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 B.血红素铁在肠内的吸收并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
- C.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 D.无论是血红素铁还是非血红素铁均受植酸、草酸盐的影响
- E.铁的吸收与体内铁的需要量有关
- A.血液运送
- B.淋巴液运送
- C.组织间液扩散
- D.轴突运送
- E.特殊管道运送
- A.排放有季节性
- B.有机污染物含量高
- C.生物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高
- D.PH高
- A.羰基化合物
- B.含氮杂环化合物
- C.含氧杂环化合物
- D.含硫杂环化合物
- A.由屈氏韧带以下器官病变引起
- B.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病因
- C.呕吐物颜色与出血部位有关
- D.可见于胰头癌合并出血
- E.可排暗红色血便
- A.它是原肌凝蛋白的组成部分
- B.本身具有ATP酶活性
- C.能与肌纤蛋白结合
- D.能向M线摆动引起肌肉收缩
- E.可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凝蛋门分子构型发生改变
- A.心跳加快
-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 C.汗腺分泌增加
- D.胃液分泌减少
- E.胃肠道平滑肌抑制
- 8
-
动作电位包括()
- A.锋电位和后电位
- B.除极和复极
- C.除极上升支与复极下降支
- D.静息电位和锋电位
- E.除极、反极(超射)
- A.堆藏
- B.冰藏
- C.速冻储藏
- D.埋藏
- E.窖藏
- 10
-
颈外动脉发出的分支有()
- A.面动脉
- B.舌动脉
- C.甲状腺下动脉
- D.脑膜中动脉
- E.颞浅动脉
- A.硝酸盐
- B.亚硝酸盐
- C.胺类物质
- D.氨
- E.铵盐
- A.酮血症
- B.高胆固醇血症
- C.乳酸性酸中毒
- D.正氮平衡
- E.糖异生旺盛
- A.产品成本
- B.毛利率
- C.利润
- D.税金
- A.补充鱼肝油
- B.补充维生素D制剂
- C.补充大豆异黄酮类
- D.晒太阳
- A.准确
- B.及时
- C.客观
- D.全面
- A.醇溶蛋白
- B.酪蛋白
- C.鸡蛋蛋白
- D.鱼肉蛋白
- E.牛肉蛋白
- 17
-
负反馈的生理意义是使()
- A.生理过程逐步增强
- B.控制部分输出作用减弱
- C.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
- D.某种生理功能尽快完成
- E.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 18
-
非语言传播包括()
- A.动态体语
- B.静态体语
- C.听话技巧
- D.类语言
- E.时空语言
- A.化学结合的CO<sub>2</sub>主要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 B.CO<sub>2</sub>与Hb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反应需酶的催化,速度较慢
- C.从组织扩散进入血液的大部分CO<sub>2</sub>,在血浆内与水反应生成H<sub>2</sub>CO<sub>2</sub>
- D.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
- E.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运输CO<sub>2</sub>效率较高
- A.真实
- B.准确
- C.成熟
- D.全面
- E.先进
- A.物理疗法
- B.营养疗法
- C.运动疗法
- D.日光浴
- 22
-
动眼神经支配的肌有()
- A.上直肌
- B.下直肌
- C.提上睑肌
- D.外直肌
- E.上斜肌
- 23
-
禽肉的营养特点有()
- A.脂肪熔点高
- B.脂肪含量少
- C.含氮浸出物多
- D.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
- E.易消化吸收
- A.经济
- B.生理需要
- C.食物和健康观念
- D.睡眠
- 25
-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范围广
- B.必须通过血液起作用
- C.反应速度慢
- D.作用持续时间长
- E.作用精确
- A.专业知识
- B.文化知识
- C.现场协调能力
- D.语言表达信息传播能力
- E.社会知识
- 27
-
肱三头肌()
- A.属前臂伸肌群
- B.长头参与围成三边孔和四边孔
- C.内、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
- D.止于尺骨鹰嘴
- E.屈肘关节和内收肩关节
- 28
-
胃的运动形式有()
- A.分节运动
- B.紧张性收缩
- C.蠕动
- D.袋状往返运动
- E.容受性舒张
- A.为最少见的一种奔马律
- B.出现在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
- C.出现在心率较快时
- D.受体位影响较大
