- A.硫胺素
- B.核黄素
- C.烟酸
- D.维生素C
- E.叶酸
- A.钙
- B.铁
- C.锌
- D.铜
- E.硒
- A.硫胺素
- B.核黄素
- C.烟酸
- D.维生素C
- E.叶酸
- A.钙
- B.铁
- C.锌
- D.铜
- E.硒
- A、骨质疏松症
- B、甲型肝炎
- C、烟酸缺乏症
- D、脚气病
- E、维生素A缺乏症
- A、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
- B、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
- C、血清钙水平
- D、色氨酸负荷试验
- E、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测定
- A、钙
- B、铁
- C、锌
- D、碘
- E、硒
- A、淡水鱼
- B、全谷
- C、动物肝脏
- D、新鲜蔬菜
- E、水果
- A.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
- B.血浆25-OH-D<sub>3</sub>水平测定
- C.红细胞溶血试验
- D.白细胞抗坏血酸浓度
- E.红细胞转酮醇活力系数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sub>1</sub>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D
- E.维生素E
- A、癞皮病
- B、佝偻病
- C、维生素C缺乏病
- D、夜盲症
- E、脚气病
- A、母乳蛋白质
- B、鸡蛋蛋白质
- C、大豆蛋白质
- D、大米蛋白质
- E、酪蛋白
- A、脂肪
- B、动物蛋白
- C、含磷化合物
- D、葡萄糖
- E、含硫化合物
- A.碱性环境中稳定
- B.酸性环境中不稳定
- C.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分解
- D.有亚硫酸盐存在时易分解
- E.有Cu<sup>2+</sup>、Fe<sup>3+</sup>存在时易被破坏
- 17
-
氟含量较高的食物不包括
- A、谷类
- B、海鱼
- C、茶叶
- D、海带
- E、紫菜
- A、食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指标
- B、食物蛋白质含量的指标
- C、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 D、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的指标
- E、食物蛋白质净利用率的指标
- A、过去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 B、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
- C、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伴有体温升高
- D、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与摄食无关
- E、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高
- 20
-
急性铁中毒的局部影响为
- A、胃肠道出血性坏死
- B、凝血功能不良
- C、代谢性酸中毒
- D、休克
- E、血红蛋白沉着症
- A、升高
- B、不变
- C、下降
- D、先下降后升高
- E、不规则变化
- A、管理人员
- B、医护人员
- C、药学技术人员与医技人员
- D、其他人员
- E、以上都是
- A、豆类食物
- B、粮谷
- C、禽类
- D、鱼类
- E、蔬菜和水果
- 24
-
影响氮平衡的因素是
- A、当提供的能量低于实际需要时,氮平衡向着负平衡方向改变
- B、增加额外的能量可以弥补蛋白质不足造成的氮平衡改变
- 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皮质激素对于人体氮平衡作用是一致的
- D、存在紧张、焦虑、思想负担等精神状态时对氮平衡没有影响
- E、活动量的减少有利于氮平衡的维持
- A、24g
- B、64g
- C、25g
- D、18g
- E、36g
- A.0.5mg
- B.5mg
- C.500mg
- D.2.5mg
- E.50mg
- 27
-
蛋白质功效比值是
- A、评价食物蛋白质含量的指标
- B、评价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的指标
- C、评价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
- D、评价食物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指标
- E、评价食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组成的指标
- A、隐黄素
- B、玉米黄素
- C、辣椒红素
- D、叶黄素
- E、番茄红素
- A、阿拉伯胶
- B、戊聚糖
- C、阿拉伯木糖
- D、半乳糖醛酸
- E、半乳聚糖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E
- D、维生素K
- E、维生素C
- A、血清维生素A水平
- B、改进的相对剂量反应试验
- C、视觉暗适应功能测定
- D、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
- E、竞争受体结合试验
- A、矿物质
- B、维生素
- C、乙醇
- D、黄酮类化合物
- E、硫化物
- 33
-
核黄素的辅酶活性形式是
- A、FAD
- B、CoA
- C、NAD
- D、烟酰胺
- E、TPP
- 34
-
属于贫铁食物的是
- A、大豆
- B、干果
- C、牛奶
- D、蛋黄
- E、肝脏
- A.维生素C
- B.维生素B<sub>1</sub>
- C.禽肉
- D.单糖
- E.草酸盐
- 36
-
可抑制钼吸收的膳食成分是
- A、磷酸根
- B、硫酸根
- C、亚硫酸根
- D、维生素C
- E、以上全是
- A、豆类及其制品
- B、禽、畜肉类
- C、蛋类
- D、粮谷类
- E、奶及奶制品
- A、饥饿
- B、进食低质量蛋白
- C、生长发育
- D、糖尿病
- E、健康成人
- A、白血病
- B、坏血病
- C、败血症
- D、脚气病
- E、癞皮病
- A、大于1个
- B、等于2个
- C、大于2个
- D、等于3个
- E、大于3个
- A、维生素E
- B、无机盐
- C、维生素D
- D、蛋白质
- E、淀粉
- 42
-
胆碱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促进体内乙酰基代谢
- B、促进脑发育并提高记忆力
- C、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异常积聚
- D、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从而保证细胞膜的功能
- E、调控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
- A、35%~40%
- B、30%~35%
- C、30%~40%
- D、25%~30%
- E、<20%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sub>1</sub>
- C.烟酸
- D.维生素C
- E.叶酸
- A、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
- B、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 C、积极带头控烟,自觉维护行业形象
- D、言语文明,举止端庄
- A、糖类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 B、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 C、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 D、糖类、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作用
- E、用糖类和脂肪代替蛋白质
- A、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167+其他维生素A原(μg)×0.084
- B、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167
- C、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167+其他维生素A原(μg)×0.167
- D、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其他维生素A原(μg)×0.084
- E、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084+其他维生素A原(μg)×0.167
- A、铁
- B、锌
- C、碘
- D、镁
- E、锰
- A、6个
- B、8个
- C、10个
- D、12个
- E、16个
- 50
-
维生素D缺乏时可出现
- A、肾脏钙质沉着
- B、大骨节病
- C、痛痛病
- D、手足痉挛症
- E、脂溢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