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茶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宋代()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

  • A.泡茶
  • B.鉴茶
  • C.分茶
  • D.斗茶
2

唐代饼茶的制作需经过的工序是()。

  • A.炙、碾、罗
  • B.煮、煎、滤
  • C.晒、煮、擂
  • D.蒸、煮、泡
3

()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 A.汉代
  • B.元代
  • C.宋代
  • D.唐代
4

社会鼎盛是唐代()的主要原因。

  • A.饮酒盛行
  • B.饮茶盛行
  • C.斗茶盛行
  • D.斗鸡盛行
5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 A.《补茶经》
  • B.《续茶谱》
  • C.《茶经》
  • D.《茶录》
6

世界上第一部()的作者是陆羽。

  • A.药书
  • B.农书
  • C.兵书
  • D.茶书
7

擂茶在宋代称为()。

  • A.米粥
  • B.茗粥
  • C.黍粥
  • D.面粥
8

明代饮用茶叶主要是()。

  • A.团茶
  • B.饼茶
  • C.散茶
  • D.粒茶
9

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应包括()。

  • A.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个人信念
  • B.职业观念、职业修养和理论水平
  • C.职业观念、文化修养和职业良心
  • D.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业自豪感
10

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

  • A.促进茶艺从业人员发展,与提高道德修养无关
  • B.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与促进行风建设无关
  • C.促进行业良好风尚建设,与个人修养无关
  • D.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建设和事业发展
11

开展道德评价具体体现在茶艺人员之间()。

  • A.相互批评和监督
  • B.批评与自我批评
  • C.监督和揭发
  • D.学习和攀比
12

()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 A.离子交换
  • B.二次蒸馏
  • C.静置煮沸
  • D.氧化处理
13

职业道德是()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 A.人们在家庭生活中
  • B.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
  • C.人们在与人交往中
  • D.人们在消费领域中
14

下列()是中国“五大名泉”之一。

  • A.庐山玉帘泉
  • B.济南趵突泉
  • C.杭州六一泉
  • D.苏州白云泉
15

下列()井水,水质较差,不适宜泡茶。

  • A.柳毅井
  • B.文君井
  • C.城内井
  • D.薛涛井
16

90℃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 A.红茶
  • B.龙井茶
  • C.乌龙茶
  • D.普洱茶
17

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 A.普洱茶
  • B.花茶
  • C.六安瓜片
  • D.黄山毛峰
19

80℃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 A.花茶
  • B.红茶
  • C.绿茶
  • D.黑茶
20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老”,茶汤品质()。

  • A.茶叶下沉,新鲜度提高
  • B.茶叶下沉,新鲜度下降
  • C.茶浮水面,鲜爽味减弱
  • D.茶浮水面,鲜爽味提高
21

茶海是用来()。

  • A.储放茶渣
  • B.盛取干茶
  • C.放置茶杯
  • D.均匀茶汤浓度
23

当下列水中()称为硬水。

  • A.Cu2+、Al3+的含量大于8mg/L。
  • B.Fe2+、Fe3+的含量大于8mg/L。
  • C.Zn2+、Mn2+的含量大于8mg/L。
  • D.Ca2+、Mg2+的含量大于8mg/L。
26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 A.福建德化
  • B.湖南长沙
  • C.浙江龙泉
  • D.江西景德镇
28

景瓷宜陶是()茶具的代表。

  • A.宋代
  • B.元代
  • C.明代
  • D.现代
29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 A.王褒《茶谱》
  • B.陆羽《茶经》
  • C.陆羽《茶谱》
  • D.王褒《僮约》
31

用经过氯化处理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

  • A.汤味变淡
  • B.汤色金黄
  • C.汤味带咸
  • D.香气变淡
32

通常用pH值表示溶液的()。

  • A.温度
  • B.浓度
  • C.浑浊度
  • D.酸碱度
34

()泡茶,汤色明亮,香味俱佳。

  • A.河水
  • B.雪水
  • C.湖水
  • D.自来水
35

井水属于地下水,当井水受到盐碱地表水污染时,用于泡茶茶汤品质()。

  • A.汤色加深,汤味变淡
  • B.汤色加深,汤味变涩
  • C.汤色变淡,汤味带咸
  • D.汤色黑褐,汤味苦涩
36

90℃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 A.红茶
  • B.龙井茶
  • C.乌龙茶
  • D.普洱茶
37

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 A.西湖龙井
  • B.乌龙茶
  • C.六安瓜片
  • D.黄山毛峰
38

80℃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 A.白茶
  • B.花茶
  • C.沱茶
  • D.绿茶
39

茶荷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 A.均匀茶汤浓度
  • B.盛取干茶
  • C.放置茶杯
  • D.储放茶渣
40

茶海是用来()。

  • A.取茶渣
  • B.均匀茶汤浓度
  • C.盛取干茶
  • D.嗅茶香
41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的优点。

  • A.瓷器茶具
  • B.玻璃茶具
  • C.金属茶具
  • D.竹木茶具
44

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是()优点之一。

  • A.金属茶具
  • B.紫砂茶具
  • C.青瓷茶具
  • D.漆器茶具
45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 A.福建德化
  • B.湖南长沙
  • C.浙江龙泉
  • D.江西景德镇
47

景瓷宜陶是()茶具的代表。

  • A.宋代
  • B.元代
  • C.明代
  • D.现代
48

宋代哥窑的产地在()。

  • A.浙江杭洲
  • B.河南临汝
  • C.福建建洲
  • D.浙江龙泉
49

原始社会茶具的特点是()。

  • A.一器多用
  • B.石制茶具
  • C.铁制茶具
  • D.陶制茶具
50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 A.王褒《僮约》
  • B.陆羽《茶经》
  • C.王褒《茶经》
  • D.陆羽《僮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