- E.常见于心力衰竭时
- A.维生素B<sub>1</sub>
- B.维生素B<sub>2</sub>
- C.维生素E
- D.烟酸
- A.警示标志
- B.警示说明
- C.注意事项
- D.功能主治
- A.原料价格
- B.原料包装
- C.原料发票
- D.原料数量
- E.原料质量
- 33
-
大豆中的非营养因子()
- A.蛋白酶抑制剂
- B.植酸
- C.植物红细胞凝血素
- D.皂甙类
- E.异黄酮类
- A.蛋白质
- B.维生素
- C.糖类
- D.膳食纤维
- E.水
- A.清晨、清醒
- B.静卧
- C.进食清淡菜肴
- D.室温18~25℃
- E.禁食
- A.菜单字体越大越好
- B.菜单不要省略必要的介绍性文字
- C.菜单上的菜点按价格高低来排列
- D.不要在菜单上划掉原价
- A.基础代谢降低
- B.消化功能减退
- C.合成代谢旺盛
- D.消化功能增强
- E.免疫增强
- 38
-
人体能量消耗主要用于()
- A.基础代谢
- B.体力活动
-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 D.生长发育
- E.蛋白质互补作用
- A.餐饮服务许可情况
- B.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
- C.餐饮加工制作、销售、服务过程的食品安全情况
- D.餐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
- A.应采取侧卧位
- B.被测量肢体应与右心房同一水平
- C.袖带下缘应与肘横纹平齐
- D.袖带中央位于肱动脉处
- E.听诊器胸件应放在肘窝肱动脉处
- 41
-
处于正氮平衡的人群是()
- A.婴幼儿
- B.青少年
- C.老年人
- D.儿童
- E.孕妇
- 42
-
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具有()
- A.抑制胃的分泌和运动
- B.引起胰液、小肠液、胆汁分泌
- C.有利于Fe<sup>2+</sup>和Ca<sup>2+</sup>吸收
- D.抑制小肠运动
- E.促进胃排空
- A.皮肤血流量减少
- B.外界环境温度降低
- C.皮下脂肪增多
- D.有效辐射砸积增加
- E.吹风
- A.碱性食品容易溶解金属、搪瓷和陶瓷等容器中的铅、镉等有害金属,从而造成污染
- B.食品接触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时间越长,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 C.温度越低,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 D.理化性质不稳定的容器和包装材料,易使食品受到污染
- E.不完整或受损的容器易造成食品污染
- 45
-
前庭器官可感受()
- A.旋转运动
- B.直线加速运动
- C.直线等速运动
- D.直线减速运动
- E.头部位置的变化
- A.动眼神经副核
- B.泌涎核
- C.面神经核
- D.疑核
- E.迷走神经背核
- 47
-
促胰液素()
- A.是由小肠的S细胞产生
- B.在盐酸刺激下分泌量明显增加
- C.主要使胰酶分泌增加
- D.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量增加
- E.使水和碳酸氢盐分泌轻度增加
- 48
-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有()
- A.维生素D
- B.乳糖
- C.膳食纤维
- D.氨基酸
- E.脂肪
- A.食品清洁状态标志
- B.食品曾受温血动物粪便污染
- C.预测致病菌污染可能性
- D.预测食品耐保藏性
- E.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 A.三价砷毒性大于五价砷
- B.五价砷毒性大于三价砷
- C.无机砷毒性大于有机砷
- D.有机砷毒性大于无机砷
- E.急性砷中毒主要是胃肠炎症状
- 51
-
黏附素是细菌细胞表面的
- A.基因
- B.核糖体
- C.碱基
- D.蛋白质
- E.亚基
- A.脂质
- B.载体蛋白
- C.多糖
- D.酶
- E.磷壁酸
- 53
-
下丘脑腹内侧核存在()
- A.摄食中枢
- B.饱中枢
- C.防御反应区
- D.产热中枢
- E.散热中枢
- A.200kcal
- B.300kcal
- C.400kcal
- D.500kcal
- A.暴露评估
- B.风险评估
- C.食品安全状态
- D.残留监控
- 56
-
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酶是
- A.3α羟化酶
- B.6α羟化酶
- C.5α羟化酶
- D.4α羟化酶
- E.7α羟化酶
- A.10g/d
- B.8g/d
- C.6g/d
- D.5g/d
- A.蔬菜
- B.油炸鸡腿
- C.饼干
- D.薯片
- A.乳糖
- B.葡萄糖
- C.CAMP
- D.色氨酸
- E.阿拉伯糖
- A.感觉迟钝
- B.肌张力降低
- C.运动共济失调
- D.静止性震颤
- E.意向性震颤
- A.100kcal/d
- B.150kcal/d
- C.200kcal/d
- D.300kcal/d
- A.丙酮酸羧化酶
- B.丙酮酸激酶
- C.PEP羧激酶
- D.果糖双磷酸酶-1
- E.葡萄糖-6-磷酸酶
- A.支原体
- B.衣原体
- C.立克次体
- D.螺旋体
- E.放线菌
- 64
