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无需经乙、丙同意,甲可以出质
- B.经乙、丙同意,甲可以出质
- C.未经乙、丙同意,甲私自出质的,其行为无效
- D.未经乙、丙同意,甲私自出质,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合伙企业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A.票据追索权行使期限的确定
- B.票据的背书
- C.票据的付款
- D.票据的承兑
- A.担任过破产清算的公司的董事,该公司破产清算完结已满5年
- B.担任过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已满3年
- C.个人负债达10万元且到期仍未清偿
- D.曾犯有贪污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已满3年
- A.董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5人
- B.董事会每年至少应召开一次董事会议
- C.经1/3以上董事会提议,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 D.董事会会议应有2/3以上董事出席
- A.一个自然人可以设立多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 B.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 C.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
- D.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A.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人事决定
- C.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 D.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
- A.个人独资企业不能设立分支机构
- B.个人独资企业可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
- C.个人独资企业清偿债务时,应首先清偿所欠职工工资
- D.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时,可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 A.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 B.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 C.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 D.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分立、清算
- A.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 B.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 C.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 D.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 A.普通合伙人张某在执行事务中有贪污合伙企业财产的行为
- B.普通合伙人李某未履行出资义务
- C.普通合伙人赵某因故意给合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 D.普通合伙人宋某参加了另一同类营业的合伙组织
- A.张某持有一张本票,出票日期为2008年3月20日,于2009年3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 B.李某持有一张为期30天的汇票,到期日期为2008年3月20日,于2009午3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 C.王某持有一张见票即付的汇票,出票日期为2007年3月20日,于2009年3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 D.赵某持有一张支票, 出票日期为2007年3月20日,于2009年4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 A.经济管理行为
- B.自然灾害
- C.智力成果
- D.战争
- A.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B.保管人可以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
- C.有偿保管合同,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D.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保管人不得使用或者许可第三人使用保管物
- A.甲上市公司的董事乙离职后第4个月,转让其所持甲公司的股票
- B.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丙上市公司5%股份的丁证券公司,第3个月转让其所持丙公司的股票
- C.戊上市公司的收购人,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第8个月,转让其所购股票的1/3
- D.庚上市公司持股8%的股东,将其持有的庚公司股票在买入后4个月内卖出
- A.拍卖所得优先偿还建设银行的贷款,剩余偿还工商银行的贷款
- B.由于贷款未办理抵押物登记,两项抵押均无效
- C.第二次抵押无效
- D.应偿还建设银行的4万元,偿还工商银行的12万元
- A.有限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退伙的有限合伙人
- B.有限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
- C.不参加执行有限合伙企业事务的普通合伙人
- D.有限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
- A.1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达到8个
- B.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
- C.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超过15亿人民币
- D.井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15%
- A.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 B.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 C.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 D.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 A.增加注册资本
- B.减少注册资本
- C.聘请企业总经理
- D.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出资
- A.自行取回
- B.通过甲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取回
- C.通过管理人取回
- D.通过人民法院取回
- A.可以改善环境的
- B.可以改善市场公平竞争条件的
- C.重组亏损企业并保障就业的
- D.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并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
- A.如果甲对除名决议没有异议,该除名决议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 B.如果甲对除名决议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如果甲对除名决议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裁决
- D.乙、丙和丁不能决议将甲除名,但可以终止对甲单独执行合伙事务的委托
- A.连带责任
- B.全部责任
- C.同一责任
- D.按份责任
- A.建海公司至少应出资126万美元,张某至少应出资84万美元
- B.建海公司至少应出资150万美元,张某至少应出资80万美元
- C.建海公司至少应出资168万美元,张某至少应出资112万美元
- D.建海公司至少应出资200万美元,张某至少应出资160万美元
- A.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
- B.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60日内
- C.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
- D.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9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120日内
- A.季度会计报表
- B.年度会计报表
- C.企业清算的会计报表
- D.合营各方的出资证明书
- A.1500
- B.2500
- C.3000
- D.2000
- A.公司20%的董事发生变动
- B.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 C.公司遭受的损失达到净资产的8%
- D.持有公司4%股份的股东持股情况发生变动
- A.监事会成员必须全部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 B.监事会中应当有职工代表
- C.未担任公司行政管理职务的公司董事可以兼任监事
- D.监事会成员任期为3年,不得连选连任
- A.8月2日荣丰公司发出的函件
- B.8月4日建海家具厂发出的函件
- C.8月6日荣丰公司发出的函件
- D.8月1日建海家具厂发出的函件
- A.全部利润平均分配
- B.全部利润按二人的实际出资比例分配
- C.全部利润的40%按2:2的比例分配,其余部分平均分配
- D.全部利润还按2:2的比例分配,剩余的部分作为企业的基金
- A.5
- B.35
- C.30
- D.0
- A.不满十周岁的丫丫自己决定将压岁钱5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 B.李某因认识上的错误为其儿子买回一双不能穿的鞋
- C.甲企业的业务员黄某自己得到乙企业给予的回扣款1000元而代理甲企业向乙企业购买了10吨劣质煤
- D.丙公司向丁公司转让一辆无牌照的走私车
- A.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出资
- B.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8个月内缴清出资
- C.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10个月内缴清出资
- D.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15个月内缴清出资
- A.3
- B.5
- C.15
- D.20
- A.张某与李某签订
- B.张某与范某签订
- C.李某与范某签订
- D.张某、李某、范某共同签订
- A.付款人在出票人完成出票之日,即成为汇票上的主债务人
- B.汇票签发后,如付款人不予付款,出票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C.持票人变造汇票金额的, 出票人不仅不对变造后汇票记载的内容承担责任,而且也不对变造前汇票记载的内容承担责任
- D.收款人在汇票金额的付款请求权不能满足时,仅享有对出票人的追索权
- A.有效合同
- B.无效合同
- C.可撤销合同
- D.效力待定合同
- A.张某、赵某、李某、王某均不承担补交该差额的责任
- B.张某以个人财产补交其差额,不足部分由赵某、李某补足
- C.张某以个人财产补交其差额,不足部分待有财产时再补足
- D.张某以个人财产补交其差额,不足部分由赵某、李某、王某补足
- A.有6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350万元
- B.有5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500万元
- C.有4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450万元
- D.有3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750万元
- A.该股票的承销期内和期满后24个月内
- B.该股票的承销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内
- C.出具审计报告后12个月内
- D.出具审讯报告后8个月内
- A.汇票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可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 B.汇票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出票后10日付款
- C.汇票未记载出票日期的,汇票无效
- D.汇票未记载付款地的,以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
- A.由乙公司承担债务
- B.由甲公司承担债务
- C.由甲、 乙、丙三个公司连带承担债务
- D.由甲、乙、丙三个公司分别承担债务
- A.原告住所所在地人民法院
- B.被告住所所在地地人民法院
- C.原、被告住所所在地人民法院均可
- D.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 A.2010年1月10日
- B.2010年7月10日
- C.2010年12月10日
- D.201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