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非全日制用工
- 8
-
工作时间
- 9
-
劳动法律关系
- 10
-
劳动合同的终止
- A.退休金或退职生活费
- B.医疗待遇和死亡待遇
- C.异地安家补助费
- D.其他待遇
- A.就拖欠劳动报酬达成的协议
- B.就工伤医疗费达成的协议
- C.就经济补偿金达成的协议
- D.就劳动关系是否成立达成的协议
- A.住院伙食补助费
- B.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 C.五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 D.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A.被公安机关以违反治安管理为由行政拘留的
- B.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
- D.在其他用人单位兼职的
- A.职工甲认为公司裁减决定没有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无效
- B.职工乙认为公司没有进入破产程序,不能裁员
- C.职工丙认为其一家4口,有70岁老母10岁女儿,全家就我有工作,公司应当优先留用我
- D.职工丁认为其在公司销售部门曾连续5年评为优秀,对公司贡献大,公司不能裁减我
- A.我国当前的就业促进方针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就业促进
- B.就业促进是政府的责任,劳动者有权利获得政府的就业帮助
- C.维护公平就业是政府的责任
- D.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
- A.劳动者基本权利规定
- B.结社自由、集体谈判权规定
- C.平等就业权、反对强迫劳动规定
- D.禁止使用童工、男女同工同酬规定
- A.要求劳动者履行服务期义务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可以放弃
- B.若约定的服务期长于劳动合同期限,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用人单位不再提供工作岗位,可视为放弃服务期要求
- C.向劳动者追索专项培训费用,说明用人单位放弃服务期要求
- D.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A.李某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现工作
- B.李某不满25周岁而结婚,违反了公司关于男职工满25周岁才能结婚的规定
- C.公司因严重亏损而决定裁员,因此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 D.李某非因公出车祸受伤住院,公司向李某送去3个月工资并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
- A.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 D.劳动者因不能胜任本职岗位须调整到其他岗位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
- A.调解原则贯穿于劳动争议解决的各种程序之中
- B.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 C.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在裁决书上不签名
- D.当事人对仲裁员的回避申请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
- A.裁决甲公司给职工李某补缴社会保险
- B.裁决甲公司与职工韩某解除劳动合同无效,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C.裁决甲公司向职工王某支付300元元旦加班费
- D.裁决甲公司向职工赵某支付工伤医疗费10000元
- A.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 B.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应提前三日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 C.除非有法定情形,合同期内不得终止用工
- D.终止用工,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A.2012年3月开始计算
- B.2012年7月开始计算
- C.2012年8月开始计算
- D.2013年4月开始计算
- A.应当高于集体合同标准
- B.可以高于集体合同标准
- C.应当高于或等于集体合同标准
- D.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集体合同标准
- A.A公司
- B.乙
- C.A公司和乙
- D.甲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人民法院
-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D.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A.用人单位
- B.劳动者
-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 D.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
- A.劳动者试用期的月工资
- B.劳动者试用期满月的工资
- C.当地最低工资
- D.用人单位的平均工资
- A.0元
- B.5万元
- C.7万元
- D.10万元
- A.劳动报酬
- B.工作地点
- C.保守秘密
- D.劳动保护
- A.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当明确
- B.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 C.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 D.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应当提供担保
- A.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B.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C.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D.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企业平均工资
- A.20.83天
- B.20.92天
- C.21.75天
- D.30天
- A.执行生效的仲裁裁决
- B.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 C.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 D.聘任兼职仲裁员
- A.维权职能
- B.参与职能
- C.教育职能
- D.组织职能
- A.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不计人年休假的假期
- B.休息日不计人年休假的假期
- C.年休假适用于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职工
- D.年休假不能跨年度安排
- 39
-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
- A.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B.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兼顾用人单位的利益
- 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 D.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长期劳动关系
- A.奴隶社会
- B.封建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