-
合成血红素的关键酶是
- A.ALA合酶
- B.葡萄糖激酶
- C.丙酮酸激酶
- D.HMGCOA裂解酶
- E.异柠檬酸脱氢酶
- 65
-
关于纵隔()
- A.上宽下窄
- B.位于胸膜腔内
- C.气管位于前纵隔内
- D.后纵隔内有心脏
- E.食管位于后纵隔
- 66
-
酶化学修饰调节最多见的是
- A.别构调节
- B.磷酸化/去磷酸化
- C.酶原激活
- D.催化物调节
- E.温度调节
- 67
-
受MHC限制的是
- A.CTL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 B.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 C.巨噬细胞吞噬细菌
- D.抗体结合病毒
- E.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
- A.丙酮酸羧化酶
- B.丙酮酸激酶
- C.PEP羧激酶
- D.果糖双磷酸酶1
- E.葡萄糖-6-磷酸酶
- A.500mg
- B.800mg
- C.1000mg
- D.1200mg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E
- D.叶酸
- A.内基小体
- B.包涵体
- C.网状体
- D.始体
- E.原体
- A.基本膳食
- B.治疗膳食
- C.配方膳食
- D.诊断膳食
- 73
-
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 A.耗O<sub>2</sub>量/混合食物
- B.混合食物/耗O<sub>2</sub>量
- C.耗O<sub>2</sub>量/CO<sub>2</sub>产生量
- D.CO<sub>2</sub>产生量/耗O<sub>2</sub>量
- E.CO<sub>2</sub>产生量/非蛋白食物
- A.去极化
- B.反极化
- C.复极化
- D.超极化
- E.极化
- A.鼻尖
- B.口唇
- C.耳廓
- D.前额
- E.胸骨
- 76
-
腹腔干的主要分支是()
- A.腰动脉
- B.脾动脉
- C.肾动脉
- D.空、回肠动
- E.阑尾动脉
- A.麦芽糖
- B.果糖
- C.葡萄糖
- D.木糖
- A.顺浓度差转运
- B.不消耗生物能
- 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 D.是脂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
- E.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 A.每半年
- B.每年
- C.每二年
- D.每三年
- A.毛细血管压升高
- B.淋巴回流受阻
-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D.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 81
-
不属于隐蔽抗原的组织成分
- A.脑组织
- B.晶状体蛋白
- C.精子
- D.甲状腺球蛋白
- E.关节滑膜
- A.DNA高度缠绕,无法作为模板
- B.DNA被分解成无数片段
- C.无RNA引物,复制无法进行
- D.随从链的复制无法完成
- E.冈崎片段生成过量
- 83
-
眼的屈光装置不包括()
- A.角膜
- B.晶状体
- C.玻璃体
- D.房水
- E.瞳孔
- A.成熟红细胞ATP是由糖酵解提供
- B.缺氧性疾病,由于酵解减少,易产生代谢性碱中毒
- C.神经细胞,骨髓等糖酵解旺盛
- D.糖酵解可迅速提供ATP
- E.肌肉剧烈运动时,其能量由糖酵解供给
- A.1~2天
- B.3~4天
- C.一周
- D.2周
- A.RNA聚合酶I
- B.反转录酶
- C.RNA聚合酶Ⅱ
- D.RNA聚合酶全酶
- E.RNA聚合酶Ⅲ
- A.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位于同一亚基
- B.都含有一个以上的亚基
- C.动力学曲线呈S形曲线
- D.变构调节可有效地和及时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 E.该调节可调节整个代谢通路
- A.致死量
- B.感染量
- C.半数致死量
- D.毒力
- E.侵袭力
- A.交感神经活动
- B.血K<sup>+</sup>浓度
- C.致密斑兴奋
- D.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的活动
- E.动脉血压
- A.正常范围
- B.超重或瘦弱
- C.肥胖或瘦弱
- D.无法判断
- A.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 B.未经食品药品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
- C.生食水产品
- D.地方政府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 A.无形性
- B.一次性
- C.同步性
- D.综合性
- A.支原体
- B.衣原体
- C.立克次体
- D.螺旋体
- E.放线菌
- A.腹部B超
- B.X线钡剂造影
- C.胃镜
- D.胃液分析
- E.腹部CT
- 95
-
正常人尿液中可见
- A.细胞管型
- B.透明管型
- C.脂肪管型
- D.颗粒管型
- E.肾功能不全管型
- A.牛奶
