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和个别教学目标
- B.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 C.总目标和分目标
- D.一般发展目标和个别发展目标
- A.代币制程序执行初期,使用一些可以发放和消费很快的强化物,效果很好
- B.代币制能使强化作用更加有效
- C.代币制换取支持强化物的次数在开始时应少一些,然后逐渐增加
- D.当幼儿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帮助幼儿脱离代币制
- A.获得效果
- B.解除抑制效果
- C.抑制效果
- D.促进效果
- A.间歇强化
- B.消退
- C.区别强化
- D.正强化
- A.正强化
- B.间歇强化
- C.行为塑造法
- D.代币制
- A.拥有性强化物
- B.操作性强化物
- C.社会性强化物
- D.活动性强化物
- A.任意推断
- B.选择性概括
- C.夸大
- D.过度引申
- 16
-
下列属于多重刺激法的是
- A.傅娜的VAKT教学法
- B.美国赫拉母的综合沟通法
- C.日本的绘画日记法
- D.全面交流法
- A.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 B.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 C.前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后者追求快乐和娱乐
- D.前者追求快乐和娱乐,后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
- A.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
- B.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游戏
- C.迅速让孩子与家长分开
- D.绝对不让儿童感到丝毫的强迫和不愿意
- A.认知记忆策略
- B.评价思维策略
- C.发散思维策略
- D.集中思维策略
- A.精神分析学派
- B.人本主义学派
- C.行为主义学派
- D.认知行为学派
- A.稳定性
- B.独创性
- C.变通性
- D.独立性
- A.精神分析学派
- B.行为主义学派
- C.认知主义学派
- D.人本主义学派
- A.攻击性行为
- B.恐惧情绪
- C.嫉妒行为
- D.退缩行为
- A.声调错误
- B.口吃
- C.替代音
- D.歪曲音
- A.同伴关系
- B.社区因素
- C.家庭与父母关系
- D.当地方言
- A.口吃
-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 C.共鸣异常
- D.音调异常
- A.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
- B.家长辅导方案
- C.多曼早期教育法
- D.个别教育计划
- A.比奈智力测验
- B.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 C.“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
- D.《婴儿—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 29
-
四级智力残疾IQ值在
- A.2以下
- B.2之间
- C.4之间
- D.5之间
- A.临界智力落后儿童
- B.可教育的智力落后儿童
- C.可训练的智力落后儿童
- D.需要监护的智力落后儿童
- A.0.03以上但未达到0.05
- B.0.05以上但未达到0.3
- C.0.03以上但未达到0.5
- D.0.3以上但未达到0.5
- A.法国
- B.德国
- C.英国
- D.丹麦
- A.蒙台梭利
- B.福禄贝尔
- C.杜威
- D.卢梭
- A.义务教育
- B.特殊教育
- C.免费教育
- D.公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