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2009年10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实行组织变革的方式有( )

  • A.人员导向型
  • B.组织导向型
  • C.技术导向型
  • D.环境导向型
  • E.系统导向型
10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的几个方面是( )

  • A.认识过程
  • B.意志过程
  • C.控制过程
  • D.协调过程
  • E.情感过程
11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

  • A.行政管理部门与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容易混淆
  • B.领导的决策指挥与职能部门的建议可能不一致
  • C.容易造成多头领导的现象
  • D.层次多,扩大了机构的规模
  • E.小型企业不适合这种结构
12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 )

  • A.先天遗传因素
  • B.家庭因素
  • C.文化传统因素
  • D.阶级和阶层因素
  • E.经济因素
13

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即( )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 B.过程型激励理论
  • C.状态型激励理论
  • D.自我感知型激励理论
  • E.综合型激励理论
14

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有四类,注意群体规范属于( )

  • A.进行力场分析
  • B.让组织成员参加变革
  • C.利用群体动力
  • D.奖励变革中的创新者
15

在组织变革的阻力中,由于变革结果未知性造成的阻力属于( )

  • A.心理原因造成的阻力
  • B.经济原因造成的阻力
  • C.组织本身原因造成的阻力
  • D.社会群体原因造成的阻力
16

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 A.观察法
  • B.实验法
  • C.调查法
  • D.测验法
17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

  • A.“经济人”假设
  • B.“复杂人”假设
  • C.“社会人”假设
  • D.“自我实现人”假设
18

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同病相怜”等体现了绩效考核中的( )

  • A.对照效应偏差
  • B.从众效应偏差
  • C.晕轮效应偏差
  • D.相似性偏差
19

将年度考核优秀的比例定为10%的绩效考核法属于( )

  • A.排序法
  • B.目标对照法
  • C.代表人物法
  • D.强迫选择法
21

克拉克等人认为组织文化是( )

  • A.我们处理周围事物的方法
  • B.引导行为的强有力的工具
  • C.主要依靠符号获取和传递的思想、感受和反应的方式
  • D.以一整套价值观和信念为基础的
23

关于决策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决策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 B.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 C.在一切的失误中,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 D.在现代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决策取决于领导者的聪明才智和知识经验
24

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其中最深层的是( )

  • A.感情交往
  • B.礼仪交往
  • C.思想交往
  • D.功利交往
25

易于同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的性格和气质一般是( )

  • A.迟钝、刻板、敏感多疑
  • B.态度和善、性情宽厚、体谅他人
  • C.孤僻、刻板而固执
  • D.高傲自大、目空一切
26

在面对面沟通过程中,适当的空间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 A.沟通者的性别
  • B.交谈的话题
  • C.亲密的程度
  • D.文化规范
27

“口服心不服”的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出于( )

  • A.知觉的歪曲
  • B.行为的歪曲
  • C.判断的歪曲
  • D.情感的歪曲
28

下级将准备好的工作绩效报告提供给上级审阅的沟通方式属于( )

  • A.上行沟通
  • B.下行沟通
  • C.平行沟通
  • D.工具式沟通
30

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叫( )

  • A.群体规范
  • B.工作制度
  • C.行为准则
  • D.群体压力
31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

  • 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
  • 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 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 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32

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 A.小型群体
  • B.大型群体
  • C.实属群体
  • D.参照群体
36

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区别的根本点是( )

  • A.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身体姿态
  • B.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面部表情
  • C.对人的知觉主要停留在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
  • D.对人的知觉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37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模式是( )

  • A.两因归因模式
  • B.成败归因模式
  • C.三度归因模式
  • D.内外归因模式
39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德鲁克
  • B.勒温
  • C.韦伯
  • D.巴纳德
41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

  • A.古利克
  • B.厄威克
  • C.泰罗
  • D.韦伯
43

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 )

  • A.英国
  • B.俄国
  • C.美国
  • D.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