- B.红薯
- C.燕麦
- D.韭菜
- A.促进肠道蠕动
- B.结合胆酸、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 C.结合钙、锌、铁等阳离子
- D.影响肠道菌群
- A.促进胃酸分泌
- B.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
- C.抑制胆囊收缩
- D.促进胃的蠕动
- E.对胃黏膜具有营养作用
- A.0~10
- B.0~8
- C.2~8
- D.0~4
- A.肘关节
- B.桡腕关节
- C.腕掌关节
- D.腕中关节
- E.腕骨间关节
- A.蛋白质变性时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
- B.蛋白质变性时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 C.蛋白质变性时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
- D.去除变性因素后变性蛋白质都可以复原
- E.球蛋白变性后其水溶性降低
- 102
-
白喉杆菌培养特性为
- A.专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5~37℃
- B.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65~67℃
- C.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55~57℃
- D.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
- E.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45~47℃
- 103
-
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是()
- A.奶类
- B.豆类
- C.蛋类
- D.肉类
- A.木质素
- B.果胶
- C.麦芽糖
- D.纤维素
- A.50~100
- B.100~200
- C.200~400
- D.400~600
- A.b-氧化中的受氢体为NAD和FAD
- B.含16个碳原子的软脂酸经过8次b-氧化
- C.脂肪酰CoA需转运入线粒体
- D.脂肪酸首先要活化生成脂肪酰CoA
- E.b-氧化的4步反应为脱氢、再水、再脱氢和硫解
- 107
-
细菌分类等级中科和属之间还可添加
- A.株
- B.亚属
- C.亚种
- D.型
- E.族
- 108
-
浮肿型PEM患者主要原因是()
- A.能量严重不足
- B.蛋白质严重不足
- C.能量过剩
- D.B族维生素缺乏
- A.尿素
- B.氨
- C.尿酸
- D.肌酐
- E.氨基酸
- 110
-
骨骼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不包括()
-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 B.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 C.肌浆网中的Ca+释放入胞浆
- D.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积
- E.肌浆中的Ca+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解离
- 111
-
以下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是
- A.沙眼衣原体
- B.鹦鹉热衣原体
- C.肺炎衣原体
- D.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型
- E.沙眼衣原体LGV生物型
- 112
-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 A.合成胆汁酸
- B.提供能量
- C.提供NADPH
- D.参与酮体
- E.参与蛋白代谢
- A.牛奶遇光易发生磷酸钙沉淀。
- B.牛奶富含抗坏血酸,但抗坏血酸对光是不稳定的。
- C.牛奶胶体在贮存中易发生混浊和分层。
- D.牛奶富含核黄素,但核黄素对光非常敏感。
- A.-2℃
- B.0℃
- C.2℃
- D.4℃
- A.使DNA聚合酶活化并使DNA双链解开
- B.提供5’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
- C.提供5’末端作为合成新RNA链的起点
- D.提供3’-OH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
- E.提供3’-OH末端作为合成新RNA链的起点
- A.2000mg
- B.2100mg
- C.2200mg
- D.2300mg
- A.主要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起作用
- B.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功能
- C.生长因子受体存在细胞核内
- D.其化学本质属于多肽
- E.具有多功能性
- A.葡萄糖
- B.二氧化碳和水
- C.胆固醇
- D.草酰乙酸
- E.酮体
- 119
-
在人体内消化率最低的油脂是( )
- A.芝麻油
- B.葵花子油
- C.玉米油
- D.牛脂
- 120
-
细菌的RNA主要存在于
- A.细胞壁
- B.聚糖骨架
- C.胞质
- D.脂多糖
- E.蛋白质
- 121
-
开口于右心房的是()
- A.冠状窦口
- B.肺动脉口
- C.肺静脉口
- D.主动脉口
- E.主动脉窦
- A.三羧酸循环
- B.鸟氨酸循环
- C.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
- D.甲硫氨酸循环
- E.ATP循环
- A.3g
- B.6g
- C.10g
- D.15g
- A.3g/d
- B.4g/d
- C.5g/d
- D.6g/d
- A.双向传导性
- B.绝缘性
- C.易疲劳性
- D.不衰减性
- E.结构与功能完整性
- A.术前7日进低渣饮食
- B.术前3日肌注抗生素
- C.术前3日服缓泻剂
- D.术前2日进流食
- E.术前晚清洁洗肠
- 127
-
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
- A.220nm
- B.230nm
- C.240nm
- D.250nm
- E.260nm
- 128
-
CAMP可以别构激活的酶是
- A.蛋白酶
- B.蛋白激酶
- C.磷蛋白磷酸酶
- D.还原酶
- E.转肽酶
- 129
-
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见于
- A.酒精中毒
- B.癫痫
- C.癔病
- D.有机磷中毒
- E.脑出血
- 130
-
基因表达调控最重要的环节是
- A.基因转录
- B.DNA合成
- C.转录后加工
- D.蛋白质合成
- E.蛋白质合成后加工
- 131
-
关于灭菌定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杀灭外环境的病原微生物
- B.消除内环境的病原微生物
- C.防止细菌生长繁殖
- D.消除或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 E.消除或杀灭细菌的繁殖体
- A.PAB
- B.PCT
- C.RBA
- D.CRT
- E.PBP
- A.血红蛋白
- B.运铁蛋白
- C.血清白蛋白
- D.肌红蛋白
- A.食谱
- B.总结
- C.市场调查
- D.营养计算
- A.束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
- B.束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
- C.网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
- D.网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
- E.球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
- 136
-
肌酸的合成原料是
- A精氨酸和瓜氨酸
- B精氨酸和甘氨酸
- C精氨酸和鸟氨酸
- D鸟氨酸和甘氨酸E鸟氨酸和瓜氨酸
- A.革兰阴性粗大杆菌
- B.芽胞存在于菌体中央,直径小于菌体
- C.革兰阳性细小杆菌
- D.革兰阳性球杆菌
- E.芽胞存在于菌体一端,大于菌体
- A.gp120
- B.gp41
- C.p24
- D.p17
- E.gp160
- 139
-
线粒体内膜复合物V的F1
- A.含有寡霉素敏感蛋白
- B.具有ATP合酶活性
- C.结合GDP后发生构象改变
- D.存在单加氧酶
- E.存在H+通道
- 140
-
参与合成cDNA的酶是
- A.RNA聚合酶
- B.转肽酶
- C.引物酶
- D.逆转录酶
- E.DNA聚合酶
- A.雌激素
- B.孕激素
- C.甲状腺激素
- D.肾上腺素
- E.胰岛素
- 142
-
可以通过血胎屏障的抗体是
- A.IgA
- B.IgM
- C.IgE
- D.IgD
- E.IgG
- 143
-
下列不是肾病综合征的体征是()
- A.水肿
- B.高蛋白血症
- C.高脂血症
- D.大量蛋白尿
- A.使DNA聚合酶活化并使DNA双链解开
- B.提供5'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
- C.提供5'末端作为合成新RNA链的起点
- D.提供3'-OH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
- E.提供3'-OH末端作为合成新RNA链的起点
- 145
-
位于椎管前壁的韧带是()
- A.前纵韧带
- B.后纵韧带
- C.弓间韧带
- D.骶棘韧带
- E.项韧带
- A.出口国食品安全标准
- B.我国食品安全标准
-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 D.第三国食品安全标准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B.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办公厅
- D.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 148
-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 A.脂蛋白脂肪酶
- B.甘油一酯酶
- C.甘油二酯酶
- D.甘油三酯酶
- E.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酶
- 149
-
盐酸可激活的消化酶或酶原是
- A.胃蛋白酶原
- B.胰淀粉酶
- C.辅脂酶
- D.胰蛋白酶原
- E.糜蛋白酶原
- 150
-
UL是()的水平
- A.日常摄取高限
- B.建议摄入
- C.低于RNI
- D.低于AI
- A.<30%
- B.30~50%
- C.55~65%
- D.>70%
- 152
-
贵要静脉()
- A.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
- B.沿前臂桡侧上行
- C.行于三角肌胸大肌问沟内
- D.注入锁骨下静脉
- E.收集手和前臂尺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 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
- B.DNA双螺旋是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做骨架的双链组成
- C.DNA双螺旋是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
- D.两股单链从5′到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相同
- 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
- A.感官检验
- B.视觉检验
- C.理化检验
- D.味觉检验
- 155
-
通常母乳中含量不足的营养素是()
- A.钙
- B.铁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B
- 156
-
关于同工酶的叙述哪项正确
- A.酶分子的一级结构相同
- B.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 C.各同工酶K<sub>m</sub>相同
- D.同工酶的生物学功能可有差异
- E.同工酶的理化性质相同
- 157
-
我国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 B.化学性食物中毒
- C.真菌性食物巾毒
- A.AT、GC酉己对
- B.DNA聚合酶选择配对碱基
- C.DNA聚合酶即时校读
- D.DNA聚合酶依赖模板
- E.DNA聚合酶Ⅲ缺乏ε亚基
- 159
-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
- A.收缩压
- B.舒张压
- C.脉搏压
- D.平均动脉压
- 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 A.单纯扩散
-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敞
- 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做
- D.主动转运
- E.胞吐
- 161
-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 A.脂蛋白脂肪酶
- B.单酰甘油酯酶
- C.二酰甘油酯酶
- D.三酰甘油酯酶
- E.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酶
- A.dTMP
- B.dCMP
- C.dGMP
- D.dUMP
- E.dAMP
- A.147kcal
- B.137kcal
- C.127kcal
- D.117kcal
- A.三羧酸循环
- B.乳酸循环
- C.糖醛酸循环
- D.柠檬酸一丙酮酸循环
- E.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
- A.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 B.戊糖不同,碱基相同
- C.戊糖相同,部分碱基相同
- D.戊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 E.DNA中含有大量的U,RNA中含有大量的T
- A.病毒
- B.衣原体
- C.立克次体
- D.支原体
- E.螺旋体
- 167
-
房水()
- A.由眼房产生
- B.由虹膜角膜角产生
- C.由巩膜静脉窦产生
- D.由睫状体产生
- E.由晶状体产生
- 168
-
高剂量TD—Ag
- A.引起T细胞免疫耐受
- B.引起B细胞免疫耐受
- C.引起T、B细胞免疫耐受
- D.不引起免疫耐受
- E.引起免疫抑制
- A.饮食治疗
- B.药物治疗
- C.运动治疗
- D.心理治疗
- 170
-
关于抗原,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 A.半抗原——青霉素
- B.自身抗原——HLA抗原
- C.异种抗原——病原微生物
- D.细胞质抗原——线粒体抗原
- E.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 171
-
肝糖原合成中葡萄糖载体是
- A.CDP
- B.ADP
- C.UDP
- D.TDP
- E.GDP
- A.氮平衡
- B.负氮平衡
- C.排出足够的尿素氮
- D.正氮平衡
- A.回落
- B.持续升高
- C.轻微升高
- D.保持不变
- A.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 B.柠檬酸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
- C.柠檬酸合成酶
- D.琥珀酸合成酶
- E.苹果酸脱氢酶
- 175
-
下述为血糖的主要去路,除外的是
- A.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
- B.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
- C.转变成糖皮质激素
- D.转变成其他单糖及衍生物
- E.在肝、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原
- 176
-
向肝内转运胆固醇的脂蛋白是
- A.IDL
- B.VLDL
- C.LDL
- D.CM
- E.HDL
- A.适宜人群
- B.预防疾病
- C.不适宜人群
- D.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
- A.凝胶发酵
- B.固体发酵
- C.液体发酵
- D.乳液发酵
- A.大火、冷水
- B.微火、沸水
- C.大火、沸水
- D.微火、冷水
- A.预先控制
- B.现场控制
- C.服务程序控制
- D.反馈控制
- 181
-
具有亲细胞作用的抗体是
- A.IgM
- B.IgD
- C.IgE
- D.IgG
- E.IgA
- A.锌
- B.铁
- C.维生素A
- D.维生素C
- 183
-
组成小网膜的结构是()
- A.肝胃韧带和胃脾韧带
- B.肝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
- C.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 D.肝胃韧带和肝圆韧带
- E.肝胃韧带和肝镰状韧带
- A.1kcal=0.4184kJ
- B.1kcal=0.239kJ
- C.1kcal=4.184KJ
- D.1kcal=2.39kJ
- A.40%
- B.50%
- C.60%
- D.70%
- 186
-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最重要的物质是
- A.消化酶
- B.胆盐
- C.卵磷脂
- D.胆色素
- E.脂肪酸
- 187
-
有关ATP合成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α、β亚基外,其他亚基有ATP结合部位
- B.在ATP合酶F<sub>1</sub>部分进行
- C.F<sub>0</sub>部分仅起固定F<sub>1</sub>部分作用
- D.F<sub>1</sub>α、β亚基构成质子通道
- E.H<sup>+</sup>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
- 188
-
下列属于胃肠内营养的指征是()
- A.急性肾衰竭
- B.多发创伤
- C.溃疡性结肠炎
- D.持续厌食状态
- 189
-
合成DNA的原料是
- A.dAMP、dGMP、dCMP、dTMP
- B.dADP、dGDP、dCDP、dTDP
- C.dATP、dGTP、dCTP、dTTP
- D.AMP、GMP、CMP、TMP
- E.ADP、GDP、CDP、TDP
- 190
-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微量元素
- A.铁
- B.碘
- C.镁
- D.锌
- E.铜
- 191
-
DNA变性的本质是
- A.磷酸二酯键断裂
- B.N-C糖苷键断裂
- C.戊糖内C-C键断裂
- D.碱基内C-C键断裂
- E.互补碱基之问氢健断裂
- A.盐键
- B.疏水键
- C.氢键
- D.二硫键
- E.范德华力
- A.压痛明显
- B.局部肿胀
- C.白细胞升高
- D.病程5天
- E.穿刺有脓
- 194
-
以下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细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 B.伤寒沙门菌
- C.痢疾志贺菌
- D.克雷伯菌
- E.变形杆菌
- A.0.5μg/L
- B.1μg/L
- C.2μg/L
- D.4μg/L
- 196
-
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 B.社会条件
- C.个人生活方式
- D.自然环境
- A.寒战性产热
- B.肝脏代谢亢进
- C.非寒战性产热
- D.全部内脏代谢增强
- E.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 198
-
引起着色性干皮病的原因是
- A.DNA上TT二聚体的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
- B.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
- C.紫外线照射诱导了有毒性的前病毒
- D.温度敏感性转移酶失活
- E.维生素B1缺乏
- 199
-
参与联合脱氨基的酶是
- A.NADH-泛醌还原酶
- B.HMGCoA还原酶
- C.葡萄糖-6-磷酸酶
- D.谷氨酸脱氢酶
- E.丙酮酸脱氢酶
- 200
-
()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
- A.服务意识
- B.礼貌礼节
- C.仪容仪表
- D.规范服务